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常态化是为了效果常态化

2020-01-18团潍坊市委

中国共青团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小屋常态对象

在“希望小屋”项目中,团潍坊市委严把质量标准,目前已建成小屋315个,在建50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专门制定“1265”标准,为结对儿童提供全方位、精细化关爱帮扶。同时,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思考。

回归服务对象的本质

服务对象是谁、需要什么,是开展服务的首要问题。但在具体实践中,却有很多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搞不清楚,忽视了服务对象的本质特点,人为添加标签,并以标签为切入开展服务。

部分志愿者说,不少“希望小屋”帮扶对象(8-14岁儿童)做完作业不收拾书桌,穿着鞋在床上爬来爬去,刚刷好的墙面,转眼就涂上颜色,说了几次,改观不大。当然,问题很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在交流探讨中,有些志愿者往往将根本原因,归结为孩子的家庭因素,特别是贫困因素,并把这个作为标签,恰恰忽视了孩子的本质和天性。

孩子是很容易认定成年人给予的标签的,如果长期把家庭、贫困等因素带入服务中,服务对象也会不自觉地给自己贴上同样的标签,把自己放在家庭的对立面,一些原本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能够妥善解决的表面问题,也有可能变成难以根除的根本性问题。应该看到,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部分有些调皮、闹腾,甚至有点叛逆,这都是正常的、应有的,和孩子的家庭并没有特别关联。

他们本质上就是缺少陪伴和关爱的孩子。如果以此为出发点,以“孩子”而不是“弱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关注爱心,耐心教育,给予一些善意批评,大部分问题就会在时间流逝中,逐步淡化、消除,就能得到预想的成效。

服务常态化是为了效果常态化

志愿服务是为了什么?是服务对象向预想的、好的方向改变,“希望小屋”志愿服务亦是如此。但我们的很多总结、经验,更多体现的是搞了多少次活动,服务对象变化说得比较少。

服务常态化是为了效果常态化。如果不谈效果,要么火候不到,没见到效果;要么是效果不好体现,特别是用量化指标体现;要么本末倒置,“服务”成了目的,“效果”成了摆设,这是最不可取的,却也是很普遍的。

必要的、一定数量的服务,是效果的基础。但如果只关注服务本身,就可能会陷入“唯数量论”的怪圈,缺乏效果边界和衡量标准,只在数量上打转,成了加减乘除的专家,殊不知加减乘除最后也有个结果。

很多情況下,服务效果很难用量化指标衡量。但也要看到,关爱、陪伴类型志愿服务,更适合用定性指标界定。比如,孩子更开朗,见到志愿者主动打招呼了;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了。而且,这种变化,表述起来会更有温度,更具感染力、吸引力,也是志愿服务的魅力所在。

投入就要有产出和成效。志愿者无偿付出时间、精力,这种公益性的投入,必须要有更好的、更明显的效果。服务要常态化,效果更要常态化。

用量变催生质变

必要的、一定数量的服务,是效果的基础,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抛开效果,只谈服务,属于本末倒置,但如果不谈服务,只问效果,则成了空中楼阁。

近年来,许多好听好看的概念、方法四处泛滥,似乎概念、方法就等同于效果和成绩,往往忽视了概念到效果、方法到成绩之间,还有一个艰苦实践以及量的积累的过程。

“希望小屋”志愿服务中,这种艰苦实践,就像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断地努力,才能换来一点点改变。比如3次服务后,孩子熟悉志愿者了,5次之后,孩子发生改变了,7次之后,孩子能够主动联系志愿者了,等等。在一点点改变基础上,再转入新一轮量变过程,以换取更大的改变,循环往复,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就像哲学课本说的,量变质变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在关爱、陪伴类型志愿服务中,志愿者所施加的,是一种“向前的量”,但服务对象本身,往往还存在一种“向后的量”。服务的过程,也是两种不同特性的“量”比拼的过程,我们强一点,服务对象就会向预想的方向改变,或改变得快一些;我们弱一点,服务对象的改变就会慢一点,甚至朝相反的方向改变。这更需要持续甚至艰苦的努力。

一次相遇、一段话语,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情况,只存在于毒鸡汤中。不持续努力和付出,是听不到好消息的,服务效果更无从谈起。

规范化是一条必由之路

如果向前回顾,现在很多平常的工作,都有一段相似的历程。在原有基础上,瞄准新需求开展研究,拿出新思路,试点推广,形成完备的标准要求、工作措施,最终变为常规工作。

许多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也延续了这个模式,从围绕细微的服务需求开展尝试,到举办一定规模的活动,再到设计完整的项目,尔后再去探寻新的热点,再次尝试,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组织建设日趋完善。这个过程中,推动因素有很多,但不可或缺的一条,就是走“规范化”道路,这个“规范化”既是一种状态的体现,更是一个过程的表述。

“希望小屋”志愿服务最初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和需求,需要用差异化方式开展服务、破解问题。如果想服务更多群体,提升服务效果,就必须从个性中提炼共性,从差异化问题中找到标准化方法。如果把初始阶段的服务作为基础,那么亟需做的,就是在基础之上,提炼符合大部分服务对象特点的标准、路径。这种寻找提炼的过程,就是规范化的过程。

同时,对组织本身来讲,还需要同步考虑人员、资源等组织发展的基础和瓶颈问题。能不能从若干个活动、项目中,找到一致的方法,形成完整、标准的流程、体系,总结出适合自身道路,夯实基础,破除困境,更是一个考量组织是否“规范化”的重要标准。

按照古人的观点,“道”似乎比“器”更重要,但实践中更需相辅相济,既要精于某一类活动、项目,更要注重从中提取规律和准则。

考虑志愿者的承载力

志愿者在服务中,是有一定限度承载力的。这种承载力,就是他们所能付出的极限值,包括时间、经济、精力,以及很难评估的心理承受和抗压能力。

志愿者是一个“兼职”的身份,利用相对琐碎的业余时间参与活动,往往只能就近就便、见缝插针。但许多组织和机构,工作安排并不完全合理,或频次过高,或过程复杂,或附带性任务过多,仔细算下来,即便志愿者用尽全力,好像连基本任务都完成不了,遑论提升服务质量。对志愿服务而言,统一和规范是必须的,但必须是在志愿者可承载和尊重差异化基础上的统一和规范。如果只是单方面提出要求,长此以往,大家的热情势必受到影响,服务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從经济上讲,绝大部分志愿者是单纯的“付出者”,尽管许多项目设定了保险、补贴,尽管志愿者并不在意一点经济上的付出,但一些“循环式”的活动,也让志愿者不堪其扰。少部分机构,不重视志愿者实践参与,不注重外部资源调动,过分依赖内部循环和机构内封闭循环,志愿者加入进来,好似进了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志愿者平凡而高尚,但他们也只是平凡的社会一员,有本职工作,有需要照顾的老人孩子,承担着家庭和工作重任。相较于其他人,志愿者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很多志愿者特别是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工作受影响、家人不理解,志愿服务和工作生活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服务中收获助人的喜悦,但有些委屈和压力,也是难以体会的。如果一味强调志愿者的单方面付出,不设身处地地考虑志愿者的家庭、工作,协助他们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平衡是很容易被打破的。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带给志愿者本人、志愿者家庭的影响,或许才是最为严重的。

一切都会更好

思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服务更加精准、务实、有效、规范。我们所思考的,是如何干得更好,而不是纠结于干与不干,这是所有思考的前提。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背景下,“希望小屋”后续服务十分急迫,服务对象是谁、需要什么,看似简单,却很难找寻最准确的回答。纵然需要不断地探索,但我们坚信,只要与这些孩子紧紧站在一起,离他们近一点、再近一点,即便有挫折、有反复,这项工作总会展现出预想的模样。

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最大的动力,来自于无数普通的志愿者;也许他们常见生活的困苦和艰辛,但却从未因此心生灰暗,而是一直向着美好的方向努力。我们最大的倚靠,是那些默默支持的力量,许许多多的爱心单位和个人,即使不为人知,却为这份事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依靠。

也许,即使再去思考,也无法准确预知未来到底怎样,那就不妨从眼前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有一分光,就发一分光,未来总会按时到来。新的领域和探索,既充满挑战,更充满希望,这份希望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奋斗之中,我们怎样,这项事业就会怎样。一起加油吧!

猜你喜欢

小屋常态对象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波比建小屋
智珠二则
山中小屋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