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西游记》社会称谓语之文化透视

2020-01-17刘梦莹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西游记佛教文化

刘梦莹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

马丽《〈三国志〉称谓词研究》一文采用的“社会称谓语”概念是指“除了亲属称谓外的所有称谓,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的社会分类的称人名词。”社会称谓语作为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贴近生活,更容易投射使用者内心的情感,从细微之处反映多彩的社会文化。

作为明末清初时期的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后西游记》,讲述了唐半偈师徒四人西去求取真解的故事。其语言通俗平白,口语化程度较高。下面我们以《后西游记》中部分社会称谓语为例,探讨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

一、等级文化

古时的中国,每一阶层的身份地位都有明确的规定,人们依“礼”而为,不可僭越,显示了严格的等级观念。正如《礼记·坊记》所说:“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这种等级文化在职衔称谓语和帝王称谓语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凡为官者,可以职衔称之,如居“丞相”之位,便以“丞相”称呼,其他职衔称谓语还有刑部侍郎、钦差、宰相、宰臣等。或后添“大人”一语,以示尊敬,如丞相大人、钦差大人等。“大人”之称常用于称呼官员,平民百姓者,皆不可用。吉常宏《汉语称谓大词典》:“大人,宋元以来尊称官长或官员之间彼此敬称。”在与官员交际时,百姓常以小人、小的等自称。这类职衔称谓语根据对方职衔进行称呼,就是间接通过官职的高低显示人的等级地位,反映了等级森严的社会文化。

这种等级文化在帝王称谓语中也有体现。封建王朝推崇“皇权至上”,作为国家主宰的帝王,其名号不可直称。为了避讳,官员多用“陛下”“驾”“万岁”等称呼君王。如“万岁”,本为祝颂之词,为“千秋万世,代代相传”之义,后作为称呼皇帝的敬称,用来表达主君千秋万代的美好祝愿。清赵翼《陔余丛考·万岁》:“万岁本古人庆贺之词。……《金史》:盖古人饮酒必上寿称庆曰万岁,其始上下通用为庆贺之词,犹俗所云万福、万幸之类耳。因殿陛之间用之,后乃遂为至尊之专称。”“陛下”,本为“台阶之下”义。《说文·部》:“陛,升高阶也。从坒声。”段注:“自卑而可以登高者谓之陛。”因群臣承物于皇帝时,不可直接交予,而由立于台阶处的近臣代劳,故以“陛下”称呼皇帝,彰显“以卑达尊”之意。“驾”,有“车乘”之义。《字汇 字汇补·马部》:“驾,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驾,又车乘也。”可指帝王之车。由“帝王之车乘”引申出“帝王”义。以皇帝所属之物称呼皇帝,也可达到避讳的目的。

二、尚礼文化

何为礼?《说文·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本是敬事神灵以求福,发展出道德规范的意义。《礼记·曲礼》:“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以礼待人,按礼行事,它帮助人们约束自我,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后西游记》中能够体现尚礼文化的社会称谓语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敬称和谦称能够从正面反映尚礼文化。有效地使用敬称和谦称,能够在交际中适时地抬高对方的身份,以示尊重。《后西游记》中,体现敬人的称谓语有老婆婆、老人家、寅翁、女菩萨、先生、老师等;体现谦逊的称谓语有贱妾、在下、老拙、贫衲、鄙人、家师、小僧等。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促进交流的顺利展开。姚亚平在《文化的撞击——语言交往》一书中说到:“汉语文化所强调的人际态度是包括了‘敬人’与‘自谦’两个方面的。‘敬人’因‘自谦’而显得越发恭敬,‘自谦’因‘敬人’而显得越发谦虚,两者互相对比、互相反衬。”这种传统的交际方式,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充分体现了“和为贵”的传统美德。《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如今,在与人交谈时,我们仍会采用这种礼貌的交际方式,既可以满足人们趋高避低的交际心理,也有助于创造一种良好的交流氛围,实现交际需要。

其次,詈称可以从反面体现尚礼文化。詈称,是用不礼貌的语言来称呼他人,是宣泄自身不满情绪的一个通道。而不满情绪的产生,有时会与他人的某种不良行为有所关联。邱庆山在《汉语詈语致詈方式的文化心理》一文中说:“施詈者就是要让受詈者产生尊严受损、人格蒙辱以及道德沦丧的心理感受,以此达到攻击对方伤害对方的目的。”人们通过辱骂的方式指责对方的不良行为,是对不符合道德礼法的一种批判,也是对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宣扬和维护,即便我们并不推崇这种方式。在《后西游记》中,用来痛斥对方错误行为的詈称有很多,如“淫妇骚精”是猪一戒对诬陷自己调戏女性的麝鹿女妖的怒骂;“畜生”是唐半偈对猪一戒不知感激女老菩萨布施、满口抱怨行为的斥责;“野狐”是对肆意讲经、误解世人的僧侣的批评;还有老乞婆、脓包、滞货、呆狗才等。

最后,由亲属称谓泛化得来的社会称谓语也是尚礼文化的体现。本是称呼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现用来称呼非血缘关系的社会成员,这类称谓语叫作拟亲属称谓语。在《后西游记》中,称师兄为“哥、哥哥”,是因为中国人在与无亲属关系之人相称时,使用亲属称谓语,彼此容易产生一种亲近感。再如,称小行者为“爷爷”,称已婚女主人为“奶奶”等,包含尊敬之意。这些都是中国人讲究礼节的体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社会称谓语,如你老娘、你祖宗、你老爷等,它们本用来指称对方的亲属,现在却成为抬高自己辈分、贬低对方的倨称。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效果,是因为中国人看重血缘关系和家族观念,借助对方长辈的身份,成为强有力的攻击武器,也是从反面突出中国人的尚礼观念。

三、宗教文化

《后西游记》一书围绕唐半偈师徒四人去西天求取佛经真解而展开,西去路上,斩妖除魔,扣人心弦。西去求解之事,暗含了汉民族对外来宗教文化的逐步接受。只是,这种外来文化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势必会与传统文化交融与摩擦。下面就从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来分析社会称谓语反映的宗教文化。

(一)反映了中外宗教文化的交流

佛教,本为印度宗教,于两汉之际,约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汉语中有大量社会称谓语源自佛教词汇。通过音译梵文、梵汉语结合和赋予汉语固有词佛教禅意等方式,生成了很多我们现在常用的佛教称谓语。例如,由音译梵文而成的佛、菩萨、僧、尼等,梵汉语结合而成的佛祖、禅师、僧人等,汉语固有词被注入佛教文化而成的有居士、善知识、师父、弟子等。这些词语的产生和应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记录,向我们展示了中外不同民族交往中,文化交流的历史踪迹。

中外民族宗教文化的交流成果,不仅包括佛教称谓语的产生,还包括佛教人物名称意义的中国化。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与佛经中的人物有关。如《后西游记》中的“阎罗”,本是印度佛经中统治阴间之王,实为“双王”,与其妹共同管理。张诒三、张福通在《佛缘外来词汉化研究》一书中写道“在民间一些敬奉‘阎王爷’的庙宇里面,‘阎王爷’俨然一幅中国官员的模样,完全不像印度人了。”引入到中国神话中,“阎罗”虽然也是地狱统治者,但是是男性,并且传说地狱之王有十位,以秦广王为首。再如弥勒佛,是佛教大乘菩萨,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中国寺庙里供奉的弥勒佛像,袒胸露肚,圆脸长耳,笑口常开,这个形象源自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契此,传说他是弥勒的化身。还有观音菩萨、哪吒、龙王等,其原型都为印度佛教人物,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其意义与形象发生改变。

(二)反映了中外宗教思想文化的碰撞

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能够在中国流行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要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和认可。佛教曾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而存在。如唐太宗因杀人无数,便在战场上,修建佛寺,超度灵魂,收买人心,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全唐文》(卷五):“犹恐九泉之下,尚沦鼎镬,八难之间,永缠冰炭。愀然疚怀,用忘兴寝,思所以树其福田,济其营魄。可于建义已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凶徒陨身戎阵者,各寺刹焉,招延胜侣。”

但是,佛教在辅助统治者管理国家之时,也会与封建统治产生矛盾。隋唐时期,佛教空前发展,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注重佛教的宣扬和整顿,大兴寺院,广招佛徒,积蓄佛教力量,借用佛教文化,巩固政权。唐中叶以后,不良僧人利用各种途径,多方牟利,避税徭役,寺院经济强盛。《旧唐书·辛替否传》:“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佛教不断损害国家利益,与国家的矛盾愈加尖锐,因此,出现了统治者主张灭佛事件,如会昌灭佛,这给佛教带来了巨大打击,一直到明清时期,佛教在中国大致呈现衰落态势。

除了在经济方面,佛教弊端有所败露,在思想上,也与汉民族思想冲突不断。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维护纲常伦理。《后西游记》中就出现了以韩愈为代表的反对派,抵制佛教。他们认为佛教子弟见统治者不行跪拜之礼,只合掌致敬,违反儒教提倡的等级制度;出家人落发、不娶妻、无子嗣,与儒家孝道相悖,正如《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等等。可见,佛教崇尚的部分观念完全与儒家观念相悖。那么,佛教在中国的宣扬,受到重重阻碍,也不足为奇了。既然佛教在唐中叶以后的发展受到很多阻挠,体现在文本中,便是设计了很多排挤佛教的情节,如第二十二回写到“絃歌村”中的读书君子吟诵“不耕而食是贼民,不织而衣是盗人,眼前君父既不认,陌路相逢谁肯亲?”借以讽刺佛教徒化斋、不行礼节的行为;第二十三回中的“文明天王”专与佛教作对头,毁庵拆寺,不容许收留和尚。部分社会称谓语也体现了对佛教的讽刺,如“腊梨”一词,与“瘌痢”相通,瘌痢的症状之一就是头皮生黄癣而秃头,而出家人需要剃度,故以“腊梨”讽刺之;辱骂和尚为“秃驴”,是传说和尚通常会骑着毛驴化斋,但是有些和尚借机坑骗,损坏和尚清誉,故百姓以“秃驴”称之;“野狐”一词在《无门关漫步·百丈野狐》中有记载,修行人因错解禅意,而被变成野狐,作为错解、欺骗的惩罚,“野狐”成为“欺骗”的代名词,讽刺那些欺骗众生的僧人;还有妖僧、野僧、狡僧、贼秃等,都是对僧侣的不敬。

四、自然神崇拜文化

古时的中国,百姓生活以农业为主,以牧业为辅。自然灾害频发,给农牧业带来巨大危害,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重大灾害面前,人们束手无策。并且社会经济文化不发达,思想落后,百姓将自己的期望交给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而幻想出各种自然神,产生自然神崇拜文化。以《后西游记》中的神仙名称类社会称谓语为例,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

《后西游记》中的诸神,拥有神力,能够控制人间的自然现象,如山神、土地神、河神、风伯、雷神、水神等。诸神各司其职,承载人们的期望。如土地神,多被塑造成和蔼可亲的白发老人,百姓还为其塑造配偶,名为“土地婆”,《巴县志》:“塑像者,其须眉皓然,曰土地公,妆髻者,曰土地婆。”其官职低微,与人类接触最为亲密,主管土地;雷神,主宰万物生长和雨水,自春分至秋分多有雷电,并且这段时间是万物生长最快和降雨最多的时段,故人们把雷神与万物生长、雨水联系起来。何星亮在《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一书中说:“早期的雷神形象为龙或龙身人首。《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

在《后西游记》中,部分帝王称谓语可以体现人们对天神、太阳神等自然神的崇拜。以“皇帝”为例,此为古代君王之称。“皇”与“帝”皆有“帝王”义。《尔雅·释诂》:“帝,皇,君也。”吴大澂《说文古籀补》:“皇,大也。日出土则光大,日为君象,故三皇称皇。”“皇”可代表日光,日光即为太阳光,而太阳滋养万物,为万物之必需。皇帝正如太阳神那样主宰光明,给百姓带来生机。人们对皇帝的敬意,也反映了对太阳神的崇拜。郭锦桴在《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写到:“夏商时期,许多帝王自视为太阳神的后裔,曾以太阳的日名为人名。”皇帝的别称有天子。人们认为皇帝是天神之化身,同样能够主宰人的生死,故将其当作天神崇拜。

李树新在《汉语传统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说:“任何一种语言的称谓词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与民族的心理、社会心理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通过分析社会称谓语,我们能够发现汉民族在精神、观念、思想等文化方面的态度。社会称谓语的产生、选择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世界的思考与认知,是探讨社会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西游记佛教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年味里的“虎文化”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谁远谁近?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