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探析

2020-01-17杨惠良邵宝文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适应性人才职业

杨惠良,邵宝文

(1.德州学院 职业教育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2.山东华宇工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1 适应性的含义

适应性指某种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状态,但这种状态是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的,不能保持一成不变,会随着外界环境、事物发展进行变化,一旦某一方面停滞不前,那么适应性就变成了不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的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就体现出了适应性的特点,产业发展导致社会对于人才类型、结构及职能布局都产生了影响,并对职业教育的教育规模、发展结构、人才技能层次及发展方向产生了决定性作用。

2 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2.1 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我国的经济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调整,高质量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需求越来越高,部分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识也逐渐产生了变化,企业逐渐提高对具有社会实践经验人才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使职业院校加大了招生的人数及力度,改善了我国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结构,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2.2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当前职业教育的地位水平不断提升,必须及时进行教育改革,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对于社会的适应性。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较高,主要是因为职业教育将服务社会作为教学宗旨,将就业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职业院校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其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等模式已经产生了较好效果。

2.3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基础能力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关键步骤,政府和企业都将基础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质量的衡量指标,相关职业教育院校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职业教育并不在国家所规定的义务教育范围之内,因此合理改善教学场地、环境及措施,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服务,并在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得到资金和技术支持,保证学生在实践方面拥有更多机会,实现教育与产业共同发展。

3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关系

3.1 职业教育是产业发展的内驱力

内驱力指能够驱动有机结构进行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职业教育作为产业发展的内驱力量,能够通过自身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通过改变教育侧重点,将传统的授课模式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完善学生的基础技能,使其成为产业内驱力的主要载体。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实习、试岗等形式,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中去,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还能保证企业获得一定的效益,促进企业融入新思想和新技术,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当前社会产业数量大,空缺职位多,职业教育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转化和互补,促进产业发展。

3.2 职业教育改革对接产业发展

我国将经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了职业教育的革新,培养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实践性人才成为社会的首要发展任务。企业应引起重视,不断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并与职业教育发展进行对接,保证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支撑。加强职业教育建设的指导思想,政府主导,企业辅助,推动职业教育建设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能够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3.3 职业教育发展适应产业调整

职业教育在革新过程中,不能仅依靠自身力量,而要分析其与产业之间的适应性关系,保证教育的革新方向能够与企业的发展结构相吻合。现代化的职业教育革新体系应适应企业发展的结构需求,很多教育机构对当前的社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进行了相关调查,并作出了教育结构调整,将现代化工业技术、高新产业技术、服务行业等新型产业作为教学课程,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保证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工作技能,增加就业几率。

4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应性的重要作用

4.1 促使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优化生产结构不仅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还能在技术方面引进新型的生产手段。产业的升级改造不是单纯地将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技术进行单一地剔除,而是在政府及法律法规的支持下,优化产业的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员工培训、内部机制、领导决策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4.2 克服职业教育结构性问题

从社会产业的实际情况入手,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结构进行革新,结合实际需求,针对自身在教学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改变教学理念、优化和创新教育结构。保证职业教育建设的科学合理配置,为企业在升级转型过程中提供结构、人才及规模支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及时分析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能够认识到适应性发展的趋势和状态,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教育结构。

4.3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随着新型能源产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由点经济向轴经济的转变,最终发展为板块经济的现象。新能源、新技术、信息化科技、高效的制造水平使当前产业经济发展由区域型向协调型方向转变,造成了社会岗位职能服务方面的失衡状态。因此,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应及时根据产业发展形势进行相应调整,在人才技术的供给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分析当前的协同发展结构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主要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5 结语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应合理利用适应性原则,严格把控产业发展步调,保证产业链条能够在高质量人才的供给过程中实现转型和创新。我国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更新,因此相关教育者、企业管理者应严格把控这种适应性,保证人才、经济、产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适应性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我爱的职业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