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春节

2020-02-06张育洁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窗花年糕鞭炮

张育洁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习俗丰富。剪窗花、写春联、打年糕、看花灯……你又经历了怎样的春节?随着时代的发展,过春节的方式也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与时俱进的,也彰显着时代的气息。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三代人的春节记忆。

黄桂文(78岁):小时候,我特别盼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好吃的。那时候家里穷,孩子又多,能吃饱饭就心满意足了。有一年,家里杀年猪,我和哥哥姐姐们乐坏了,拿着纸糊的灯笼满街跑。我们一边跑一边喊:“杀年猪喽!有肉吃喽!”一头又肥又壮的年猪被杀了,但我们吃到的肉却是有限的。为了供哥哥姐姐上学,父亲把猪肉全给卖了,只留下一个猪头,还有一些猪下水。我们用质疑的眼神看着父亲,他却说:“等明年再杀年猪,一斤肉都不卖,全留给你们吃!”我们记住了父亲说的话,可等了好几年,家里都没再杀过年猪。因为还没等到过年,年猪就被父亲卖掉了。慢慢地,我们长大了,也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我们还要感谢那些被卖掉的年猪,没有它们,家里就不会有足够的钱把我们送进学校的大门。

黄志强(45岁):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人们的生活也有所改善。那时候,吃饺子已不是一种奢望,家家户户的日子可红火了。现在想一想,最令我难忘的就是赶年集了。还没到年根儿,赶年集的人就逐渐多了起来。集市离家七里多地,父亲趁太阳还没有爬出来,就骑自行车出发了。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一边欢歌一边看沿途的风景。粗壮的白杨树光秃秃的,像两队排列好的士兵;被白雪覆盖的田地仍在酣睡,即使过往的车辆噪声不断;偶尔还会有骑摩托的青年从身边飞过,却丝毫不影响我的心情。没多久,我们便来到人头攒动的集市了。火红的灯笼在空中悬着,洋溢着阵阵喜气;长长的对联高高地挂着,飘逸着浓浓的墨香;各式的鞭炮依次排开,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父亲打算带我去买糖果和年糕,但我就是迈不开步,眼睛直直地盯着鞭炮。“好,爸给你买!老板,来两挂小鞭炮、三捆花炮、五根闪光雷……”嘿嘿,我终于如愿以偿,笑呵呵地跟在父亲身后。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小鞭炮一个一个地解下来,然后点着一支香,开始专注地放起小鞭炮來。大人们很不解,好好的一挂鞭炮为啥要拆得七零八落的?当然是为了节省。小鞭炮一个一个地放,多有意思呀!

黄子轩(14岁):我是一名初中生,既没有爷爷那样的吃不到猪肉的经历,也没像爸爸那样放过小鞭炮。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不仅物质极为丰富,而且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楼变高了,路变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想吃啥就吃啥,想买啥就买啥,几乎天天像过年!以前是“父母在,不远游”,一家人待在家里,一起分享过春节的喜庆;现在是“父母在,一同游”,到各地游览一番,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去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去北京游玩,不仅游了故宫,还爬上了八达岭长城。从山脚下向上看,长城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卧在山上,好像随时会直冲云霄。长城上有两条路可走,分别是南峰和北峰,南峰比较陡,爸爸妈妈考虑到我还小,怕我爬不上去,所以决定走北峰。长城上面有许多坡路,要是边上没有铁栏杆,我肯定上不去。最终我爬到了北八峰,这可是最高峰了!后来,我们还去了王府井、颐和园等地,在行走中一起领略北京的春节,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

⊙贴窗花。窗花是一种剪纸工艺品,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每逢春节,人们喜欢将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来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十二生肖、花鸟虫鱼、福字等,不同的窗花有着不同的寓意。它通过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美好的愿望表达出来,给节日披上富丽红火的盛装。当然了,贴窗花之前必须剪窗花。一些老人自幼便掌握了这门技艺,仅凭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就能剪出精致的窗花,令人叹服。

⊙吃年糕。年糕是传统美食之一,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有希望人们的工作情况越来越好、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的寓意。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贴春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每逢春节都会上演贴春联这一幕,以此辞旧迎新。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又叫“门对”或“对联”。它是以简洁精巧、对仗工整的文字,来描绘美好形象或表达美好愿望。人们在自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就意味着正式拉开了过春节的帷幕。传统春联都是用毛笔书写的,但现在人们贴的多是用机器制作的,无论哪种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拜年。这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亲戚之间交流感情的重要节日活动。正月初一,家长会带领小辈出门拜访亲戚朋友,以吉祥语向对方表达祝颂之情。小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小辈准备点心、糖果、压岁钱等。如今,人们更习惯于以发微信、打电话等方式来拜年,长辈也喜欢在手机上发红包。

传承节日文化

作为传统节日,春节有着无限的魅力。它不仅根植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更向世界传播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有些人却说现在的年味淡了,过年已成了一种形式。事实并非如此,春节在时间的推移中仍保持鲜活的本色,让每个中华儿女看清自己。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赋予春节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春节礼物有变化,以前送给家人的不是土特产、保健品,就是衣服鞋帽,现在却偏向于数码产品,比如智能手机、扫地机器人、微型电脑等。传送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以前人们回家都是大包小裹的,现在不同了,只要指尖轻轻一点,就能完成网上购物,实现“人还没到家,货已先发”的效果。其实,就连发压岁钱的方式也变了,长辈可以不再准备新钱,选择移动支付。不管选择哪种方式,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感是没有变的。亲情穿越时空,在彼此之间传递;文化跨越历史,在新时代中传承。春节文化的改变,恰恰折射出节节攀升的生活水平,映照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程度。尤其是春节期间,禁放烟花爆竹的城市越来越多,清新空气正在回归,让人们享受绿色生活不再是一种奢望。

春节,并没有走远,反倒离我们更近了。那些久违的记忆时常浮现在眼前,给生活抹上一层亮色。品味春节,就是品味沉甸甸的传统文化。在诗文中找回春节的真实模样,在生活中重塑春节的鲜亮影像,一切都是那样真实,一切都不曾远去……

导语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于世界。我们不仅要善待动物,还要从动物身上学会生存的法则。珍惜与动物相处的时光,让生命在互动中闪耀起来,定格成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瞬间。

猜你喜欢

窗花年糕鞭炮
年糕
年糕
剪窗花
剪窗花
小鞭炮
制作纸鞭炮
小鞭炮
红鞭炮
巴铁
为我代“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