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满中的苍凉

2020-02-04刘钰洁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倾城之恋张爱玲意象

摘 要:苍凉感是张爱玲小说的一大艺术特色。《倾城之恋》虽然拥有圆满的结局,但依旧渗透着苍凉和虚无。无论是转瞬即逝的繁华安定,还是荒诞冷漠的人间情义,都蕴含着挥散不去的苍凉。小说中如胡琴、镜子等意象的运用,是造就苍凉感的重要艺术手法。

关键词:张爱玲 倾城之恋 苍凉 意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独特的存在。20世纪40年代,年轻的张爱玲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曾掀起过一股热潮。一九五二年,张爱玲默默赴美,由此消失于中国大陆的文学话语中,直到三十年后才被重新发现和研究。到如今,伴随着张氏小说的不断大众化和影视化,她精致华美的文字风格和冷寂淡漠的情感态度引起了很多都市男女的共鸣,而“张爱玲”也已然成为一个不可取代的文化符号,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情感语录”或“恋爱金句”的代名词。的确,张爱玲的小说中,有关男女恋情的叙写占据了很大篇幅,而这些恋情大多充满痴缠怨怼、苦涩辛酸,并以悲剧结尾。这其中,《倾城之恋》作为一部“很普遍的被喜欢”的名作,似乎成了一个例外:两位主角在经历了如舞场共舞、月下抒情等“华美的罗曼斯”后,兜兜转转,于倾覆的香港终成眷属,可谓是传奇里少见的“圆满的收场”。然而,这段倾国倾城的绝世恋歌依旧渗透着张爱玲式的苍凉,渗透着“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虚无和反浪漫,人物如是,情节如是,环境气氛亦如是。本文将就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感展开论述,并从“繁华生活的幻灭”和“人间情义的虚无”两个方面论述《倾城之恋》中苍凉感的具体表现,接着简要分析小说运用意象塑造苍凉感的艺术手法,最后回归书题,进行简要总结。

一、张爱玲小说“苍凉感”概览

张爱玲曾在《传奇》的再版自序中剖白道:“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的确,“荒凉”感,或者说苍凉感,始终贯穿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体现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环境刻画的方方面面,于最细微处给读者带来连绵不绝的震撼和深长悠远的回味。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苍凉感来源于张爱玲漠然的悲情主义和不极端的悲剧设计。一切痴男怨女、爱恨情仇,一切虚伪、病态、孤寂和无助,在小说中都被传神地展现了出来,跃然纸上而成为一幅人间百态图;但作者也仅限于不动声色地、有距离地展现,始终是冷静的旁观者。而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不彻底的”“软弱的凡人”,既不是英雄和圣人,也不是极端的疯狂者,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既不是“时代的纪念碑”式的壮烈史诗,也不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式的人生“鲜血淋漓的现实”的彻底批判。这种作者态度的“留白”和悲观意识的不极端性使小说具有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苍凉,也留下了无数“启示”的空间,供读者回味和思考。

二、《倾城之恋》中的“苍凉感”简析

单从书题来看,“倾城之恋”是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的。“倾城”这一典故的运用会令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西汉李延年创作的《佳人曲》,或是汉武帝和李夫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从而产生有情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预设。

其实,《倾城之恋》远不只是旧式的“才子佳人”小说,故事圆满结局下隐藏着的苍凉意蕴使小说不再局限于描写男女情事,而上升到了观照人生中的虚无和怅惘的高度。《倾城之恋》中的苍凉感,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繁华生活的幻灭和人间情义的虚无。

(一)繁华生活的幻灭

故事开始于上海的白公馆。这座大宅子:“朦胧中可以看见堂屋里顺着墙高高下下堆着一排书箱,紫檀匣子,刻着绿泥款识……玻璃罩子里,搁着珐蓝自鸣钟……两旁垂着朱红对联,闪着金色寿字团花,一朵花托住一个墨汁淋漓的大字。”从堂屋的摆设和对象足以看出,白公馆曾经是一个可与《红楼梦》中的贾府媲美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但白家后代有的“狂嫖滥赌”,有的不善投资亏了本,致使白家和贾府一样败落下去:“先两年,东拼西凑的,卖一次田,还够两年吃的。现在可不行了……”皇皇大族,竟连变卖田产都无法维持生计,只能困守在黑沉沉的过时的单调的白公馆里,等待着被时代彻底淘汰。

同样地,战争爆发后,曾经繁华无比的香港也沦为了遍地断壁颓垣的“死的城市”,炮火连天,人们朝不保夕:“轰天阵地一声响,整个世界黑了下来,像一只硕大无朋的箱子,啪地关上了盖。数不清的罗愁绮恨,全关在里面了。”“子弹穿梭般来往。柳原与流苏跟着大家一同把背贴在大厅的墙上。那幽暗的背景便像古老的波斯地毯,织出……爵爷、公主、才子、佳人。毯子被挂在竹竿上,迎着风扑打上面的灰尘……打得上面的人走投无路。”在战火面前,人是如此渺小和无力,无论身份、地位,都恍若微尘,不能自主。曾经的歌舞升平成为了遥远的梦,任何看似天长地久的一切都可能在一瞬间消失在悲凉的虚空里。

繁盛的家族衰落凋敝,繁华的城市在一夕之间“甚么都完了”,这繁华生活的幻灭便是《倾城之恋》中苍凉感的第一个体现。

(二)人间情义的虚无

苍凉感的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一个体现,是人间情义的荒诞和虚无,具体又可分为亲情与爱情。

1. 亲情:冷漠凉薄,唯利是图

白流苏与有暴力倾向的第一任丈夫离婚,回到娘家居住,她的哥哥嫂嫂非但没有同情和理解,反而极尽讽刺挖苦、指责羞辱之能事。兄嫂们盘光了她的钱财,却将生意亏本归咎于流苏,更游说流苏为前夫奔丧以将她赶出家门:“三爷直问到她(流苏)脸上道:‘我用了你的钱?……你住在我们家,吃我们的,喝我们的……四奶奶……道:‘……你们做金子,做股票,不能用六姑奶奶的钱哪,没的沾上了晦气!……天生的扫帚星!三爷道:‘……如果没让她(流苏)入股子,决不至于弄得一败涂地!”流苏的母亲在听她诉苦后,“一味地避重就轻”,偏袒儿子和媳妇。

亲情本应是人世间最真挚、最无私的爱,但《倾城之恋》里的白家人是冷漠刻薄、不近人情的,只有自私薄情和唯利是图。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流苏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个六親无靠的人”,亲情没有了温暖,只剩下令人生畏的荒芜和寒凉。

2. 爱情:步步为营,不可捉摸

爱情是《倾城之恋》描摹刻画的重头戏,也是本文重点分析的主题。

流苏在妹妹白宝络的“相亲大会”上与范柳原相遇、共舞,受他之邀来到“夸张的城市”香港。在浅水湾饭店中、海滩上、砖墙边、明月下,二人暗暗交锋、不断试探,过程中真心和假意、爱情和功利紧紧交织,无法分割。他们调情:“流苏正跳着舞,范柳原忽然出现了……流苏笑道:‘怎么不说话呀?柳原笑道:‘可以当着人说的话,我完全说完了。流苏噗嗤一笑道:‘鬼鬼祟祟的有甚么背人的话?柳原道:‘……譬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他们表白:“她(流苏)一听,却是范柳原的声音,道:‘我爱你。就挂断了……又是铃声大作……柳原在那边问道:‘我忘了问你一声,你爱我么?……她(流苏)低声道:‘你早该知道了,我为甚么上香港来?”但他们也相互怀疑,相互提防:“范柳原是真心喜欢她么?那倒也不见得。他对她说的那些话,她一句也不相信。她看得出他是对女人说惯了慌的……”“柳原看着她道:‘……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甚么都完了……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他们不但捉摸不透对方,而且捉摸不透自己:“他(柳原)思索了一会,又烦躁起来,向她说道:‘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范柳原和白流苏之间究竟有没有爱情,历来是读者和研究者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当代学者孟悦和戴锦华在现代女性文学专著《浮出历史地表》中指出:“《倾城之恋》这部爱情传奇是一次没有爱情的爱情……(范柳原是白流苏)不爱的、至少是无暇去爱的男人。”也有一些学者主张范白二人之间存在真爱。

笔者认为,无论观点如何,只要这个话题存在争议,就说明《倾城之恋》中的爱情至少是似有若无、难以把握的。范柳原的态度时冷时热,白流苏的设防步步小心,两人看似亲密无间,却又好像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如果再次审视二人的相处过程,不难发现,他们每一步的“精刮算盘”几乎都落了空。为了脱离腐旧的原生家庭,流苏赌上了前途和后半生,到香港与柳原斡旋一个多月,但柳原“能抗拒浅水湾的月色”,始终不愿将关系再进一步。流苏回到娘家苦熬了三个月,等到了柳原的十二个字的电报,明知此去并不能达到和柳原结婚的目的,却不得不再次赴港。香港沦陷后,持有“自满的闲适”“拿稳了她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去”的柳原折回去保护流苏,原本“无意于家庭幸福”的他在倾覆的香港也终于和流苏结了婚。每一次计划的失败,似乎都印证着柳原所说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在家庭的压力下、时局的变迁中,或是他们心中连自己也捉摸不透的感情浪潮面前,人的掌控力是极其有限的,他们无法彻底反抗,只能无可奈何地任其将自己吞没。

流苏最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这段婚姻仍然令她怅惘。爱情和婚姻都是虚空,这段倾世绝恋终究还是落脚于隐隐的苍凉。

在《倾城之恋》中,繁华易逝,安定难存,亲情冷漠,爱情虚无,连如愿以偿的婚姻都渗透着惆怅;在如此荒诞的人间,人是极其渺小而无能为力的。可以说,这部拥有圆满结局的小说的底色依旧是苍凉。

三、造就苍凉感的艺术手法

傅雷曾将《倾城之恋》比作“雕刻精工的翡翠宝塔”,虽然原意在于指出不足,但也可以看出他对这部小说的艺术性的肯定。《倾城之恋》能在圆满之中蕴含着苍凉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说中采用的丰富的艺术手法,而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同意象的巧妙运用。

意象,即表情达“意”之“象”,通过选用特定的意象,作者在客观物象中寄寓了主观的情思,从而将“景语”和“情语”结合,表达出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从《诗经》乐府,到唐诗宋词,意象的运用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核心话题,而熟谙古典文化的张爱玲,自然能信手拈来不同的意象,恰到好处地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绪。

首先,“胡琴”是《倾城之恋》中一个贯穿全文首尾的意象。胡琴是一种丝类乐器,发音悠扬宛转,“听着有一种奇异的惨伤,风急天高的调子,夹着嘶嘶的嗄声”。小说开头,白四爷坐在阳台上拉胡琴,咿咿呀呀的调子渲染出了凄凉的氛围,似乎千年传奇中的悲欢离合全蕴藏在了这琴声里。小说结尾,依旧是胡琴悠悠的曲调,“在万盏灯的夜晚”,诉说着无数苍凉的故事。

其次,“镜子”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意象。镜子能映照人物形象,因此也具有了连接现实和想象、转换真实和虚幻的功能。很多时候,镜子中的人和物并不仅仅是一个虚影,而是被作者加工过的艺术形象。

这一意象在小说中有两处精妙的运用。第一是流苏尚在白公馆时,因家人的嘲讽而心灰意冷,扑到穿衣镜上打量自己。在发现自己的青春容貌还能用来做赌注时,流苏阴阴地、不怀好意地笑了。镜子中的流苏已经不再是仁懦的大家闺秀,她是一个在绝望中打起精神准备替自己挣一个未来的复仇者。

第二處是流苏第二次赴港,柳原在她的房间里吻她,把她推到镜子上:“这是他第一次吻她……从前他们有过许多机会……然而两方面都是精刮的人,算盘打得太细了,始终不肯冒失……流苏觉得她溜溜走了个圈子,倒在镜子上,背心紧紧抵着冰冷的镜子……他还把她往镜子上推,他们似乎是跌到镜子里面,另一个昏昏的世界里去了,凉的凉,烫的烫,野火花直烧上身来。”

镜子外的世界是清醒理智、精打细算的,而镜子里的世界则昏昏沉沉、恍恍惚惚。他们从镜外跌进去,在冰凉和火热之间切换,也在算计和欲望之间来回,似幻似真,亦虚亦实。镜子的冰冷似乎也暗示着感情的不单纯性,为这段罗曼蒂克的拥吻渲染上了一层苍凉的色调。

小说中类似的意象使用还有很多,例如蚊香、月亮等。通过巧妙运用这些意象,张爱玲为这部结局圆满的小说平添了一丝苍凉感。

四、结语

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感是一种极具辨识度的特殊悲剧主义,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效果。《倾城之恋》虽拥有张氏小说中少见的圆满结局,却因为其中描写的易逝繁华和虚无情感而依然渗透着苍凉,而这种悲凉之感,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张爱玲对胡琴、镜子等意象的精妙运用。

回到书题,笔者认为:所谓倾城,不仅意指流苏绝美的容颜、范白二人绝世的恋情,战火中香港的沦落,也是文明、情义等人世间一切既定规则的倾覆和破坏。《倾城之恋》中的苍凉,喻示着人生的怅惘和虚无。

参考文献:

[1] 魏敏.《倾城之恋》:体悟苍凉的人生情义——从“倾城”的寓意说开来[J].安徽文学,2017(8):23-25.

[2] 卢长凤.张爱玲小说的家庭叙写[D].延边大学,2012.

[3] 刘人锋.重读《倾城之恋》——论张爱玲对白流苏、范柳原爱情的建构与解构[J].名作欣赏,2014(23):14-19.

[4] 汪婷.张爱玲小说中的古典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5] 曾甘霖.说不尽的苍凉——从镜意象解读张爱玲《倾城之恋》[J].名作欣赏,2009(10):53-55.

[6] 王利君.张爱玲小说技巧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8.

[7] 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倾城之恋[M].香港:皇冠出版社,2010.

[8] 张爱玲.流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9] 傅雷.傅雷文集[M].沈阳:辽宁出版集团,2003.

[10]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作 者: 刘钰洁,香港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金融专业在读本科生。

编 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倾城之恋张爱玲意象
九月雨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倾城之恋》中隐喻的认知探析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