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东北全面振兴的社会经济支撑能力评估探讨

2020-01-18胡福德中共鸡西市委党校

环球市场 2020年36期
关键词:东北绿色区域

胡福德 中共鸡西市委党校

东北全面振兴工作有着全面性和复杂性特征,本身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不到位、科学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等多项问题,同时从实际情况来看,东北被动发展外因缺乏,各项结构性以及体制性矛盾逐渐表现了出来。东北区域政策方面过于强调可操作性,忽视了差异性,最终影响了振兴效果的体现。当前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想实现东北全面和全方位振兴,就应当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入手,加大创新,形成以市场为根本、各项系统相互配合的主要体系。

一、基本指标的落实

(一)解析支撑能力和设置相关目标

结合会议中提出的开放以及共享理念,遵循基本的发展要求,制定健全且万完善的体系,将其当成落实基本指标的一项依据。

第一,保持协调性,加快发展进程。受长时间计划经济体系的影响,使得东北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该项模式有着一定的缺陷性,完全约束和限制了多项市场主体全面进入地区发展环节中,从而形成了行业垄断和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多种现象,该项体系机制和经济结构以及市场主体相互作用以后形成的发展模式是阻碍东北全面振兴的实质性因素。通过相关探究表明,我国微型企业在工业占据比重以及国有工业在企业工业整体产值内占据的比重相一致,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区域非经济组织的活跃性和制度会理,而且结合公共财政方面的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现象来看,在GDP内占据比重可以对劳动力储存人口占据比重进行全面表征,其能够将区域增长现象清楚的表现出来,同时和固定投资的联系性极大。当着三种类型的指标值增加的话,增长动力不充足,可以将其当成负指标。活力协调能力以工业利润以及工业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间的比值计算出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主营业务收入以及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比值等,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率。

第二,加强激励力度,引进专业性人才。现阶段,要想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就需要增强社会自身的能力,为人们构建一定的就业条件,同时还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的创造力,吸引以及留住诸多人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能够将呈现二元结构体现出来,属于一项基本的依据,当指标数值较大的情况下,就表示区域城乡之间的差别明显,同时福利水平下降,呈现出负向指标。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其一,指标权重设计。在设计指标权重期间,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进一步确定指标,比如赋值法,该项方式的作用极高,能够获取准确指标。

其二,汇总指标。为了推动东北经济发展,实现振兴目标,就需要提升协调水平,加强创新和改进力度,同时也离不开绿色以及开放能力的支持,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平均综合会使指标保持良好协调,完全忽视了某项指标对于发展路标产生的一系列约束性。通过相关探究来看,明确落实了东北三省全面振兴社会支撑能力综合评价方式是依照共享为基础、创新以及协调为动力的综合模式。

二、研究结果和意见

在市场经济驱动背景下,东北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不过当前阶段,因为受到了全球经济下滑因素的影响,使得东北经济一直得不到提升,针对此种现象,我国相关部门从体系完善、调整结构、积极创业以及改善民生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实施了东北区域的全面振兴工作,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对东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进行了合理评估,定量评价。本文从创新和协调等多项要点进行分析,成制定了健全指标体系,落实了相关的研究结果以及建议。

(一)评估创新支撑水平

其一,大力创新。对于创新支撑能力评估工作的实施,主要是从人才创新、投入创新以及平台创新等多方面入手的,人才支撑一般是以区域潜力和人才规模以及直接影响人才待遇的水平为主,投入支撑也可以清楚的体现出科技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占据的比例,平台支撑则是依照高等学校以及职业院校数量表现出来。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东北三省全面振兴创新支撑能力分布有着一定的空间集聚性特征,也就是说,对于经济发展趋势良好的领域来讲,是创新性资源整合的主要阶段,然而,从整体上进行探究,东北三省的创新效率较低,水平不高,人才支撑能力非常薄弱,各项区域创新支撑方面有着明显差别。自从资源日益缺失以后,经济水平呈现出了下降状态,科教资金被逐渐限制,人力资本质量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二)评估协调支撑能力

东北区域在协调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均一性现象,同时出现问题的概率较高。从体制协调程度来看,东北公共服务支出在区域财政支出中占据着较大比例,体系协调性不足,虽然东北企业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小微型企业数量增加,然而实质上,非公经济产值占据比例依旧处于较低状态。从动力协调程度看出,资金支撑中公共财政支出依旧属于区域GDP增长的一项主要力量。

(三)绿色支撑能力评估

东北属于我国自然资源条件最佳的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区域生态经济和旅游行业良好发展,同时还可以聚集多项资金以及人才,不过不同城市绿色支撑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以煤炭开采和发电以及钢铁冶金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城市绿色效率水平不高,同时人口和产业活动非常集中的区域绿色支撑能力非常弱。

(四)绿色延伸发展

东北区域具备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极高以及人均水资源量较高的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除了有利于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外,同时也是实现全面振兴的一项关键点。对于绿色支撑能力进行评估期间,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分别表现为绿色本底、绿色效率和绿色人居等。第一种类型表现为以人均非建设用地为主,同时依照人均水资源数量加以表征。第二种类型是根据单位工业产值的红叶污染排放量进行表征。第三种则是反向指标,当该项值越低的话,就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绿色效率非常高。通过分析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等进行分别计算,得到排放物的排放效率,标准化应用最小值进行合理衡量。而绿色人居则是以为绿化覆盖率指标为主,其中建成区域绿化覆盖率越高的话,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项区域居民的生活水平极高,属于正指标。

(五)借助普惠性政策实现协调和共享能力的提升

当前,需要将政策导向作用全面体现出来,挖掘以往传统产业的新动能,加深和各项区域之间的合作力度,改进以及创新行政管理体系,落实公平公正的市场专项政策,将重点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方面。同时引进创新性产业以及重点引导人才,提升城市创新能力,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原则,重点发展生态产业,提升经济水平。

三、结语

以上所述,要想提升创新和绿色开发能力,需要做好重点突破工作,将创新性人才引进于东北城市中,增强城市创新水平,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大力开展生态产业工作,加深和有机产业之间的结合程度,形成新型经济增长点,有着良好开放优势的边境地区需要将关注点放在人口集聚方面,发展本地特色产品,加深跨境产业合作以及利用贸易吸引外来人员。而且对于协调以及共享能力来讲,也离不开普惠性政策的支持,这就需要将政策导向作用体现出来,挖掘传统优势产业的动力,深化和区域对口合作,制定完善措施,增强竞争实力。

猜你喜欢

东北绿色区域
绿色低碳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分割区域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大东北的春节
区域发展篇
区域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