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滩水库:水源保护出实招 民众喝上放心水

2020-01-17四川省都江堰黑龙滩灌区管理处

中国水利 2019年24期
关键词:龙滩水源地饮用水

1970年10月1日,黑龙滩水库破土动工,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多功能水利工程。近年,为了让黑龙滩供水区内的民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清洁水”,四川省都江堰黑龙滩灌区管理处把黑龙滩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严控来水,严格管理,多管齐下,水源保护成效明显。

黑龙滩水库隶属四川省都江堰灌区,1972年建成投入使用,是以引蓄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供水为主,兼顾旅游、水产、防洪、发电、水产养殖等多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设计库容3.6亿m3,正常库容3亿m3,承担向眉山市中心城区、彭山区,仁寿县、井研县全域提供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任务,年供水量已达1.2亿m3。2016年,黑龙滩水库被水利部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十二五”以来,四川省都江堰黑龙滩灌区管理处将黑龙滩水库水质保护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围绕让供水区民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清洁水”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累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解决和改善了近400万人的饮水问题。

一道道供水工程“安全网”,让供水区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喝上了放心水。

黑龙滩水库鸟瞰

黑龙滩水库输水渠

严把来水质量关

黑龙滩水库以引蓄都江堰水为主,其引水渠道长173.6km,且经过成都市及几十座乡镇,沿途水质污染严重。黑龙滩灌区管理处统筹规划、精心指导、积极协调,从源头开展治理,开展了大量细致工作。

因地制宜严控污染源。成立污染源调查组,开展引水渠沿途徒步实地调查。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充分依靠河长制湖长制开展有效工作。积极协调上游相关单位,建立引水渠水质监测站;沿渠区域配套污水管网,生活污水就近截入市政污水管道;科学规划养殖产业布局,大力推广污染防治技术,建立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长效监管机制;在引水渠两岸建立隔离设施,严防垃圾直排入库;严厉打击河渠沿岸违法排污行为,坚决取缔非法企业、加工作坊。

建设引水拦污闸。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投资1200余万元设置引水渠拦污闸和应急泄流闸,落实专业队伍及时拦截引蓄水带来的各类漂浮物,并按程序规范处置。

攻坚克难严管理

消除船只废油废水污染。投资约15万元,为水库内98艘机动船(含机动渔业、旅游、农户生产生活用船只)安装了油水分离器,解决了机动船只废油废水直排问题,消除了废油废水污染。

消除水库底部有机物污染。由于经历了20多年集约化网箱养鱼,以及洪水入库带来有机物沉积,造成水库在冬季气温急剧变化时,水体垂直对流形成“泛库”现象,带来大面积水体污染。先后投入180万元,利用高温季节对水库底部沉积进行“曝气”分解,减少“泛库”现象发生。

转变渔业生产方式。采用“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方式,投放对水库水质有净化作用的滤食性鱼类(鲢鱼、鳙鱼),同时要求合作管理方严格履行合同,严禁投放污染水质的任何物质,促进渔业生产与水质保护有机统一。

加大政策、法规宣传,提高认识。在水库周边地区通过张贴公告、悬挂标语、发放挂图和宣传手册、制作碑文等,并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眉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文件宣传,提高民众水质保护意识,依法治水,依法护水。

加强执法监督,加大查处力度。不断加强库区巡查,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开展多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严禁污染水库水质的行为。同时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在进入库区各交通要道设置监控点,严密监控进入库区的化肥和饲料去向。

开展水质保护宣传

设立水质保护宣传栏

加大水库水质监测力度。目前黑龙滩水库水质由市、县环保局及眉山水文局、都江堰管理局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若遇某项指标超标,则会同相关部门查找原因,进行研究处理并及时向市、县两级政府和省水利厅报告。

建立相关部门联系制度。水质保护点多面广战线长,涉及部门较多。黑龙滩灌区管理处与各市县人大、生态环境、水利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黑龙镇人民政府,都江堰管理局,眉山水文局等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定期研究水库水质保护问题,部署相关工作。

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将每年300万元水库水质保护经费纳入市、县财政预算。争取了市县财政800余万元的水库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费。

1.水库青萍治理

2.媒体参与拆违行动

3.水面漂浮物打捞

4.水库消落区清理

求真务实促达标

结合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了责任单位,明确了责任人,落实了责任区域,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力工作格局。坚持每天不定时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制作界桩,完成了黑龙滩水库权属边界设置;以工业污染、畜禽养殖、农村居民聚居、农业污染源、库区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为重点,对水库管理保护范围内开展污染源调查工作。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每天不间断对水库东风渠来水、水库湖面和库岸上的各类漂浮物实施打捞处置,实现东风渠渠道内来水漂浮物零入库及水库岸边和湖面清洁的工作目标。加大对水源地环境敏感点位、重点地段的执法检查力度,劝阻制止违规钓鱼现象。会同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黑龙滩镇人民政府联合开展综合执法,对水库“三无”船只和破坏渔业生产的行为进行打击处置。

做好黑龙滩大坝片区去功能化各项工作。主动有序关停大坝片区原对外承包经营活动的钓鱼岛山庄、龙景鱼庄;投入资金修建了2座隔油池、修缮多处破损污水管网;结合大坝片区处属资源利用情况制定了《黑龙滩大坝区域去功能化实施方案》。

设立水质保护界桩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并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定期进行水质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落实工作经费,建立稳定的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制定水源地保护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安全保障联动机制,实行资源共享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制定突发水污染事件、洪水和干旱等特殊条件下的供水保障应急预案;建立物资储备和技术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有效预警机制。

依法取缔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生产和建设项目及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一切活动;取缔了二级保护区内产生严重污染的建设项目、固体废弃物贮存,以及危化品、生活垃圾堆放场所。

水质保护见实效

目前,黑龙滩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内通过涵养林木种植及绿化,植被覆盖率已达85%以上。水源地周边场镇、人口集聚区和项目建设区铺设了排污管网、修建了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处理后都达标排放到水源地外。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了水源保护标志、警示标牌,一级保护区内设置隔离网,实现了封闭管理。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1993),省、市、县环保及水文监测部门每月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方式,在水源地设置的采样点抽取水样,分别对所采水样的30多个指标进行分析。目前,黑龙滩水库水质指标年平均值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在四川省水利厅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黑龙滩水库的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出实招,见实效,水资源保护工作步入规范有序,供水区人民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清洁水”,逐步迈向以鱼养水,以鱼护水的“以水养水”模式和依法治水的良性发展道路。

黑龙滩水库水质保护成效明显

猜你喜欢

龙滩水源地饮用水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饮用水反渗透膜元件验证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应用
天峨县龙滩珍珠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电法在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以河南渑池电厂为例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减塑”水站
黑龙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