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阅读交给学生

2020-02-04杨旭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2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课文文章

杨旭英

【内容摘要】通过阅读来理解文章,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是考试中考察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到了考场上,学生普遍对阅读理解类题目感到“发憷”。是不是我们教师不够尽责,这可是天大的冤枉:上课前精心备课,钻研教材,翻阅各种教学参考资料;上课时,按照教学目标,字、词、句、段,乃至中心内容,一个都不敢遗漏,唯恐稍有疏忽,万一考到学生答不出,对不起学生,甚至把重点、难点反复强调,耳提面命,不遗余力。从学生一方面考虑,为学生也感到挺委屈:从小学起,每天上语文课就是阅读课文,八九年下来,读的文章少说也有四百多篇,为什么还觉得做“阅读理解”很难呢?

【关键词】阅读兴趣语文教学学生主体

其实,我们教师有时不遗余力地“努力”教,恰恰是“好心办坏事”,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用我们的阅读去替代了学生,老师对课文是精心研读过的,可学生对每一篇课文却都是初读,教师呢,往往受考试、教学计划的种种因素的制约,往往强行把标准答案或是自己的成熟的见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阅读”了。所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根本上说,就应该把阅读真正地交还给学生。

一、要把阅读交给学生,首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真正阅读时间已被大量挤占,再加上许多影视、漫画、游戏的诱惑,能真正静下心来读一读文章的学生已很少了。而问一问那些阅读理解能力很强的同学,无一例外地都比较喜欢阅读。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才可能培养出兴趣来,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怎样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呢?先从他们感兴趣的读物入手,一般来说,小说、科学小品、军体类文章等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只要是健康的,都可以鼓励学生多读,文字读多了,自然对文字的理解领悟能力就提高了。而且只有多读,才会慢慢产生兴趣,在众多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开阔了眼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理解能力,甚至是表达能力。那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责无旁贷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刊,并鼓励,甚至是督促那些本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去读。在学校中,课堂上,不妨开展一些活动,诸如小小演讲会、名著知识竞赛、辩论会等等来激励学生的读书兴趣。除了一小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是由于自身喜好、性格所致的“与生俱来”,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是被家长,更多的是被老师激发起来的。所以,语文老师除了课堂,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智慧花在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上,光一味在课堂上讲解,做练习,搞题海战,只能是舍本逐末。

二、把阅读交给学生,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有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学生阅读了文章,如果只是仅仅满足于看过了,了解了大概,知道了故事情节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深入领会、理解文章主旨、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那阅读只能是流于形式,浮在肤浅的表面,就没有了阅读的意义和价值了。而现在课堂上,往往是这样的景象:学生粗粗浏览完课文后,就在老师设置的问题下回答,在老师的引导下,随着老师的思路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思想感情。要说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也只能说是做“预习”了。可学生的预习呢,要么是粗粗读一下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而已,要么是翻阅一些参考书,而那些参考书不正是教参的“拷贝”吗!所以说其实学生阅读的还是属于老师、教参的内容。让学生读,教师就不应该把我们自己精心准备的答案千方百计地“塞”给学生,更不能不负责任地、过早地、随随便便地一告了之。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读、自己想。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尤其对他们的错误的或有分歧的答案,应该慎重对待,因为恰恰是这样的问题,最能引发思考:有些问题不妨让别的学生们解答;或者拿出来让学生争议一下,在争议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有些答案虽然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但还是应该积极肯定,给予赞扬,甚至予以保留,只要他说得有道理。这样讲课也许会打乱课时计划,因为有时一争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往往会大大超出你设想的时间,从而打乱课程安排。但是学生的积极思考的兴趣却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了。而阅读中的积极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却是阅读的制胜关键。与其为了赶进度而滔滔不绝一讲了之,还不如花些时间,少讲些,但却能让学生充分思考,自己挖掘文章内涵和意蕴。这样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更重要,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三、把阅读交给学生,应该致力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教他们多观察,多感受生活

我们教师不能满足于在课堂上、试卷上多做、多练、多講,因为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不同于理科,可以机械化地强化训练。有时,做得多了,反作用越大:学生为了完成题目,不肯静下心来仔细读,用心揣摩。而文章是需要我们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悟、去领会,有时需要心灵的交汇、感情的融合才能读懂的,这需要时间,需要用心,需要生活的积累……现在有好多学生在作业山、题目海中疲于应付,生活圈狭小,感情淡漠,自然无法对有着丰厚生活阅历的作者写出来的文字“有感觉”了。阅读离不开生活,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接触生活,多感受自然,多关注社会。要鼓励学生多读好的课外书,多看报,多了解社会新闻,多评论时事。在很多阅读题中都有类似“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很多学生都怕这一类题目,因为他们缺少这些生活体验,更别提想法了。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应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多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让他们时时处处把阅读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懂得在生活中学习,在阅读中感受生活,有了生活的体验,阅读才会得心应手。

四、把阅读交给学生,应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光是让学生阅读,不加指导,学生的阅读会变得很盲目。读什么、怎样读,读到何种程度?都是我们应该同时教给学生的。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并不能等于说阅读能力就一定能提高。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往往只读他感兴趣的内容,必然造成阅读面的狭窄,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帮助学生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应让学生读到各种文体、各种类别的文字,帮助他们广泛涉猎足各个领域,拓宽视野;此外,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把握中心、关键要点;怎样对某些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帮他们总结、归纳一些解题的方法和规律,这样能让他们比较便捷地应对一些问题。只有真正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要领,学生们才能真正彻底地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真正地做到自己阅读。

把阅读交给学生,我们作老师的,要有足够的耐心。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过程。指望学生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是不现实的。而且学生个体的差异也很大。“成长的过程是缓慢的”,同样,能力的提高也并非一蹴而就,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受益的思想,而不是急功近利地看短期效应,从发展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寻找好的教材、进行有效的指导,就能真正把阅读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阅读。

【参考文献】

[1]吴慧敏.把阅读的体验权交给学生[J].吉林教育,2018(32):11.

[2]樊美珍.让阅读走进学生的心[J].信息周刊,2019(8):1.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广丰中学)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