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2020-01-19李营营3705231985XXXX1621

环球市场 2020年20期
关键词:税制税务机关力度

李营营 3705231985XXXX1621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一类税种。自我国全面实施个人所得税税制以来,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受现阶段我国税制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及税务征管机制不完善的影响,我国民众的纳税意识较为薄弱,经常出现逃税漏税的状况,导致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我国需直面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的情况,对背后原因进行深层次探究,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对策来有效解决个人所得税流失的问题,可极大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现状

在我国的征收税种中,个人所得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列税种,但同时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流失情况十分严重。国家设置税收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加强国家的财政收入,对我国公民的收入进行调节,导致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原因有公民缺乏纳税意识、国家对纳税的监管力度不够等。若个人所得税长期处于流失状态,将有可能导致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激化我国的社会矛盾。

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对个人所得税流失进行了相关测算,发现每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流失金额均超过一千亿元[1]。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我国工薪阶层占据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绝大部分比例,富裕阶层的纳税比重十分之少,富豪及演艺明星等高收入人群逃税漏税的情况十分普遍。我国在纳税方面的不公平现象使我国大部分民众觉得依法按时纳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由此出现了大量的偷税漏税现象。

因此,我国需重视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这一现象,加大对该问题的研究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解决该问题,不然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的情况将进一步扩大。

二、造成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所得税税制方面的因素

1.分类税制不够科学合理,无法有效体现纳税公平

国际上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主要有三大种类:一是分类税制;二是综合税制;三是分类税制与综合税制相结合的税制。由于综合税制对比其他税制较为公平公正,该税制首先将纳税人一年的全部所得进行汇总,随后将赡养费及家庭抚养等法定费用进行扣除,因此国际上绝大部分国家采用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为综合税制。我国现阶段采用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为分类税制,分类税制首先将纳税人一年内所获得的劳务报酬进行分类,按种类分别扣除一定的费用,随后按照不同种类的税率进行征税。分类税制的主要缺陷在于其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纳税人的真实收入水平及经济负担,纳税人可通过改变征税类型等方式来少交个人所得税甚至不交税,将使个人所得税的流失十分严重。因此,国际上目前采用分类税制的国家十分稀少,除却我国外,仅非洲、西亚部分发展中国家应用此类税制[2]。

2.税率结构较为复杂,所用的计税方式缺乏合理性

对我国的税率结构进行分析,可发现十分烦琐复杂,我国针对纳税人的所得按收入种类设计了不同幅度的税率及纳税档次。例如对个体工商户采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对工资报酬等采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对劳务报酬、稿酬等按比例税率征税。目前我国的税率结构无法体现按劳分配的具体原则,产生了税负不一的不良现象,容易降低我国民众的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纳税人偷税漏税的行为动机。除此以外,由于我国对稿费劳务报酬采用的是按次计征的计税方式,对工资等则是按月来进行计征,此类模式容易提高纳税人在不同项目种类间转换收入的概率,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征查单位的难度。

3.目前所列举的应税项目无法有效控制税源

由于我国民众的收入来源较为多元化,以现金支付的形式十分普遍,导致我国民众的收入更为隐秘,目前我国税务法所罗列的征税项目无法囊括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所有个人收入来源。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王小鲁于2008年开展的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隐形收入高达9.26亿元,足见我国在个人所得税税收方面的巨大漏洞。

(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方面的因素

1.现阶段所使用的征收管理手段较为陈旧落后

目前我国的税务机关并未与银行、相关金融机构等共享涉税信息,税务机关关于税务方面的信息来源均来自税务内部,无法充分有效的掌握纳税人的实际收入状况。除此以外,我国部分税务人员不仅在专业知识及技能上有所欠缺,甚至对于税务工作缺乏工作责任心,在工作中掺杂私人感情,对逃税漏税的现象视若无睹。

2.在处置偷税逃税案件时存在办案不力的情况

目前我国税务机关在处罚偷税漏税的案件时在办案力度上掌握不当,出现了处罚力度过轻及查处率过低的状况,导致我国纳税人认为偷税漏税并无任何损失,仅需承担较轻的处罚力度便可为自身谋求巨大的经济利益。不仅没有有效遏制我国偷税漏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反而提高了纳税人偷税漏税的数量。因此,我国税务机关必须加大对偷税漏税案件的处置力度,提高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

(三)税收征收环境方面的因素

1.我国民众的纳税意识较为薄弱

我国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颁布了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制度。在1980年,我国民众的收入普遍低于当时的纳税标准,此外当时在宣传个人所得税税收方面的力度不大,导致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无法有效得到落实。这类原因使得当时我国的纳税群体不仅在纳税意识上较为淡漠,其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制度及法律政策等均缺乏了解,产生了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纳税、认为纳税是其他人的事情的现象。时至今日,我国公民对于纳税的意识依然十分薄弱。我国目前的纳税模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主动申报,二是代缴代扣,代缴代扣的模式在我国较为普遍,导致我国绝大部分纳税人都不知道自己每个月需要扣除多少金额的个人所得税,即使这部分金额被标注在工资条上,然而大部分民众均不会去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2.协税护税网络和机制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由单位代缴代扣的个人所得税仅有每月的工资薪酬,其余收入的税款需纳税人进行自主申报,需要纳税人拥有十分自觉的纳税意识,对纳税人来说是一项十分巨大的考验。我国目前并未在此方面设置任何监管制度,因此每年在该方面的个人所得税流失情况十分严重。

三、有效改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情况严重的具体对策

(一)对我国目前的税制进行有效改革

从世界范围内看,使用分类税收制度的国家十分之少,世界的主流趋势便是使用综合制税收。我国相关税收单位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有效借鉴其余国家的经验模式,取长补短,构建分类制和综合制相结合的税收新模式。除此以外,我国还需对税制结构进行充分简化,在减少税率的级次、进一步扩大税率级距的同时,充分降低最高边际税率,以达到公平公正的最终目的。最后,我国还需在健全费用扣除标准体系上做出一定的努力。我国在制定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时,需充分结合我国不同地区范围内民众的实际收入状况、真实消费水平等因素来制定。在我国纳税人申报个人所得税时,需考虑到不同家庭的月收入水平及家庭的赡养指数,逐步完善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联合申报的模式,使纳税人的税负得到有效降低[4]。

(二)加快个人所得税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税务机关需加大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依托大数据技术,使税务机关与银行、证券、保险等相关机构实行全国性联网,帮助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的真实收入情况,使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做出正确判断,避免纳税机关对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做出错误判断,从而加剧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流失情况。除此以外,我国税务机关还需构建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纳税人信息数据库,全面实现纳税人信息数据的共享,进一步加大对税源的管控力度。

(三)加大对逃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我国税务机关在惩处逃税漏税等违法行为时需对具体情况加以情况,对于那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造成国家个人所得税流失的情况,工作人员可对采取较轻的处罚力度并对其进行个人所得税方面的知识培训。对于知法犯法、明知故犯的逃税漏税人员,我国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需对其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可追究此类人员的刑事责任,提高逃税漏税的犯罪成本。

(四)加强个人所得税的风险管控力度

我国税务机关需加强个人所得税的风险管控,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纳税人的个人及家庭收入及消费状况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以此来判断纳税人的纳税情况是否正常,一旦发现纳税人在纳税方面存在异常情况需对其进行严密监控,通过此类方式我国税务机关可将纳税异常状况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范围内。

(五)加强我国的税收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国民众的税收意识

为有效强化我国民众的税收意识,使我国纳税人养成积极纳税的优良习惯,我国税务机关可通过微博、b站、电视传媒等方式开展税收宣传的活动,使我国纳税人充分了解自身的责任义务与权利。同时,税务机关还可在我国中小学范围内进行税收宣传,培养我国下一代的税收意识[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人所得税的流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流失规模已十分巨大,我国需立即采取对应措施有效降低个人所得税的流失。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为我国创造更为良好的税收环境,提高纳税人的纳税自主意识。

猜你喜欢

税制税务机关力度
唐朝“两税法”税制要素欠缺析论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税制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实证检验及税制结构优化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的公告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税制改革思考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一般反避税管理办法(试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