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业科技园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以逊克中俄农业科技合作园为例

2020-01-18赵珊珊

黑河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技园区园区农业

赵珊珊

(中共逊克县委党校,黑龙江 逊克 164499)

农业科技园区以农业技术组装集成和现代农业生产示范为主,对推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和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13年9月,逊克农业科技园区以打造中俄农业科技合作园为目标,作为黑河农业科技园区主要组成部分一并被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为第五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为发展中俄合作高纬寒地现代农业,建设国家绿色安全大粮仓探索出一条新路。

一、园区的发展及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充分发挥科学试验作用,成功确定了高纬寒地高产作物主推品种

2012年至今,园区共承担省市级科研实验示范项目8个,主栽粮食作物4 大类31 个品种,试验品种541 个,果蔬品种62 个。示范先进栽培技术24 项,推广优良品种6个,引领建立各类农业协会2 家,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良种覆盖率、高优栽培技术实施率、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覆盖率、单产达标率”5 个100%,树立了高纬寒地优质作物高产高效样板。

(二)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作用,成功推进了种植结构优化调整

园区充分发挥自身试验示范引领作用,因地制宜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在全县率先探索实行耕地轮作制度和农业“三减”试点,引领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全面开展了实验示范种植工作,主栽四大粮食作物品种8 个,分为9 个种植区。2018年,所有试验示范项目单产、效益均居全县前列,再次体现了优良作物品种和先进栽培模式在提高农作物品质产量上的重要作用。

(三)充分发挥中俄合作优势,全面提升了园区的农业科技水平

逊克中俄农业科技合作园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上海社科院、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等多个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聘请40 多位中外农业专家成立了驻园专家组,设立了国家参茸中心示范科研基地、长三角研究院高纬高寒水稻研究中心、东北农业大学试验示范基地等多个教研培训基地。2017年开始,园区与俄阿穆尔农业联合体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有序推进了对俄农业产业开发合作,开拓对俄销售渠道。

(四)充分突出特色优势作用,推进了“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

园区管委会积极争取资金,持续加大物联网建设投入,充分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打造互联网+农业的系统平台,推进智慧农业的全面发展。积极与北纬四十九度公司合作,实现园区优质产品在电子商务平台无缝链接,积极开展线上营销活动,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初步完成了省级“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样板基地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园区之间联系少、沟通差,没有形成合力

园区由“五园一点”组成,这些园区按照总体规划各有产业侧重,同时也互有交叉,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沟通不顺畅、信息交流少等问题。同时,黑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国内其他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沟通交流也不够,缺乏有效沟通渠道,没有有效借鉴其他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

(二)园区建设资金不足

园区建设规模大、项目多、标准高,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园区建设资金明显不足。园区建设目标不能全部按计划实施,只能依靠相关政府和加工企业自筹资金来进行建设。但是企业资金在筹措上难度较大,融资困难,制约了园区发展。

(三)土地流转造成建设拖延问题

近年受国家补贴政策、土地流转费用影响,导致园区建设压力加大,建设成本增加。已建成的产业项目由于受市场等因素影响,使企业达不到满负荷生产,个别企业建设资金不足,拖延建设工期,没有按计划投产达效;另外,在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由于办理前期各项手续繁琐,时限较长,加之征地、拆迁工作困难等因素,影响了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的进展。

(四)市场意识不强,成果推广难

例如浆果类产品,由于开发完成后很容易被仿制,造成部分园区企业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产品开发,造成过硬的拳头产品少,产品科技含量低。

(五)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逊克县地理偏远,很难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园区工作,造成科技领军人才匮乏,高层次专业人员不足,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造成了园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三、下步发展思路和对策

(一)走政府扶持引导之路,为扩大园区规模,建设国家级园区提供政策支持

一要高起点定位园区发展目标,坚持用兴办工业园区的理念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用现代经营方式经营农业科技示范园,提高园区档次和水平。二要全方位做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对园区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园区建设用地、资金审批、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优惠。三要精心做好品牌宣传,增强“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树立品牌”的意识,提高园区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为建设一流园区提供必要的广告支持,让园区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四是加强招商引资与融资,扩大园区规模,出台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模式,引进龙头企业进驻园区投资建设;健全多元化的资金注入机制,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园区建设,推动园区建设快速发展。

(二)走质量品牌创业之路,为扩大园区规模,建设国家级园区提供品质保证

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拓市场,以创新促发展”的现代企业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要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讲生态。充分发挥“全国生态第一县”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完成绿色产品标识认证工作。二要统一协作注册商标,树品牌。充分利用我县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龙江高滩”品牌大米、面粉的有机及地理标识认证及省著名商标申报工作,继续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做大做强绿色有机品牌,努力打造东北地区第一个有机农产品示范县。三要提高农产品产量,形成规模。不断扩大园区种植规模,培育壮大入园企业,提升档次,提高园区地位、增强企业在市场博弈当中的主动权。

(三)走市场化运营发展之路,为扩大园区规模,建设国家级园区提供创新支持

一是做好“研”字文章。深化与省内科研院所对接;邀请国内外著名农业专家、学者到园区参与指导科研和生产活动,搞好课题和项目申报研究;加强与俄远东科研院所资源交流,确立专家学者互访机制。逐步提升园区整体科研水平和实力,推进园区农业技术服务规范化运行,逐步完善全县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做好“储”字文章。根据园区发展需要,在园区建设集运输、仓储、代理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做到应对市场变化及时储藏农产品,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做好“销”字文章。加大绿色生态品牌宣传力度,打造畅通的市场营销网络。以“互联网+”为重点,加快科技园区网站建设,构建新型农业信息系统,实现农产品交易网络化。加大绿色生态品牌宣传力度,瞄准上海等大中城市高端消费市场,与超市、大卖场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增加销售数量、提高市场影响力,打造畅通的市场营销网络。

猜你喜欢

科技园区园区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走访申能集团和捷氢科技园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云南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