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0-02-04胡涌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素养

胡涌琳

【内容摘要】学习语文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知识,强化学生理解、写作、表达等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语文知识中蕴含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初中语文包含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上初中阶段学生整体的认知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初中语文教学是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学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逐渐深入化,并且在教育过程中更加凸显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而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教学手段将文化对学生进行渗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促使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同时传统文化在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对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内容、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和意义

1.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相对来说逐渐深入化、多元化,并且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色彩,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精神的重要方式。但实际上,由于当前的教育制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重视的是学生语文知识以及语文成绩的提高,忽视了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积极作用,降低了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1]。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相对比较传统和固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难以提升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学生则是难以体会语文知识中的传统文化。

2.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作用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操,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精神内涵,对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学生通过教材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师发挥的引导作用,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古代文化以及古人思想,进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情感,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观念。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并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达到丰富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并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感受语文教学的乐趣,并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实现教学目标[2]。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途径

1.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应加强对历史故事的解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与历史相关的知识较多,其中包含的历史故事等均有效体现着传统文化,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文等与历史以及传统文化存在较大的关系和渊源,而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讲解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文学眼界,丰富学生的语文文化知识,同时通过讲解历史故事能够加强学生对历史时代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在故事中感悟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讲解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方式。例如以《论语十二章》为例,由于语文教学本身文字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不耐烦、无聊的学习情绪,而《论语十二章》属于文言文,文字更加晦涩难懂,因此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容易感到枯燥。因此在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合合理的讲解与作者和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等,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作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生活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文章创作的原因,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中先进的思想,从而完成相应地教学任务。

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人、独立等意识逐渐增强,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教师作为学生除家庭外的主要接触群体,自身的言行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则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准确进行文化渗透,通过较高的文化获得学生的认可,同时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引导学生重视语文知识和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3]。例如在学习《醉翁亭记》这一篇文章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文章的表面意思和背后意义之外,还要对作者“欧阳修”有准确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及时补充,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个人成就和作者的思想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向学生展现教师较高的职业文化素养,以达到影响并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目的。

3.注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要求语文教师能够重视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学生在阅读大量传统文学作品后,有利于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能够形成相应地文化积淀,而这种文化积淀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并且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相应地引导作用,对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大量的名著导读,这些文学名著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文学知识,同时涉及丰富的传统文化。但实际上以《西游记》为例,教材中的名著仅仅选择的是一部分,学生的阅读学习仅仅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课后很少去积极阅读,因此传统文化渗透效果相对较差,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名著的兴趣,并对名著进行解读,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的阅读其他名著,感悟名著中的传统文化,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4.将教材知识和传统文化合理融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有待提高,而当前教学模式已逐渐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并且整体的教学效率较低,尤其是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则是有利于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另一角度来说,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够使学生有效感受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氛围并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和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花木兰》这一篇古文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過多媒体放映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直观的感受“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和忧虑,并了解思考“花木兰”所处的时代背景,感受传统文化,以此加强学生对这篇文章全面深入的认识,并学习“花木兰”的个人优秀精神。

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这些文化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有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文化素养,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维维.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31+33.

[2] 蔡兆云.浅析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51-52.

[3] 史普惠.浅析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中国新通信,2018,20(12):205.

[4] 孟丽.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

[5] 周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

[6]李玉琴.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18(21).

[7] 袭祥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6).

(作者单位:合肥市五十中西校)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材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教材精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教材精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