APP下载

闻喜县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

2020-02-07刘晓辉

农家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优势建议问题

刘晓辉

摘 要:运城市委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关于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要讲话要求,把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运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工程,全面打响“运城面粉”品牌。闻喜县作为运城市优质强筯专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如何全面提升小麦产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本文在认真总结分析闻喜县小麦产业发展的优势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稳定产量、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三方面提出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闻喜县;小麦产业发展;优势;问题;建议

一、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1.自然区位优势。闻喜县地处北纬35°9′38″~35°34′11″之间,与美国、加拿大等世界优质小麦主产区相当,是小麦生产的黄金带。平均海拔450m~750m,年平均气温12.6℃,≥10℃有效积温417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60h,年均无霜期为204d,平均降水为439.8mm。黄土层肥厚、磷钾丰富,小麦营养价值高。比如,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到其他区域小麦的2倍左右,容重780g/L以上,特一粉出粉率达到67%,蛋白质平均含量达到13%以上,湿面筋平均含量36%,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优质小麦标准。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5月),闻喜气温高、降雨少、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是优质小麦生产的良好生态区。

2.传统种植优势。早在春秋时期,闻喜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广和种植小麦。以后很长时间,闻喜一直是全国的主要产麦区。新中国成立后,在“以粮为纲”的年代,闻喜小麦种植面积最多时达到5×104hm2,总产1×105t以上,是在全国都能排得上号的重要粮食基地。2000年以后,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特别是水果、蔬菜、中药材等农产品的发展,因比较效益低,小麦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是单产仍然保持稳步上升态势。近年来,全县小麦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4×104hm2左右,产量保持在1.6×105t以上。

3.技术推广优势。优质麦在闻喜县推广应用较早。自1991年以来,先后引进、试验、示范临汾255、小偃54、晋麦61、济麦17、超优66等十几个品种。2003年,全县种植优质小麦2×104hm2,占全县小麦总播种面积的80%左右。2014-2017年该县率先在全省试验示范推广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推广0.77×104hm2,占全省18%。同時开展了黑小麦、糯小麦、运旱719、运旱618、运旱805、晋麦47等多个新品种试验示范,为粮食高产技术攻关积累了宝贵的数据。目前,通过着力实施国家农业部推行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示范建设工程,已建成美良川0.77×104hm2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以及以峨嵋岭前沿和鸣条岗为主的1.3×104hm2旱作节水示范区。示范区的小麦产量、机械化率、产品优质率比非创建区均高出5个百分点。优越的自然条件,悠久的耕作历史,加上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决定了闻喜小麦与生俱来的高品质。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产销脱节导致优质不能优价。长期以来,农业部门抓优质麦原料生产,粮食部门抓收购和浅加工,形成产销脱节,影响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经济体系的形成,阻碍了优质小麦精品化、规模化、多样化的发展。如今,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迭代升级,一些企业大量进口国外的高端面粉,而闻喜当地的小麦,因为混种、混收、混储,只能在已经饱和的低端产品区域“血拼”,再加上闻喜小麦产业绝大多数销售的是原粮,这更拉低了小麦种植的利润率。

2.管理体系不到位导致优质不高产。随着种植结构性调整、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建立小麦种类、品种间调整和优化的管理体系将是小麦生产的主要方向。因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尚不完备,丰水年增产显著,干旱年减产严重,年度间产量波动幅度大。另一方面,因为效益问题,农业技术推广率不高是农技推广普遍存在的问题。优质小麦专用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严格执行存在一定难度,进而影响了小麦的品质潜力充分发挥,影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定。加之区域化种植规划不到位,没有紧跟时代对小麦产业多样化、专业性的消费需求,优质麦的效益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收益比较低。

三、发展建议

1.牢记粮食安全,全力稳定小麦产量

小麦是口粮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尤其是闻喜作为小麦种植大县,无论是过去、现在都离不开小麦,小麦产业将始终是闻喜发展的基础支撑。

(1)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使粮食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60万亩。积极组织力量对耕地抛荒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坚决制止全年性抛荒,努力减少季节性抛荒。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相关种粮优惠政策,确保补贴资金真正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同时出台相应配套扶持政策,对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种植粮食给予适当奖励,提高大家的种粮积极性。

2.树立质量导向,着力提升小麦品质

品质就是竞争力,绿色就是说服力。要始终把提高小麦的绿色品质作为小麦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1)在品种提升上下功夫。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筛选实验,建立主推品种筛选试验田,每年考察引进新品1~3个,安排筛选展示品种5~8个。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耐寒、耐旱、耐高温、抗病虫害、抗倒伏、抗逆性能良好和在当地种植两年以上的优良品种,促进品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同时建立抗旱节水新品种种植基地。

(2)在绿色有机上做文章。把绿色优质小麦发展理念贯彻到灌溉、追肥、施药、除草等环节,采用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等办法,探索低剂量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制剂的绿色耕作新途径,创建连片种植的绿色、高质、高效有机旱作示范区,走出一条带有闻喜特色的有机旱作小麦发展之路。

3.发挥区位优势,倾力打造特色品牌

品牌是产品核心价值的体现。闻喜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为“运城面粉”区域公用品牌注入新的驱动力。大力弘扬传统与现代面粉的制作工艺,深度挖掘闻喜面粉“粉色正、筋力强、麦香浓、口感好”的独特品质。通过蒸煮、发酵等工艺措施,将飘香的小麦变成“舌尖上的美食”。继续举办“妈妈的味道”家庭美食大赛,发掘、搜集、整理民间特色美食,叫响“闻喜花馍”、“闻喜煮饼”、“闻喜葱花饼”等传统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1]韩云生,谢海申.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之浅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3):94-97.

[2]谢海申.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推广应用[J].农业科技推广,2016,07:38-39.

猜你喜欢

优势建议问题
画与话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