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陕苏区的干部教育及历史启示

2020-01-18

关键词:训练班苏维埃苏区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四川达州 635000)

川陕苏区的建立与开展军事斗争是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开始的,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川陕苏区一跃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二大苏区,无论是军事斗争还是苏区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评价,这与川陕苏区重视干部教育是分不开的。开展干部教育是保障革命人才的基础,关系革命前途,是苏区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干部教育的研究是把握川陕苏区斗争与发展得失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相关问题的一面窗户。目前,学界对干部教育的研究大多都围绕中央苏区展开分析,对川陕苏区干部教育的研究较为薄弱。故而,有必要对川陕苏区干部教育的认识探索、开展形式、教育效果等问题进行剖析。

一 川陕苏区干部教育的紧迫性

川陕苏区的干部教育不仅仅是普通的干部培养,而是有着深刻的革命历史背景。

(一)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现实需要

1932 年12 月中旬,红四方面军翻越冰雪绵延的大巴山进入四川,迈出了西征转移过程中转折性的一步。红军迅速占领了通南巴,并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在这个巨变的过程中,来自鄂豫皖的红军面临着地情、民情、物资来源及语言习俗等多方面的考验,红军要赢得川东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干部队伍。而川东北的工农劳苦大众几乎都是缺乏文化知识的,短时期干部队伍的建立必须依靠干部教育来实现。

(二)解决干部来源不足的客观要求

早在1933 年2 月5 日,《陕西省委给汉南特委的指示信》中就提出“党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大胆坚决的提拔下级干部到指导机关来,干部问题的解决完全依靠省委给你们‘派一大批干部来’(来信)是不可能”,对于干部紧缺“必须是面向下级,而不是面向省委。开短期训练班,加紧对支部教育工作”。[1]431-432可见川陕苏区建立初期,陕南地区就面临着干部人才紧缺的现实。

同时四川也面临着同样的干部紧缺问题,1933年2 月,四川省委致中央的报告《关于巩固通南巴苏区,反对军阀进攻红军问题》中指出:“虽然举行过十几次以上的高级训练班,受训练人数将近一百人,现在还是感觉到干部的不够分配。”[1]480

这说明川陕苏区建立初期,陕西和四川省委同样缺乏革命干部,不能及时对苏区干部的需求提供支持,苏区只能依靠开展多重形式的教育来培养自己的干部。

二 川陕苏区建立初期的干部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1933 年2 月7 日,川陕省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通江县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川陕省党的任务》等决议,明确提出了“决定成立川陕省党校,分批训练党员干部”[2]264的任务。2 月15 日,《中国共产党川陕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组织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建立并加强党和团的领导机关“要大胆选举最勇敢最积极的工农干部参加”[1]41,同时要“加强党的教育与提拔工农干部”[1]42。关于党对苏维埃的领导方面指出“党尚未输送有力的干部专门来进行苏维埃工作”,要加强苏维埃的领导“吸收很好的工农干部到苏维埃机关来”,“党必须输送好的工农干部到红军区,建立川陕新的红军”。[1]43在军事人才培养方面,要“建立较完备的彭杨学校”[1]44。这个决议明确指出了川陕苏区在党、政、军等部门都要大力进行干部培养工作,标志着干部教育的实质开始。

1933 年4 月,《中共川陕省委关于红五月工作的决议案》指出:“经常的大胆的提拔和培养大批的新干部。”[1]50-51“要加紧教育新的工农分子的干部”[1]51,从而加强苏维埃对革命的领导。革命团体及机关“要有计划地培养当地的工农干部,不但要自给自足,而且要供给工作发展中需要的大批新干部”[1]53,省委、县委要“成立训练班,成立苏维埃学校”[1]53,同时在工作中反对“不耐心的培养新干部”[1]53。同月,《陕南特委关于红五月工作的决议》中认为:“干部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各级党“应该尽可能吸收工人、挑夫、苦力、手工业工人入党。”[1]56这说明干部培养非常注重吸纳下层贫苦群众。川陕省全省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也在本月召开,其组织决议案中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工人干部,如“在斗争中,大大的培养工人干部”[1]61,“创办工人干部训练班、工余学校、工人子弟学校、识字班、读报班、讨论会与创办工会机关报等,提高工人的政治文化水平”[1]62。

到1933 年6 月,川陕根据地建立已有半年,但是干部教育的不足严重影响了革命斗争。如《红军与地方武装决议(草案)》中严肃指出:“对红四方面军雇工、贫农的干部输送,简直还未开始。”[1]80中共川陕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目前政治形势与中国共产党川陕省党的任务》中也指出要“建立彭杨学校,训练大批军事政治干部”,“在党、团、红军中,都要尽量提拔当地工农干部”。[1]93同月印发的《中共川陕省党第二次大会组织问题决议案》中明确了省、区、县、工会、苏维埃等各级机构在干部教育中的职责,将省委开办党校、县委、工会举办短期训练班常态化,推动了干部教育的落实。《中国共产党川陕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的斗争纲领》中提出“扩大彭杨学校,恢复苏维埃学校”[1]84。强调了开办干部学校的重要性。

在共青团干部培养方面,1933 年7 月,在《接受党二次大会决议和川陕共产青年团今后的任务》中指出每个团员要认真学习报纸,“办团校和训练班”“加紧培养团工作的干部”[1]101。《团四川省委接受中央指示的决议——对过去错误的检查和今后工作布置》中指出提拔新干部,要“给予适当的教育,逐渐分配其担任更重要的工作”[1]107,以引进这些新力量充实地方团部及省委。

故而,在苏区迅速发展、红军斗争持续胜利的情况下,干部的持续缺乏,影响了川陕省党和苏维埃工作的稳固基础,无法迅速推动扩大红军和供给红军,也无法将共产党的路线、政策在基层红军战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执行,而苏区已经认识到干部人才缺乏的问题,采取了多项措施开始培养干部人才。

三 川陕苏区全盛时期的干部教育的持续推进

红四方面军在经历反三路围剿后,迅速开始了仪南、营渠、宣达三大战役,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到1933 年10 月,川陕革命根据地东起城口,西至嘉陵江边,南到营山、渠县,北至陕南的宁羌、镇巴,面积约4.2 万平方公里,人口500 余万,建立了23 个县、市苏维埃政权,红军也发展到5 个军8 万余人,成为当时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苏区。一方面,对如此规模的根据地的有效领导,必须依靠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广大干部来实现。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干部教育来遏制“肃反扩大化”的恶果,以及基层群众的因肃反产生的“恐学”的心理。尤其在反六路围剿取得重大胜利后,很多苏区事业急需开展,更是面临着干部的缺乏,苏区党务、团务、军事等工作持续进行着干部教育的探索,并对干部培养中的错误倾向进行纠正。

1934 年1 月,《青年团工作决议案》(川陕省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对青年团工作决议案)指出“要培养青年工农干部”,使他们到领导机关来学习、工作,“各县要选送三分之一的团员,到党校来受训练”。[1]226只有大批的培养工农干部,才能解决苏区扩大后对青年干部的需要。

1934 年9 月,《中共川陕省委关于反五次“围剿”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指出工作目标就应该是:“有系统的培养大批工农干部并加强党校的作用。”[1]307同年10 月,中共川陕省委印《川陕省第四次全省党员代表大会决议案》指出“立即开办少先队干部短期训练班”[1]337,“将派最有力的干部到少先队、童子团中去工作”,“组织各种团的训练班培养干部”。[1]33811月,《红四方面军第一次党政工作大会的总结》指出工作上主要的缺点表现为一定程度存在“军事干部不学习政治,而党政干部不学习军事的现象”[1]342。1934 年冬,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干部会议各种报告大纲》进一步指出忽视党政工作的危险,即“军事干部、党政干部与地方工作组分立的错误”[1]358。党政逐步设施“政治委员制度及军事干部之参加党政工作”[1]358,通过干部的合作推进,还明确了“营级以上干部军事教育计划大纲”[1]360的五条内容。对于医务工作,提出“训练医务干部,各军成立看护训练班”[1]361,对于党政工作方面,提出“提拔新干部问题”[1]362。

上述情况既有对干部教育的督促指导,也有对干部教育中错误倾向的纠正,可以看出川陕苏区的干部整体上是比较缺乏的,从川陕省委转印的《中央组织局给苏区各级党部的指示信》来看“干部的培养还大大赶不及革命发展的需要”[1]492,干部缺乏已是当时各苏区普遍存在的情况。

四 川陕苏区干部教育的模式

(一)学校教育

1933 年,陈昌浩在《培养干部的提案》中指出苏区斗争中心之一“就是大批的、普遍的、有计划地培养干部”,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实现方案,其中学校干部教育是主要途径。[3]836当时苏区开办的主要学校有:

1.共产党党校。川陕省委直接设办,由全省每个党团县委、区委派人学习,省各机关中的委员系党员者亦可提拔参加。要求学员是雇工、贫农或具有学习精神者,时间约三个月。省委党校主要是为各区县培养党团干部,同时还负责出版党报《共产党》。[4]1513

以南江、长赤两县为例,从1933 年6 月反三路围攻胜利开始,两县把党团员及干部教育纳入了正轨,“轮流输送基层干部进省委党校”,两县县委、区委主要干部,“基本上都参加了川陕省委党校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与领导能力。如南江县八庙区苏维埃主席李正良,“1933 年7—8 月去通江参加了省委党校首届学员学习”,回县后任八宙区委书记,又很快被选为县苏主席和红江县委书记。1934 年9 月,李子垭乡党支部“派出党员李顺年、周敬林、余绍琼、陈治安、廖永江、何含德、刘永儒等8 人参加省委党校在巴中举行的培训班20 天”[5]116。

除了省委党校外,部分区县也创办自己的党校。1933 年6 月,南江县委创办了党校,其任务是培训党团员和支部工作人才,学习内容主要是《党章》《党员须知》《支部组织及其工作》。1933 年6 月、8 月、10月,1934 年10 月、11 月,共举行5 期党校培训,每个支部一次选送1~2 名学员,“每期近100 人,共培训500 余人”[5]116-117。

2.苏维埃学校。1933 年2 月,川陕省苏维埃在通江城涂公祠创办省苏维埃学校。学员来源是工会、贫农团、妇女、青年、赤卫军的积极分子,分初级及专门科,主要培养苏维埃各部门工作的中下级干部。时间在一月到两月。成分要求为工人、雇工、贫农、好中农及有斗争与学习精神,且不吸食鸦片者。通江县“第一期招收学员200 余人,由村、乡、区苏维埃政府逐级选送学员,每期学习3 个月”[6]702,学员毕业后,分配到各地去组建基层苏维埃政府。1933年7 月,旺苍县木门场区苏维埃在红军的帮助下开办了一所苏维埃学校,“学员有三十五六人”[7]176,都是当地区乡苏维埃干部,教学内容以党的基本知识和革命理论为主。

3.彭杨学校。西北军事委员会直属,1933 年2月上旬,在通江城开办纪念澎湃、杨殷的彭杨军事学校。校长和政委由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兼任,教育长李特。学校分政治队和军事队,政治队学员多从部队优秀党、团干部中抽调,学制8 个月;军事队学员多是部队班长以上干部,少部分学员招收的是青年积极分子。迁至新场坝后,“毕业学员300 多人”,“迁往得汉城后有学员130 多人”。[6]702

4.省委妇女学校。川陕省委在通江城创办,校长刘桂兰,学员系“新提拔的妇女干部”[6]702。每期100 余人,学习5~8 个月。

(二)短期训练班

川陕省委及各县区大力举办基层干部培训班,其任务是训练区、乡、村苏维埃干部。

1933 年省委在恩阳旧书院举办了“党团员活动分子训练班,学员2000 余人,长赤县镇子区就有青年农民陈雨阶等20 余人前往参加学习”[5]116。南江县于1933 年7、8 月和1934 年9、10 月共举办4 期培训,“每期20 天左右、150 余人”,“共培训各级苏维埃干部约700 余人”。[5]117培训班地点在县城老报社,学习内容大多是选自《干部必读》中的文章及党和苏维埃的政策法令。

长赤县在红十一师政治部协助下,于1933 年6月,在禹王宫举办了区、乡苏维埃干部培训班,参加者有“200 余人,时间10 天”,培训结束时“从中抽选积极分子80 多名参加党员培训班4 天”,赤溪区参加人员有张枢易、黄文国、姜玉松,培训后均加入了党组织并担任了区委、区苏维埃主要干部。长赤县委又于1933 年7 月、1934 年9 月分别举办了党团员和区乡干部训练班,每次参训者“达300 人左右,时间4~6 天”[5]117,学习内容主要是党的基本知识及党和苏维埃的政策法令。1934 年1 月,赤江县在通江城首先举办团的流动训练班,继后,红江、赤北等县相继成立青年团校。每期招收学员100~150 人,学习时间为3 个月。[6]702

江口县委在驻地红军红十一师政治部的协助下,于1933 年10 月至1934 年1 月,先后在县城“举办了两期政治保卫训练班”[8]205,培训政治保卫干部和侦查员。同时又在土地堡(今笔山乡)、蜈蚣乡(今华严乡)举办了“多期苏维埃干部训练”[8]205。1934 年元月,徐向前等同志来邱家堡,在该区的区、乡、村苏维埃干部和游击队长会议上讲:“在恢复学校的同时,要尽快开办工余学习,培训基层干部,宣传好党的政策。”[8]205在徐总的指示下,“全县各区都陆续办起了各种类型的工余学校”[8]205,其中邱家堡宣传学校“政治、文化、军事”等课,“上午上课学习,下午操练列队、射击、瞄准、练习、搞军事演习,晚上轮班站岗放哨、捉奸细,写标语等活动”。[8]205-206学习方法上,以讲为辅,讨论为主,互教互学。这个学校“先后开办了三期”,“对全区四个乡的十六个村苏(维埃)干部和游击队连、排长等百多名党员干部进行了培训”。[8]206

苍溪县苏维埃于1933 年9 月至1934 年2 月在龙山雅王家大院开办“文化军事训练班”,培训对象是“区乡苏维埃干部和积极分子”,其中“男干部30 多人,女干部140 多人”,[7]179分为18 个组,每组10 人,学习时间为晚上学习2~3 小时。

(三)在基层实践中教育训练

川陕苏区的干部来源以贫农、雇农为主,缺乏文化基础,一方面学校教育和短训班的教育规模终究有限;另一方面苏区各项基层工作和军事斗争又不能停滞,这就必须依靠在具体工作中的实践来主动学习、自我教育,要“从工作中训练党员,培养党的干部”[3]838。在团省委会和省苏维埃的工作中,要“每个会议、每个机关都成为训练干部的最好学校”,参谋处、经理处、医院、政治部“都须增加学习的工作人员”,要使“每次会议都是一次好的训练班”。[4]46-47

四 干部教育的特征

(一)重视军、省、区(县)、乡立体化培养干部

在政府各机关“应有单独或共同之读报班、识字班”[3]841。区委会主要的九项工作之一“训练与提拔党的干部”[3]839。县委的六项工作之一就有“提拔与训练党的干部”[3]839。支部基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党员、训练干部的工作”[1]495。

(二)重视在基层实践中教育训练干部

注重在基层战斗或工作实践中教育干部。“按每个同志的能力分配以适当的工作”是培养干部的有效办法,避免“一切工作归少数积极分子的现象”。“必须时刻注意从斗争中来培养干部”[3]830,尤其是要大批培养当地工农干部以供给工作的需求。

(三)兼顾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的协同培养

军事斗争与苏区建设不能偏废,川陕苏区始终能兼顾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的协同培养,始终坚持“大胆的培养当地干部”,“反对红军中同志包办地方党或者看不起当地干部”的倾向。[3]1519提出“坚决提拔与培养当地干部”,让广大地方干部“学习领导,大胆领导,一回不好,二回再来”[3]1519,“大大吸收当地好干部入党。帮助他们研究各种政治组织问题,帮助与扶植他们解决问题。要他们大胆工作,大胆负责,即有错误由该上级处置。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起地方各组织系统及其经常工作系统”[9]356-357。苏区深刻认识到“不会培养地方工农干部”就会有脱离群众的危险。[1]319

(四)重视结合实际探索干部教育理论

苏区领导人徐向前、陈昌浩、曾中生、傅钟、曾传六等人结合川陕苏区斗争实际,都对干部教育有诸多理论探索,并通过《干部必读》等党政理论刊物展现给苏区广大干部。[10]

五 川陕苏区干部教育的成果

(一)培养了大量的革命急需的干部人才

川陕苏区的干部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政治立场坚定,富有斗争经验的无产阶级干部。在短暂的两年多时间里,在原来地方干部纯系空白的情况“造就了一大批本地工农干部”[5]120成为苏区各项事业的组织领导者。南江、长赤两县总计参加省委党校学习或培训的“党团员和基层干部约500 余人”[5]116,学习结束后,大部分担任了基层干部。两县党校和党团员、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党团员干部、村以上党和苏维埃干部“2400 余人”[5]117,1933 年2 月至1934 年底,平昌地区先后参加由川陕省委、省苏维埃和红军总部所主办的党校、苏维埃学校、红军大学、彭杨军政学校学习的“人数达350 人”[8]205。这些培训使下层贫苦农民出身的基层干部,提高了阶级觉悟,增长了知识才干,坚定了革命信念,成为苏区建设与斗争的骨干。

(二)为特殊时期干部人才培养做了有益尝试

首先是干部教育经历了由简单化到规范化的过渡。早期选干部的方法很简单,如在基层区乡“稍微摸一下底,只要群众通过就是干部”,后来随着根据地的扩大和斗争形势的严峻,干部需要量越来越多,同时干部的教育培养也在不断加强,“区、乡干部一般都由上级指派”。[11]82这说明干部教育短时期内适应了斗争形势的需要,基本保障了苏区建设与斗争的干部人才。

其次是干部教育紧紧围绕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一方面军事干部、党团干部以学校教育为主,优先培养;另一方面,没有放松地方干部的教育,以短期培训班为主,训练了大量基层干部。

第三是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培养、使用好干部人才资源。在战争时期,不拘一格,做好了军事与地方干部、党团与基层干部的均衡培养与协调使用。如基层干部教育中优秀者可以到省委党校、妇女学校等机构学习,地方干部的优秀者可以到彭杨干部学校继续深造。

六 结语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从建党之初到苏区斗争,党始终重视干部教育工作,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之一。川陕苏区面临严峻的革命斗争形势,高度重视干部人才培养,通过干部学校教育、训练班教育、基层实践教育等综合途径,提升了各级干部的党政、军事、文化知识素养,培养了大量的勇于投身革命、斗争意志坚定的革命干部。干部教育虽不能完全满足苏区对干部人才的需要,但却基本满足了苏区战时环境下对各类干部人才的急需,推动着苏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军事斗争的深入。故而从干部人才教育培养入手,是解决川陕苏区发展与斗争若干问题的一把钥匙,这正如毛泽东同志对干部教育指出的:从全党团结的利益出发,协调好“新干部和老干部、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以及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干部间的正确关系”[1]398。广大干部是联系中国共产党与基层战士及群众之间的重要纽带,革命干部成为苏区事务管理与持续军事斗争的重要堡垒。干部教育的相关经验,如重视军、省、区(县)、乡立体化的培养干部;重视在基层实践中教育训练干部;重视结合实践探索干部教育理论等,对当今的干部教育仍有一定借鉴。

猜你喜欢

训练班苏维埃苏区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小幽默5则
苏区创业致富人
比眼力
冠军的秘密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减肥训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