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1-17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保险行业保险业人力

殷 俊

(北京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广东 深圳 518000)

1 人力资源管理对保险业的价值与功能

1.1 对保险行业发展的促进和保障功能

保险行业是市场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类、保障类行业,其本质是利用密集技术、资金、智力、专业上的资源和优势进行保险服务的商业类、公益类行业。人力资源是当前保险行业最为稀缺、最为重要的资源,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但有利于保险企业建立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更有利于整个保险行业抓住市场化、专业化良机,实现行业的全面发展与迅速提升。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经济与产业背景下,大型跨国保险企业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了本土化布局和新业务探索,高薪酬、高待遇吸引保险产业人力资源和高层次人才业已成为常态,这不但给本土保险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冲击,也对本土保险行业未来发展形成严峻考验,本土保险企业为了确保发展的长期性和成长的持续性,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其能够为保险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人才上的促进价值和人力资源上的保障功能,更好地适应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复杂的行业实际和市场情况。

1.2 对保险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建设与保证功能

现代企业呼唤现代管理制度作为其成长、发展与建设的支撑与保障,只有实现管理体系、制度、功能上的现代化和市场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人力资源管理是保险企业进行现代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是加速和保障保险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体系的关键要素和基本支撑。通过科学而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保险企业能够进一步理清产权关系、明确责权利益联系、加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而提升保险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力保障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身优势的建设与发展。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示范和规范作用,保险企业可以加快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进程,正是有了适应市场化和国际竞争的人力资源作为基础,保险企业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才有了资源、机制和结构的基础,有了科学而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为保险企业更好地进行制度建设、促进企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建设基础和发展空间上的保障和支持。

2 保险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

很多保险企业存在管理理念落后于现实、不适应市场机制等实际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观念陈旧、方法僵化、理论水平不高、研究能力不足等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难以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很多管理者仍将传统的人事工作模式带入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尊重人力资源发展规律,不重视人才的自主成长,将人力资源管理看作是一种行使个人“权威”的工作,极大影响了管理对象和人才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激励方式针对性不强、奖励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实际问题,未将人力资源看作是可以自我实现和发展的群体和主体,更多地利用简单的经济刺激和物质奖励作为正向鼓励手段,对人力资源发展和人才存在的问题更多地采取阻碍、压迫、威胁的方式加以管理,产生了人力资源和人才与管理者的“疏离”,进而影响到保险企业和保险行业的长远、系统、稳定成长与发展。

2.2 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不合理

健康、合理、科学的保险业人力资源结构是“金字塔”形状,而现实中很多保险企业存在底层冗员、淘汰困难、高层次人才不足等实际问题。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滞后和缺位,导致在保险企业的低层次员工层面存在大量“富余人员”,这些人员只能进行最为基础性的服务和工作,导致大量资源和资金被“冗员”所挤占,难以在保险服务和创新上起到应有的作用和功能,造成了企业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导致整个保险业发展存在长期动力不足的缺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结构性和功能性问题,导致员工难以在市场化的层面上做到分流、调整、优化和裁汰。此外,“渠道堵塞”、“调节不良”等问题,造成保险行业整体劳动生产率低下,形成了对整个保险行业长期发展和系统成长的制约与阻碍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缺乏必要的稳定机制,出现高层次优秀保险人才流失的实际问题,既不能发挥高层次人力资源的保障价值,也不能体现高层次人才的带领作用,最终形成整个保险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3 保险业科学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3.1 创新保险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新时期保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将理念的创新和思想的转变作为先决性工作来强化,这样才能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观念陈旧、方法落后、水平不高、理论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落实到保险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着眼人力资源开发、科学管理、结构优化、功能调整等关键内容,进行工作的创新和变革,真正将“尊重人才”、“发展人力资源”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进一步激发管理对象和人才在工作、成长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保险业的管理创新、功能创新、服务创新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与人才基础。在创新保险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历程中,必须要提升激励的针对性,要进一步落实保险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奖励措施,真正将保险业人力资源看作是可以自我实现和发展的群体和主体,更多地利用多重方法对对象进行差异性、正向性地鼓励,拉近人力资源和人才与管理者与管理工作的关系,使其在服务保险行业的层面上取得最大的共识,进而确保保险企业和保险行业的长远、系统、稳定成长与发展。

3.2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将优化保险业人才结构体系作为重要的方向和目标,在有效激活保险企业基层人才、理顺流动环节、稳定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体系,这是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处于价值核心和目标指向的关键性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提升差异性和现实性水平,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注意力放在“富余人员”和“潜在人力资源”的激励和开发环节上,采取更多、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和方法,形成对底层保险员工的有效激励和系统管理,使其能够主动投身于保险服务和业务创新中,有效增添整个保险业长期发展的“能源”和“动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要着眼于功能性和结构性的提升,理顺保险员工的流通环节和流动关系,在市场化层面上做到分流、调整、优化和裁汰,确保保险行业劳动生产率、服务质量和创新水平。建立科学系统的稳定机制,将工作指向现有和潜在的高层次人才,使其发挥高层次人力资源对保险企业发展的保障价值,体现高层次人才对保险业的带领作用,打造保险业长期、高水平发展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保险行业保险业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
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推进我国保险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