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20-02-04步卫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2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步卫星

【内容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最终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优化和更新课堂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论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德育学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正是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一学科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确保学生在有效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解析

1.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来说,其核心素养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1)道德意识: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逐渐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等,使得初中学生对自己健康和生命负责,尊重他人、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感恩心等;(2)道德行为:初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包括文明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良好习惯等;(3)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主要是在具体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得初中学生逐渐成长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1]。

2.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特点

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即:(1)教学形式多样化:面对学生的差异性,单一化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需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小组学习、情景表演、项目学习、游戏学习、生活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教学内容广泛性:面对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积极挖掘相关的教学资源,并以视频、音频等形式,将其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3)孕育过程持久性: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还要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而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2]。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

1.围绕核心素养,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在核心素养下,要求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分析与探讨,还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优良的道德行为等,确保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科学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结合学情、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等,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体现教育的功能。例如,在“预防犯罪”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就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形成强烈的法律意识,并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另外,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还必须要遵循“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将大目标转化为小目标,并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3]。

2.创设真实情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面对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这一教学要求。据此,教师在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时候,必须要依据建构主义研究结果,紧紧围绕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立足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等,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感知知识,并获得情感和思想上的升华,最终促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例如,在“关爱他人”这一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就结合教学内容和核心目标,选取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扶与不扶”的事件,教师从网络中搜集到相关的视频、资料,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借助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有效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这一情景中,产生关爱他人的思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开展生活化教学,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和案例,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生活化、生动化。如此一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促使学生在生活化学习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教学中,教师就结合了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开展教学,通过“公交车上究竟给不给老人让座”的生活化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展开讨论,进行角色演绎,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和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此一来,通过生活化案例的融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4]。

4.拓展教学广度,落实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不断拓展教学的广度,以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的目的。一方面,教师在拓展教学广度的时候,可结合教学内容,搜集与其相关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并将这些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将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生产秩序等相关资料融入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社会秩序这一概念形成深刻的认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在拓展教学广度的同时,还必须要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如与美术知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审美素养;与历史知识、语文、音乐等进行融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分析,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5]。

5.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而是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体验和感悟中,深化理论知识,并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教师可借助校内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升旗活动中安排讲话、在雷锋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等;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唤醒自身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生活中需要法律”这一部分内容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借助社会实践的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生活中的法律”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调查中分析“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如此一来,学生在实践中,有效地唤醒了自身的法律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法律素养[6]。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德育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广度、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等,不断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侍崇贵.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11):37-38.

[2]吴探春.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20(3):142-143.

[3]饶绍刚.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0(5):68-69.

[4]孔琛.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58.

[5]韩俊琦.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9(33):14-15.

[6]张亚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N]. 贵州民族報,2019-09-02(A03).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学)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