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1-19丁晓璐山东理工大学

环球市场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新型农村农民社区

丁晓璐 山东理工大学

城乡一体化战略框架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重要一环,主要目的在于统筹国民经济及农村经济发展,兼顾并妥善处理农村经济结构及利益关系,从而使农村活力增加,人口及产业集约化[1]。以往采取的农村基层管理模式一方面给予较大的村民自治空间,另一方面也使农村分散化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功能的发挥。新型农村建设在实施中,要针对问题及困境进行梳理,以便真正释放新型农村社区聚合价值。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概述

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带有规模性并能够在经济上辐射周边区域。新型农村社区以基层为单元,以改善环境、稳定农业、土地节约、内需扩大、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主要目标,一经提出并实施,效果较好。从模式上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划分为城镇开发连建模式、中心村带动多村联建模式、村企共建模式、异地搬迁模式、产业集聚园区模式等。从特征上看,新型农村社区尽管具备形式上的多元化,但一般具有如下几点共性:第一,建设主体带有差异性及多样性。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时政府、社会及市场力量占比不同。第二,管理机制带有较强灵活性。这主要是由于地区差异而导致社区建设及管理更加灵活有弹性。第三,建设内容带有因地制宜性。新型农村社区因区域经济条件不同导致社区建设侧重点不同,如经济发达农村,就会侧重社区文化建设,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侧重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及集中。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行政干预痕迹过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兼顾集中居住、产业升级、非农化转移等要求,顺应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规律,避免出现拔苗助长或行政强制干预问题[2]。从这一环节看,一些农村地区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等因素考虑,未考虑实际情况而盲目操作,导致不具备成熟产业结构模式及非农转移条件的经济欠发达农村,在行政干预及强制规划的指挥棒下被动建设社区。受此影响,农民在没有充分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义及作用情况下,给予社区建设提不起热情,甚至存在以项目要资金的思想;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社区建设规模,与农民实际意愿相违背,导致新型社区建设在目标上南辕北辙。

(二)产业支撑及农民就业考虑不周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农村社区是表,产业支撑及农民就业是里,两者结合才能使农村社区功能得以发挥。一些地区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时,没有扎根涉农产业,一味求快或根本不考虑产业因素及就业因素,导致农村土地被大量占用,农民后续发展通道变窄。

(三)管理框架体系不匹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而应同步跟进社区居民组织及管理体系的变革。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做好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管理框架体系的协调,尤其是土地、资产、管理制度等。从这一环节看,多数新型农村社区受财政投入因素及城乡二元结构制约,虽在社区硬件上投入一定数量资金,但在居民社会保障及村民自治管理上依然有待讨论及完善。从实际看,真正能够有效匹配新型农村社区硬件建设及软件制度体系的案例少之又少。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一)维护农民基本利益,保障社区公共服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实施中,政府部门应围绕农民基本利益,本着务实、利农、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农民群体的积极性进行调动,避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名无实[3]。在规划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时,应围绕农民最为关心的土地利益,在城乡一体化思路下,尊重经济社会规律,维护农民利益诉求,使农民群体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力军及受益者。可以集约经营为目标,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对土地流转程序、档案、变更等做好登记及监督。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上,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项财政保障机制,严格管理涉农资金,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二)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社区农民就业

新型农村社区要使农民融入城镇化氛围,应围绕就地就业及就近就业的目标,发展集约型农业及高附加值非农产业,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产业支撑。一是可根植城镇市场,发展劳动型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产业加速升级。二是以农村社区高就业为建设导向,实现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同步。三是鼓励及引导社区农民转变思想,多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民就业及创业创造条件。例如,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地理位置及产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及绿色产业,实现周边农村社区产业联动。

(三)创新管理框架体系,打造和谐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在改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着眼硬件变化给社区管理体系带来的同步影响,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首先,新型农村社区在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上有了极大变化,在社区管理上需要结合农民精神需求的多样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其次,在社区社会管理模式上,理顺新型农村社区村民自治、村级组织管理、社区居委会管理等方面的内在关系,加快由村民自治转变为社区自治,在社区管理体系保障下,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打造和谐农村社区。

四、结语

在国家大力发展三农的政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及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成就。新时期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时,需要顺应城镇一体化发展趋势,不盲目上马,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就业、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框架体系完善等方面精耕细作,确保新型农村社区能够让农民群体住的下,住的稳,可致富。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农民社区
新型农村合作经营组织财务管理的特殊性研究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点与对策——以潍坊市为例
社区大作战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