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的眼视光专业教育改革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发展模式探讨

2020-01-18杨小凤刘勇向军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眼视光视光产教

文 杨小凤 刘勇 向军

目前,健康中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眼健康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被大众重视,但在为大众提供眼健康服务的过程中,专业人才的缺乏问题不容忽视。以人数需要为例,中华医学会的眼科学会估计,中国至少需要30万眼科医师及眼视光师[1],而目前全国每年培养眼科医生及眼视光师不足4000名,国内注册的眼科医师及眼视光师仅有4万余人,从4万到30万,在推动大健康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纲领下,这26万的巨大人才空缺急需填补。所以,加大眼视光专业技术的建设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眼视光技术专业的设立要以培养高级实用型验光配镜技术人员、眼科临床医务人员和视觉训练技术人员为目标;以向各级医院眼视光门诊、眼镜零售店或相关行业企业、公司输送验光师、定配员、视觉训练师、临床医务人员等人才为导向。在“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需采用 “互联网+”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毕节医专”)作为贵州地区首批创办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校,3年来,通过向国内高等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学习吸取经验,并结合当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目前已形成一套独特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办学模式,本文将对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发展模式作以下几方面浅谈。

1 “互联网+”时代下的师资人才队伍建设

学校专业建设离不开专业师资的建设。眼视光学将传统眼科学和现代视光学进行有机整合,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眼科学基础知识及基本临床技能[2],而且也要具备视光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更专业、全面、深入、透彻地教授眼视光技术课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眼视光技能人才。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在师资人才队伍上坚持“两条腿走路”模式,其一为“走出去,引进来”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即通过与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合作,让眼视光技术教研室老师到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接触视光临床一线工作,掌握视光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新知识,使老师们“走出学校,进入临床”,积累临床一线经验,提升教师自身教学及技能水平。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校医合作等产教融合模式,聘请了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毕节市中医院眼科、毕节阳明眼科医院等医院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为毕节医专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兼职教师,让企业及医院专家进入到学校课堂,有效补充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师资力量。

其二为“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自主培养”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自主培养”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师。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开办眼视光学专业的大学,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系统,其开发的眼视光教学资源共享平台、E+E学院等为广大眼视光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另外如《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依视路依学院、天津万里路视光培训学校、眼界、中国眼科医生等众多微信公众平台,中国慕课、智慧职教等学习平台,也为广大眼视光学者提供了多渠道、方便、快捷、专业、系统的眼视光学习资源。专业教师需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合理安排、积极主动地运用互联网大平台资源,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形成了学校“自己培养”师资的模式。

2 “互联网+”时代下的实训室建设

医学高职院校实训室是医学专业人才训练、培养的重要场所,在整个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科学探索、培训培养环节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实训教学有助于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强化和提升。因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

眼视光技术专业是以培养高级复合型验光配镜人才为目的的,为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因势利导、主动创新、大胆变革,充分利用校园内外实训条件,加大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实训室需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从基础技能训练到临床实践技能培养,再到创新能力培养的分层次的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建成眼科基础、验光、眼镜定配加工及角膜接触镜4个教学实训室。通过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新型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鼓励、引导和支持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走进实验室、爱上实训操作,不仅让实训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挥与创新的平台和空间,为培养高级复合型验光配镜人才奠定了基础。

此外,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学校与视光企业、视光中心、眼科医院等形成“教学、科研、医疗、推广”多位一体的发展平台,使教学资源途径多元合一。在“互联网+”时代下以实训教学网络信息化、数字化为载体,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位一体发展平台,建立了一支专职与兼职、教师与医师有机结合,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实践并重的高水平实训教学团队。

在大健康、大数据、大扶贫的方针下,毕节医专眼视光技术实训室建设将完成在校学历学生技能培训与鉴定、行业在岗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专业教师技能培训等多层次实训技能教育。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体布局下,根据教育部及贵州省的指导性文件,以视光中心为基础开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内建设眼视光中心,不仅可作为眼视光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还能成为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创业基地,为眼视光技术专业师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通过校内眼视光中心,促进学校直属或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眼视光中心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见习、实习基地,同时扩大了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影响力。

3 “互联网+”时代下产教融合的专业化办学特点

产教融合的教育平台是通过多个层次、多个方位贯穿而实现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顶岗学习、技能提升的工作岗位,同时提高了学生职业素养、就业后的岗位迁移能力、创业创新精神[3]。刘飞在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就业调查分析中表示:大部分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认为学校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投入不够,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职业操守和诚信度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4]。视光产业分会2016年非医学类视光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中则指出:非医学类视光毕业生最欠缺的是全面的视光诊疗技能[5]。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专业化办学,能将校企优势互补,打造高水平专、兼职优秀教学团队,企业优秀人才能将行业经营的管理理念、新的光学产品和设备的介绍、就业指导等信息传递给学生[3]。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将定期邀请校企合作单位人力资源部专员、管理人员到校,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介绍,不仅让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规划上得到提高,也加强了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及选择。

另在“互联网+”时代下,学校与企业在招生、就业方面要多层次、多方向合作。“互联网+”校企联合招生需求预测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高职高专学校、企业、行业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分析挖掘出历年考生报名、报到、学籍变动以及专业成绩的各种数据以及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规模、专业结构、能力结构数据,同时与往年的招生培养情况和就业质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以理清各种类型的考生与专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优质生源的录取率,并预测各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明确将来的招生规模和招生结构[6]。

根据招生需求预测的结果,校企双方通过座谈访谈、在线讨论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制定出合理的招生计划。在招生信息发布与报名方面,可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工具进行招生工作的宣传推广。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目前学生来源大部分为学校专业调剂,在对新生入学教育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本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了解甚少,学生专业稳定性较其他专业差。因此,在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招生中,可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利用企业的品牌效应吸引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发布实习生、毕业生在行业的实习、就业的优秀案例,在校园网及教师、高年级学生微信朋友圈、QQ等自媒体、新媒体工具上宣传,推广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增强学生专业稳定性、提高新生报到率及生源质量。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环节是就业创业。为实现“进校一人、学成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职业教育特点,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在学生就业上,与就业单位共建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利用平台,企业动态发布用人需求信息,而毕业生则可以进行在线求职,实现企业找人才与学生找工作的无缝对接。“互联网+”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人才培养,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改中,我们基于视光行业工作需求及特点,将眼视光技术专业实习时间调整为符合视光行业“黄金旺季寒暑假”的分布;专业课程上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目前眼保健行业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并根据目前市场所需增加了视觉训练在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例。

4 总结

在“互联网+”时代下,基于互联网的产教融合校企共建教师双向挂职锻炼,校企双方通过QQ、微信平台、接触临床及开展科普校园宣传等各种方式实现了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双向挂职锻炼、双向合作交流,学校教师能够依托互联网,多方面提升自身专业技能。而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与学校教师互相学习及承担学校教学任务来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提升及巩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师资培养模式,要求教师能以互联网思维来主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并应对教学改革。在“互联网+”新时代下,眼视光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要以行业发展为中心,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满足眼视光技术专业基础实训条件下,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合理个性化设置实训项目及实训内容,让学生在校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无缝衔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逐步渗透,正在改变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眼视光视光产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天津醫科大学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工匠精神”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视光科普,任重道远
视光中心离我们有多远
眼镜配饰化——除了视光,就是它!
“视”所能及——近视防控新形势下的视光师培养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