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中生写作中的思辨能力

2020-02-04翟红蕾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2期
关键词:时评北斗观点

翟红蕾

【内容摘要】新课标把“思维发展与提升”定为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之一,并在任务群中设置“思辨阅读与表达”目标。近几年高考也多体现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察,本文从课文阅读、时事评论、名家仿写、日常练笔四个角度,结合多年高中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思辨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思辨能力写作 提高策略

提高高中生写作中的思辨能力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最近几年高考越来越重视对高中生思辨能力的考察。2019年全国一卷考察学生对劳动的思辨,在古人的观点“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与今天一些同学的观点“劳动占时间”“把劳动交给人工智能”中辨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今天的高中生们应该怎样对待劳动。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更是把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的故事摆出来,辅以孔子和司马迁的点评,让高中生分析思辨三个人的做法。山东用的新高考一卷以 “疫情中的距离和联系”为主题作文,则直接需要高中生从距离和联系两个角度进行思辨。高考作文的命题可谓紧跟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即引导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辨作文的考察也体现了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倾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种没有自己观点,没有自己认识的学生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呢?

一、课文里边寻思辨

作为高中生的必备读本——语文教材是集大成之作,随着时代发展,几经修改,去粗取精,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为提升学生的必备语文素养提供了多样的文本。由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增加了两篇新文章:一篇是屠呦呦在接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时的发言稿——《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篇是加来道雄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在分析这两篇文章时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单元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设计这样的问题:从1955年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毕业到1982年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公开发表,引起世界关注,屠呦呦用了27年的时间;从坐在池塘边幻想鲤鱼世界的孩童到整日埋头汽车间建成电子感应加速器的高中生,加来道雄整个少年时期都沉浸在自己的物理世界里。结合你读的两个人的自叙,思考你将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自觉地就会加入自己的分析辨别,思辨能力培养也自然渗入课文的理解中。

在许多经典的篇目中,也同样蕴含许多能建构学生思辨能力的问题。例如鲁迅先生语言犀利,文章内涵丰富,在分析其经典作品《祝福》时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祥林嫂到底是谁害死的?是鲁迅先生曾称之为“吃人”的礼教还是麻木旁观的鲁四老爷、四婶,亦或是鲁镇上那些在祥林嫂背后言语不羁的柳妈等人?学生在思考分辨过程中必然会对社会、人生、人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再如分析《史记选修·垓下之战》一文时可结合历史上诗词人对项羽被围后的不同见解引发学生思辨。可设计这样的问题:面对项羽乌江自刎,杜牧发出这样的感慨——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认为项羽应该保存实力,卷土重来;而另一位政治家兼诗人王安石却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即使项羽不自刎,王安石也不认为他会重振旗鼓。学了垓下之战一课,了解了项羽的脾气性格,你更赞同杜牧还是王安石的观点?学生在分析辨别过程中既加深了对项羽性格的理解,也渗入了对自身性格的关注。

所以,思辨入课堂,时时处处可建构。

二、时事评论拓见解

1.关注时评类栏目,随时随处学习思辨。网络及学校多媒体的普及,为学生及时接触最新时事提供了便利条件,学校可以利用周末晚自习时间播放一些颇有思辨力度的时评类节目,如中央台的《对话》《焦点访谈》,中文国际频道的《今日关注》等,可使学生拓宽视野,辨清是非。周末或假期时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网站及各种新闻app的时评类文章,如学习强国app中的时评栏目就经常刊载许多走在前沿的文章。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学习强国“时评”栏目就刊载了张凡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时评文章《中国北斗,写照自主创新的志气》,里边引用了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所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强调了中国人自己的强大作用。2020年的高考作文北京卷其中一個作文题目正是引用了北斗三号发射成功这段时事,以“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这句话所引发的联想和思考,联系现实生活完成一篇议论文。每颗星在北斗组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在整个国际社会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考生在写作文时就可以联系时评中的材料,论述中国这颗耀眼的星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因此,多看、多读一些时评类文章既可积累作文素材,又拓宽了思辨角度。

2.利用qq群、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等多种交流工具对热门时事展开讨论,发表自己观点,交流各自思想,碰撞出思辨的火花。如今网络的便捷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在一起展开讨论,周末教师可以把一周来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发送到班级群里,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例如前段时间贵州发生的客车坠湖事件,当我第一时间把这件事发到群里时,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关注,有的同学为车上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鸣不平,发出了不能随意剥夺别人生命的呐喊;有的同学对公交车司机报复社会的心态进行了理性分析,提出了当自己的意愿跟社会出现冲突时应当理性解决问题的建议;有的同学对第一时间跳入水中救人的英雄表达了敬意……在分析事件的过程中,同学们从多个角度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讨论让学生们在思考辨析中对社会、人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思辨能力也不自觉地得到提升。

三、名家仿写知方法

日常阅读课时可引领学生共读名家作品,像周国平、龙应台、余秋雨、席慕蓉等很多作家的作品中都带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如周国平在他的文章《独处的充实》一文中分析独处的好多句子都带有思辨色彩——“独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和最美好的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文中的这些观点可以很好的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读完名作后,针对当前部分学生沉迷手机、沉迷游戏的现状,我让学生以《放纵的空虚》为题完成一篇文章,不少学生也在阅读名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带有思辨性的观点,如“放纵是人生中最肆意的时刻,虽则片刻中沉迷狂欢,但狂欢过后却又充满空虚。”“世上常有片刻放纵的人。但是,完全放纵不羁的人却是个灵魂空虚的人。”

简单的模仿,可以让名家为学生引路,使之养成良好的思辨习惯。

四、日常练笔抓落实

日常写作也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思辨习惯的阵地。在写作时,可让学生对文题进行“三思”“ 三辨”。 “三思”即面对文题要由事思理、由果思因、由难思解。“三辨”即对文题辨对错、辨关系、辨方法。既要分析出事理,又要分析出解决的办法。如此长期坚持下去才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教育部组织编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周国平.精神的故乡(爱智书系)[M].中国人大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时评北斗观点
北斗和它的N种变身
北斗时钟盘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观点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党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