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史料教学,有效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2020-02-04陈泽光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2期
关键词:史料核心历史

陈泽光

【内容摘要】2019年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制定新课程教学方案,重点突出课程具有的多样性与选择性,培养学生具备历史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应以课程标准为教学指导方向,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包括唯物史观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意识、历史解释能力、家国情怀五个素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史料教学教学策略

史料教学主要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相关史料作为辅助,通过探究、论证史料获取历史结论,并提升历史理解能力的教学手段[1]。在史料教学中,师生之间共同辨析获取的史料,运用可信史料重塑历史真实过程,帮助学生构建时空观念、辨析中应用唯物史观念、具备史料实证的意识,从而具备历史解释能力、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以下内容针对史料教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历史学科是一门记载人文历史活动、历史事件的学科,该学科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在历史课本中记录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轨迹,这些文明素养的体现,不能够再现,也不可能重演,则需要通过所记录下的历史材料说话,运用史料复原历史事件,进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中的内容,并且为人类历史的延伸也提供了参考性价值。

二、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史料是指根据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真实痕迹编制成的材料,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数据。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做到言之有据,必须从史料入手,根据史料真实记载探究历史事件,在还原历史事件的同时,能够挖掘出历史中的事件,提升理解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史料教学的方式,引入史料与学生共同探究历史事件,并在教师引导下挖掘出关键所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进而提高核心素养[3]。将史料应用到历史课堂中,对历史教学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普遍采取背诵、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事件发展过程,从而掌握历史知识。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枯燥、无趣,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不利于学习质量的提升。应用史料教学措施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鉴别、运用史料,以史料为历史证据还原历史本来面貌,寻找历史发展规律,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历史学习中。第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只有学生具备历史思维能力,才能正确辨析历史事件,实现正确理解。应用史料教学方法后,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历史事件,通过对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过程,获取到事件真实信息,结合历史知识点分析出历史事件关键点,可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三、运用史料教学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

1.导入新课时应用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策略中,导入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还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创造联想思维。教师应用导入教学法,除了激发学习兴趣外,还要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将学生思维引入本节课教学中,从而保障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应用导入教学法时,可以引入真实史料,利用史料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产生浓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跟随教师引导内容思考教学问题,高质量、高效率地掌握本节课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一课时,教师在设计导入策略时,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搜集相关史料,例如“新文化运动”相关记载,然后,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有哪些?”、“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性与局限性”。如鲁迅《狂人日记》白话文小说、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还要将作品中体现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相关词句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导学案,学生能够积极投入挖掘正确答案的学习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点与难点教学应用史料突破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重点与难点是教师加强讲解的环节,并且也是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在现行历史教材中突出的重难点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存在高度概括的现象,只存在历史结论而未引入整件事件发展过程,或者是简略的表达。学生在学习时,会因枯燥、生涩而难以理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庄园制度的变化”、教学难点是“认知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教师可以逐一引入史料,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材料一:劳役豁免制度;材料二:马克思说:“农业工人的劳动是由租地农场主进行指挥,剥削农业工人剩余劳动力,而土地所有者不会与农业工人直接联系,与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直接对话,属于单纯货币关系与契约关系。”材料三:中世纪晚期手工业发展资料;材料三:在城市中的手工业劳动者与商人之间享有的契约权利;材料四:十三、十四世纪中,英国、法国等市民阶层属于第三等级范畴,还可以参与国王召集的会议,可以在会上提出自己政治主张。在展示这些材料时,教师应根据每个材料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还可根据重点与难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例如针对材料三可以提出“手工业劳动者与商人新的身份叫什么?在法律中会受到怎样的保护?”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

3.在过渡教学内容时应用史料实现承上启下的目的

每节历史教学内容是由众多环节构成,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将这些不同环节良好衔接,实现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渡时,可以利用史料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应用史料过渡还能够提升知识趣味性,有利于学生掌握若干内容之间的联系,明确前因后果,提高理解能力,正确把握知识的整体性,进而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文艺复兴运动》一课时,为了过渡到“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可以引入材料:“十四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哲学。”运用这一材料,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精神生活控制的痛苦,可与不满者的思想意识产生共鸣,从而掌握当时的社会状态。然后,教师可以引入“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让学生比较两幅画像中所展現出的含义,从而挖掘出“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

4.加强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其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最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批判性思维是中学历史学科素养中的重点,为此,学生应当有自己的思维意识,有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意识,并非照搬教材的内容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通过对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查阅好友关于洋务运动的史料,同时将史料中的内容以及学者的观点呈现给学生。

材料一: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史料教学法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具备史料实证意识、应用唯物史观探究历史事件,从而正确理解历史知识,并提升家国情怀,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另外,史料教学法可以应用于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应根据每个教学环节引入相应的史料,能够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郇晓丰.谈以史料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6(10):51.

[2]杨文仁.基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史料教学尝试[J].中学教学参考,2018(19):68-69.

[3]肖建辉.史料教学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2018(18):151.

(作者单位:信宜市信宜中学)

猜你喜欢

史料核心历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