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020-01-18曹军

中华建设 2020年3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管理制度施工人员

曹军

安全管理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及施工单位财产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而,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文章就此展开了论述,先是简述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然后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若想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就应加大工程的安全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施工环境,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此,施工单位应当肩负起自身的职责,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安全管理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实际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管理不够规范。如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不齐全、施工制度不够完善等。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单位的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各项安全管理策略无法有效落实。其次,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意识决定行为。只有施工人员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才能在施工中践行安全理念,规范施工操作行为。但大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不足,且没有完全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再者,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是约束施工人员行为,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但很多建筑企业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许多疏漏之处,导致施工人员无法以制度为依据落实安全管理。最后,责任制实施不到位。责任制不仅有助于提高全员的责任心、安全管理意识,而且还能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成效。但从实际来看,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并不到位,存在着责任制划分不合理、考核不规范等问题。总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强化管理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强化安全管理,并严格要求全员能规范落实各项管理策略。

首先,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对此,要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施工环境安全缺陷、安全管理缺陷等重点,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制定防范措施、建立数据库等。同时,对于风险点要严密监控,并采用企业监督、施工人员自查等措施,落实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规范管理工作。其次,推行文明绿色施工,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实施。比如各种施工工具、材料等要分类存放,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对于临时建筑的施工,要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对于施工人员,要配备必须的安全施工设备。再者,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若发现其中存在不规范安全行为,则应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最后,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手段,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监控。比如利用BIM技术创建智能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管。这样既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规范管理水平,而且也能弥补以往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2.强化教育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毕竟,安全管理方针、政策等都是需要施工人员执行的。但大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不足,经常出现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受到安全威胁。

对于上述问题,在施工人员入场前施工单位就应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其能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威胁,如何防控安全问题的发生等。最好结合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实例进行培训,从而真正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另外,在施工中,施工单位还应当不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尤其是针对一线施工人员,要进一步加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安全教育,使其能规范施工。比如每日进行安全会议,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或者是针对某个安全问题开展专项主题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只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但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到内容较多导致大部分建筑企业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详细、完善,从而影响到了安全管理的顺利开展。对此,施工单位应从实际出发,制定比较齐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明确安全技术交底制度。要求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能向施工人员、班组组长等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从而使其能充分了解施工技术的安全准则;在分享工程施工前,项目经理能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详细讲解;安全职能部门能充分依据安全技术交底内容,进行施工操作的监管,保障安全技术措施能落实到位。第二,明确不安全行为,强化安全管理。如要求施工人员不能穿拖鞋、木屐进入施工现场;严禁人员在吊篮、提升架等设施下行走、站立;严禁非专业人才私自操作施工机械、电器等;严禁施工人员抛掷工具、材料、砂泥等;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严禁施工人员不佩戴安全设备在危险区施工等。第三,制定安全生产奖罚制度。比如对于不佩戴安全帽的行为,班组组长、施工人员都要接受罚款。若其中某人被罚三次,则应要求其重新学习;若有人酒后作业,造成安全事故的,除却要追究其经济责任,还要视情节追究其法律责任等。而对于表现良好,且满足安全生产奖评分标准的人员予以表彰及现金奖励。这样做既能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能强化安全管理成效。第四,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的用电、防火、机械防护等安全措施,减少不安全问题的发生。比如在临时用电安全管理中,施工人员不能乱搭乱接电线,并按照要求规范用电。第五,制定安全检查制度,消除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检查内容,并结合突击性检查、专业检查、季节及节日性检查、经常性检查等手段,开展全方位的安全检查。若检查出安全隐患,则应要求相关责任人整改。第六,应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制度,保证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施工单位能依照规定规范开展安全事故救援工作,从而将安全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除却这些内容外,施工单位还可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实际合理添加制度内容,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能指导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4.落实安全责任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成效,施工单位还应细化安全管理目标,将其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

如项目经理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实施计划,并参与监督、检查等工作;技术工程师要负责安全技术工作,并参与安全技术编制、技术方案制定、技术分析等工作;安全科长应深入贯彻各项安全方针、政策,并参与安全生产经验推广、安全检查、安全制度制定等工作;施工人员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定,规范施工,并参与安全事故救援、安全方针实施、安全教育活动等工作。安全员要依照规定,认真审查各项安全生产活动。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比较复杂,施工单位应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制落实等方面入手,为安全管理施工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实施。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管理制度施工人员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