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养生功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2020-01-17高美兰赵鑫孙明新王艳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8期
关键词:易筋经练功八段锦

高美兰 赵鑫 孙明新 王艳君,2

(1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2河北省中医院)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以血压升高为主,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1〕。流行病学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人数为2.7亿〔2,3〕。因此,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尤为关键。尽管西药治疗疗效确切,但是存在体位性低血压、低血钾、眩晕、心动缓慢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4〕。若是过度降压,则严重损害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尤其对于年龄较高、动脉硬化的患者需要加倍注意〔5〕。

近年来,随着“回归自然”、“生态养生”理念的提出,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日益重要,特别对1、2级高血压患者尤为适用〔6〕。其中有氧运动可有效辅助降低血压,是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7〕。其机制可能是运动疗法能协调机体,调整神经网络功能,提高机体生活质量,是治疗高血压患者有益的补充。我国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和易筋经等也属于有氧运动,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作用。本文通过检索近十年的文献,梳理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应用,综述如下。

1 八段锦与高血压

八段锦将呼吸吐纳与心理调节相结合〔8〕,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且动作简单,易学易练,运动量适中,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该功法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及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9〕,还可以降低血清内皮素(ET)的水平,提高一氧化氮(NO)浓度,提高血管内皮的舒张功能,从而降低血压,尤其能够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10,11〕。

董春玲等〔12〕采用便利抽样法将60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八段锦组在其基础上进行“降压八段锦”锻炼,2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八段锦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显著。梁云花等〔13〕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以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为基础,对照组每天散步治疗,练功组八段锦治疗。6个月后,练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并且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陈辉等〔14〕研究高血压患者坚持练习24 w八段锦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其机制可能是八段锦锻炼可抑制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分泌,降低超敏(hs)-CRP水平,从而有利于血压的控制。上述可知八段锦不仅能够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还能调节患者血脂,改善临床症状。凌昆等〔15〕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自身前后研究,要求患者练功的同时减少服药量直至维持剂量,观察血压变化并进行随访。结果降压总有效率80%,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4%。娄灵芝等〔16〕将八段锦锻炼作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健康综合干预措施之一,且成效显著。

综上所述,尽管临床研究八段锦功法练习时间及观察指标等不尽相同,但锻炼时间大都为6个月,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状况。长期习练八段锦,能够调节高血压患者体内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1浓度,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在降压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抑制细胞因子等,并且八段锦的降压远期疗效较好,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适宜在高血压人群中普及与推广。但是上述研究缺乏八段锦锻炼与西药降压疗效的比较研究,因此,今后可以开展此类研究,为临床防治高血压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2 太极拳与高血压

太极拳作为祖国传统康复运动之一,其动作柔缓均匀、连贯圆活,能够以意引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平稳情绪〔17〕,可以保持血管运动神经的稳定性,提高血管顺应性,降低血压〔18〕,从而增强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金昊雷等〔19〕将54例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练功组每天太极拳运动40 min,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2.5 mg/d,连续干预6 w。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动态血压及ET和NO含量。结果练功组患者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血清ET水平下降,NO浓度明显升高,效果优于西药。毛红妮等〔20〕的研究也表明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水平,调节血清ET/NO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且能够减少患者降压药物的服药量。而肖亚康〔21〕选取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锻炼做对照,吴秋桃等〔22〕自身前后对比研究,结果均与上述研究一致。冯丽娟等〔23〕将8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练功组和步行组。两组均维持原有药物治疗不变,练习12 w,总计36次。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血脂的情况。结果练功组血压明显下降,尤其收缩压降低更显著,患者的TC、TG等同样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晓军等〔24〕纳入60例肝肾阴虚证高血压患者,练功组遵循太极拳运动处方治疗,对照组无任何运动干预。16 w治疗后,练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降低,呈稳定状态。毕业等〔25〕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经过6个月太极拳锻炼后,全血黏度显著下降。陈辉等〔26〕观察50例1、2级高血压患者太极拳锻炼10 w后,发现血压下降的同时,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下降。表明太极拳运动既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还可调节细胞因子。王纯等〔27〕研究发现太极拳与步行运动对高血压均具有明显的调节降压作用,但对临界、1级、2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呈现效果依次递减的现象。

上述研究多运用太极拳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以老年患者居多,常与西药、步行锻炼进行对照研究,练功时间6~24 w不等。太极拳运动强调动作缓慢自然,意气相合,意守丹田。通过太极拳锻炼,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调节血清ET/NO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达到降压的目的,特别是舒张压,还能调节细胞因子与血脂代谢,因而能够缓解高血压患者的自觉症状,是一项防治老年人高血压的理想运动。因此在医院及社区等要大力提倡太极拳运动,并且持之以恒,方可获得满意疗效。

3 五禽戏与高血压

五禽戏是华佗在前人养生导引术式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创编的一套模仿虎、熊、鹿、猿、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动静结合、形神合一的仿生导引养生术〔28〕。它通过肢体移动刺激经络,间接影响脏腑功能〔29〕,能够激活大脑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及脑啡肽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调节血管顺应性〔30〕,是辅助治疗高血压的功法之一。

林红等〔31〕将127例临界高血压或轻度、中度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服药组与练功+服药组。练功+服药组每周练习五禽戏至少6次,每次30 min。观察两组早期、中期、末期的即时血压、24 h动态血压的变化情况及练功组“一次练功前后”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情况。干预6个月后显示五禽戏可以改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即时血压,减慢运动后的即时心率,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保护靶器官。郭成芬等〔32〕将80例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五禽戏锻炼组、营养调控组、五禽戏锻炼和营养调控结合组。研究6个月后,五禽戏锻炼和营养调控结合组心脏功能明显增强,血压显著降低。沈爱明〔33〕观察69例1、2级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高血压健康教育,观察组36例锻炼五禽戏,对照组33例练习太极拳。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和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但五禽戏效果稍好。王雪冰〔34〕选择21~80岁的成年人,五禽戏干预时间为3~12个月,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得出五禽戏对成年人血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李雯等〔35〕探索五禽戏锻炼对老年人血压及肥胖的影响,经过6个月的五禽戏干预,表明五禽戏能够降低老年人血压及血脂。张海平等〔36〕认为,练习五禽戏能机械按摩血管与淋巴管,维持血管和淋巴管壁的弹性,甚至能扩张一些狭小部位的血管分支,保持静脉血回流通畅,进而降低血压。

上述研究中,观察组多是药物基础之上结合练习五禽戏,五禽戏锻炼时间主要为6个月,但研究结果都证实五禽戏辅助降压疗效确切,同时能够降低心率、减少靶器官损害。因此坚持习练五禽戏能够平衡脏腑功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愉悦身心。如果长期锻炼可以改善人体循环系统,增强心肺功能,实现降压的目的。而五禽戏简便易行,老少皆宜,因此需重视五禽戏的传承发展,普及推广五禽戏的练习,更好发挥它的降压功效。

4 易筋经与高血压

易筋经锻炼身体主要是通过“调心”、“调息”、“调姿”三调的方法,促进人体气血运行,改善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是一种变易经络、内壮脏腑、外强筋骨的锻炼方法〔37〕。心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长期坚持易筋经能够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大心脏排空量,改善心脏前、后负荷,增强心肌顺应性,增强心脏功能〔38〕,起到间接降压的作用。

武彦红〔39〕将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分为易筋经配合药物治疗的患者44例,早晚练功各1次,6个月为1周期;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42例,口服西拉普利,日1次。1周期后两组血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易筋经配合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洪浩等〔40〕将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生活方式干预,易筋经组在其基础上练习易筋经,每天1次。12 w干预后两组血压变化差异显著,说明易筋经锻炼治疗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并且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程林江〔41〕运用自身对比的方式观察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易筋经锻炼1次/日,每次约30~60 min,监测患者习练前后的健康状况及血压变化。9个月练习结束后,结果显示易筋经可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并且随着习练时间的累积,降压效果愈加明显。既往研究说明易筋经既能降压,又能协调脏腑,两者相互促进。苏玉凤等〔42〕将70名老年女性随机分为练功组和对照组,练功组每周5次,每次60 min,对照组不参加任何锻炼。通过3个月的易筋经锻炼,发现练功组老年女性的血压和肺活量都有改善,尤其舒张压显著降低。其可能机制为易筋经能改善血管弹性、降低心脏后负荷和提高呼吸肌肌力,从而降低老年血压和增加机体肺活量。

总而言之,上述研究证实长期锻炼易筋经有明显的降压效果。通过“调心”、“调息”、“调姿”三调的方法,持续有规律的锻炼易筋经,可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心脏功能,从而起到降压的疗效,尤其适用于初期高血压患者。易筋经易学、易练,不受天气,场地的限制,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是一项适合长期练习的养生功法,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但是临床探索易筋经降压疗效与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今后应重视开展此类研究,尤其是机制探索,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实验依据。

综上,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运动疗法不仅对早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明显,而且还能降低血糖、血脂、胆固醇等高血压危险因素,因此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等可以辅助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传统养生功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协调脏腑经络功能,疏经通络,降压作用较为可靠。然而笔者发现临床研究中运用八段锦及太极拳运动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较多,且都有显著的降压疗效,尤其适用于降低舒张压。而五禽戏和易筋经虽也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临床研究较少,可能与人们对这两种功法关注度较低或者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另外,各功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今后应当重视规范制定不同功法技术要领、练习时间,加强不同传统功法降压效应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索降压机制,促进传统养生功法在心脑血管病中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易筋经练功八段锦
练功
八段锦源流考辩*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易筋经(九)
易筋经(八)
练功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
练功
·智 珠·
健身气功·易筋经养生功效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