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英语报刊选读教学中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2020-02-04范洪亚冬加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文章

范洪亚 冬加勇

【内容摘要】由于多种原因,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多突出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忽略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中国文化失语”问题越发突出,不利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本文以一节报刊选读示范课为例,探究高中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认知,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中华优秀文化高中英语 报刊选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将文化意识定义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课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中外优秀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成为有文明素養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然而,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直得不到足够重视。一是因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目前,高考英语命题,以及各高中学校用来评估教学质量的期中、期末命题过多偏重对西方文化的考查,无形中削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权重。二是因为许多英语教师对文化教学的定义有偏差。

鉴于此,高中英语教学中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刻不容缓。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的放矢地加强,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中生中华优秀文化认知水平。本文以D老师的报刊选读课为例,探究高中英语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同时加强文化认知,尤其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教学分析

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课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文化知识内容要求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提高类)部分,都要求学生能用英语介绍、简述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对外经济、政治、文化的积极影响,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树立中华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时下,许多中学生英语读物,如《中国日报》、《二十一世纪英文报》等,当中中华文化元素非常丰富,都可以作为彰显中国文化自信教学材料的选择。教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情境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取舍[1]。在老师的指导下选读报刊,学生既能拓展知识,也能增加语言实践,又能增强语言感受,最主要的是,能增加许多中华优秀文化认知。

1.教学内容

教材作为课程的有机部分,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只有在成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积极 因素时,只有在满足特定学习情境的问题、需要和兴趣时,才具有课程的意义[1]”。本节课为报刊选读课,教学内容为中国日报社《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一版2019-20学年第6期的中华优秀文化相关文章。具体内容涉及“同心共筑中国梦,扬帆启航再出发”(Moving toward a dream)、“习主席引领中国走好新征程”(Xis vision for Chinas future)、“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Making fun memories),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

2.教学对象

教材和教师、学生以及环境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的课程“生态系统”四要素[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扬州一个县级市的一所普通高中一年级的某班学生。经过D老师将近两个月的着力打造,该班学生能完全适应D老师的课堂节奏和教学风格,加上教学内容(《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一版2019-20学年第6期)是学生熟悉、热爱并切身体会过的中华文化。课堂上学生信心满满,热情高涨,与D老师的配合度、课堂上的参与度都相当高。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2]”。根据课堂聚焦内容,D老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通过浏览文章,理解并掌握文章大意,获取相关中华优秀文化信息。

(2)梳理和加工所获得信息,自信地口头描述相关中华优秀文化内容。

(3)通过阅读和学习所选文章,理解并掌握相关中华优秀文化术语的规范表达。

(4)通过课堂讨论增强家国情怀,提高“中国梦”意识,树立远大理想,树立中华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4.教学思路

依据设定教学目标,D老师确定了本节课教学思路:视频展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文化学习兴趣,点明该课主题和重难点;篇章阅读。通过问题引领,指导学生分篇阅读,再通过各种练习,巩固所阅读篇章内相关内容,最后再通过组织学生依据话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文化术语的规范表达。通过报刊文本选读,感悟祖国的飞速发展,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中华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二、案例分析

1.视频展放

案例1:D老师将视频展放安排为课堂导入,他使用的是2019年国庆的阅兵分列式和庆祝国庆欢欣鼓舞场面。紧接着,D老师随即采用头脑风暴法要求学生Use as many adjectives as possible to describe the grand military parade and celebrations,学生稍加思考后便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视频导入生动、形象、直观,把学生一下子带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氛围。

2.篇章阅读

D老师指导学生阅读了该份报纸的三篇相关文章,通过缺词填空、正误判断、信息处理、课堂提问、英文释义、句型转换、完形填空、话题讨论等形式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掌握大意,巩固语法,学习时事,认知文化。

视频导入后,D老师过渡切入“中国梦”话题,随后追问,“Who knows what the Chinese dream is about?”要求用英语描述耳熟能详的“中国梦”,学生显然有点措手不及,但很快学生便七嘴八舌,说出各自的翻译。接着,D老师进入指导阅读环节,并通过相关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1)缺词填空

为了加强篇章理解,D老师随后展出五个缺词填空句子[3]。五个句子都涉及中华文化,内容涉及国庆群众游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梦”宏伟蓝图、实现“中国梦”、中国助力世界经济等等,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覆盖文章要点。

(2)正误判断

D老师准备了五道正误判断题,要求学生扫读文章,然后进行正误判断。具体为:习主席检阅受阅官兵、中国对外交流、实现小康社会、精准扶贫脱贫、“一带一路”倡议等等。从内容到形式,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都达到了进一步增加文化认知的预期。

(3)信息处理

每一年的习总书记金句都是那么振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2019也不例外。D老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习总书记金句(quoted remarks),然后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查找规范译文。尝试翻译的过程却妙趣横生,给课堂增添了无穷乐趣。学习氛围浓厚,文化认知目标达成度高。

(4)课堂提问

老师所提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文章主线,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D老师设计的问题始终关注文章中文化元素,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获取并处理相关有效信息,并完整回答每一个问题,促进了表达能力提升,也有助于了解文章中文化知识。

结语

毋庸置疑,增强中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有着特殊意义,单凭一、两节示范课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巩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学校领导、各教研和备课组、所有教师,应从增强学生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自信感、亲近感、责任感、受益感和使命感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利用课堂阵地自觉传播,指导学生感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学生愿意且能够进入中华优秀文化这所“精神家园”。

总之,培养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义不容辞,只有想方设法宣讲、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才能让优秀的中华文化浸润濡染学生心灵、塑造学生方正人格,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林玉霞,黄艳云.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失衡”的调查及对策——教学内容应与教学对象保持动态平衡[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 2007(6):117-121+126.

[2]陈芳.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06(8):12-14.

[3]杨云声.缺词填空:不可或缺的招数.[J].成才之路,2014(33):69.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e学习环境下城市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3/02/436).】

(作者单位:1.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江苏仪征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文章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