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氮平与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疗效分析

2020-01-20赵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氨磺奥氮多巴胺

赵影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或伴有行为缓慢、幻觉、妄想等症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不利于患者正常生活的开展。现阶段临床上尚未明确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但有关文献表示[1-3],该病的发生与神经递质、社会心理、遗传因素等存在密切关系。临床上对于该病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当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较多,因此,在开展治疗工作中,既需考虑到药物作用,还需考虑到药物应用的安全性,以保证治疗质量。奥氮平、氨磺必利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为分析上述两种药物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本院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奥氮平和氨磺必利进行治疗,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所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其均分A组和B组。A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5.61±3.15)岁;病程6月~8年,平均病程(3.15±0.98)年。B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4.98±4.27)岁;病程5月~9年,平均病程(3.26±0.94)年。两组基线资料分布具有均衡性,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A组采用奥氮平(生产厂家: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99 ,规格:10 mg×7片/盒)治疗,最初2周剂量为5~20 mg/d,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适当调整剂量,最多不宜大于20 mg/d,加药间隔不得小于24 h;之后,经临床评估后,剂量可调整为10 mg/d。

B组采用氨磺必利(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231 ,规格:0.2 g×20片/盒)治疗,最初剂量为400 mg/d,连续用药3 d;用药4~10 d,需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增加剂量,每次增加200 mg,最高剂量为1200 mg/d。通常情况下若每天剂量小于或等于400 mg,应一次服完,若每天剂量超过400 mg应分为两次服用。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通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PANS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减少超过80%;显效:PANSS评分减少至治疗前的50%~79%;有效:PANSS评分减少25%~49%;无效:治疗后患者PANSS评分减少小于25%。治疗总有效率=100%×(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4]。(2)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在统计学软件SPSS 21.0系统中录入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数据,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均为计数资料,应用例/%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年龄、病程等为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代表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A组中治愈21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41例(97.62%),B组中治愈24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42例(100.00%);经对比,A组治疗总有效率略低于B组,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A组中血压下降4例(9.52%),震颤3例(7.14%),恶心2例(4.76%),嗜睡8例(19.05%),泌乳、月经改变10例(23.81%),体质量增加9例(21.43%),B组中血压下降2例(4.76%),震颤1例(2.38%),恶心3例(7.14%),嗜睡1例(2.38%),泌乳、月经改变3例(7.14%),体质量增加1例(2.38%)。经比较,A组血压下降、震颤、恶心发生率与B组无较大差异(P>0.05),而嗜睡、泌乳与月经改变、体重增加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存在统计学价值(χ2=13.858,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重性精神病,其涉及精神活动不协调及行为、情感、思维、感知觉等多方面障碍,甚至会引发思维障碍、认知功能损伤等神经系统病变,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5-8]。精神分裂症是由多因素而造成的,虽然目前临床上对该病发生原因并不是很明确,但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等不良因素对该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已被人们所共识。对于该病,临床上还需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其较快康复。

现阶段临床上多通过药物来治疗该病症,较为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奥氮平、利培酮、奎硫平、氨磺必利等[9-10]。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物较多,不同药物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而合理地选择药物、治疗周期及剂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奥氮平为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适用于治疗严重阳性症状精神病、精神分裂症[11-12]。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奥氮平可具有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中的多巴胺能通路,并能亲和多巴胺、肾上腺能素受体,从而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消失,增加其认知能力,减少椎体外系损伤。此外,奥氮平的起效速度快,镇静作用强,但易引发代谢综合征与肥胖,导致其临床应用价值受到一定限制[13-14]。氨磺必利为苯甲酰胺类衍生物,其双重多巴胺抗击性较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效果较为理想。高剂量的氨磺必利能对突触后受体起到阻断作用,并能缓解阳性症状;低剂量氨磺必利能具有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受体,减轻阴性症状。因氨磺必利阻断多巴胺受体的效果不显著,所以,即便疗效十分明显时,也不会产生椎体反应。本研究中,选用氨磺必利治疗的B组治疗总有效率与采用奥氮平治疗的A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可发现奥氮平、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均较好;B组嗜睡、泌乳和月经改变、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由此可见氨磺必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氨磺必利的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氨磺奥氮多巴胺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贪婪的多巴胺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伴有精神和行为障碍采用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分析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