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树栽培与保护讲座(3)

2020-01-16叶志毅

蚕桑通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桑园桑树肥料

叶志毅

(浙江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3 桑树施肥

3.1 桑树施肥的重要意义

桑树是多年生叶用植物,栽培的主要目的是采叶养蚕。每年要多次采收桑叶和整枝伐条,要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如不及时补充,会使土壤养分缺乏,肥力减退,影响桑树正常生长,导致树势衰败,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桑叶。所以,增补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不断供给桑树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是达到增强树势、增产桑叶、提高叶质的重要手段。但对桑树施肥并不总是产生正效果,不合理施肥会导致桑叶品质变劣,产量变低。因此,施肥对产量、品质的这种双重性,使得优质高产的施肥技术及植物营养特性研究显得更加重要。

3.2 桑树常用肥料的种类及其肥效

桑园土壤中最易缺乏的是氮、磷、钾、钙和有机质等几种元素及肥料,可称为肥料5要素。这些肥料中又因状态、性质不同,分为以下各种类型。

3.2.1 无机肥料

3.2.1.1 氮素肥料

氮素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营养生长;抑制花芽形成;促进伐条后的再生长;适度施用可改良叶质;施用过多会造成桑树抵抗力减弱以及叶质恶化。

常用氮肥的种类和性质介绍如下:

(1)碳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含氮量为17%左右。白色细粒结晶,易溶于水,为速效氮肥,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碳铵易分解挥发,有强烈的氨臭味,也易潮解结块。

(2)硫酸铵[(NH4)2SO4]:简称硫铵,含N 20.5%~21%。本身为白色结晶,但因含有杂质而有时呈棕色或黑色,吸湿性小,不易结块,物理化学性质均稳定,便于贮藏、运输和施用。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上连续施用,可使土壤pH明显下降,应注意配合施用石灰和有机肥料。

(3)氯化铵(NH4Cl):含N 25%~26%。白色结晶,易吸湿结块,水溶液呈弱酸性,与硫铵一样为生理酸性肥料,在旱地土壤上最好少用或不用,而在水田施用则问题不大。

(4)硝酸铵(NH4NO3):简称硝铵,含N 34%~35%。白色结晶,含铵态氮、硝态氮各半,易溶于水,吸湿性很强,容易结块;与其他硝酸盐一样能助燃,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各种氧化氮和水汽,体积骤增,引起爆炸。硝铵宜作追肥,一般不作基肥和种肥施用,不宜在水田施用。

(5)尿素[CO(NH2)2]:含N 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最高的肥料。白色粒状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较低,贮藏性能良好。尿素可作基肥和追肥,在任何情况下深施可提高肥效,适合于桑树的根外追肥。

3.2.1.2 磷酸肥料

磷酸对植树生殖器官的分化与生长起主导作用。磷酸在树体内移动性大,在生理活动性旺盛的新芽、新展开的叶、根的先端等处积蓄量多,其含量除先端叶外随着叶位下降而减少。磷酸在树体内以有机态和无机态的形式存在,有机态磷与光合作用、能量代谢有关。

桑树缺磷时叶脉间失绿,叶脉周围仅留下点点绿色,有时还产生枯斑。在红黄壤缺磷地区,桑枝中部叶片黄白变小,生长停止,春伐桑多在8月上旬发生,夏伐桑多在8月下旬发生,症状开始出现在老叶上,逐渐向枝条中部发展。

磷肥有水溶性的过磷酸钙[Ca(H2PO4)2]和难溶性的钙镁磷肥[CaMgH2(PO4)2]等。

过磷酸钙为灰白色粉状或粒状的含磷化合物,有效磷(P2O5)含量为12%~18%,其主成分是磷酸钙和硫酸钙,还含有少量游离酸,肥料呈酸性。过磷酸钙肥料易吸水结块,因此在贮运过程中应防潮,贮存时间也不宜过长。过磷酸钙易溶于水,速效,易引起土壤酸化,一般作基肥施用,与堆肥混合肥效高。

钙镁磷肥为灰色粉末,呈结晶状,不吸湿,不结块,物理性质好,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三钙,有效磷(P2O5)含量为14%~23%,还含有25%~40%氧化钙、8%~20%氧化镁和20%~35%二氧化硅,是一种以磷为主的多成分碱性肥料。钙镁磷肥施入土壤后,在作物根系分泌的酸或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作用下,逐步溶解释放出水溶性的磷酸-钙而被吸收。

磷酸在土壤中移动性小,通常扩散范围仅20 cm~25 cm,所以施用磷肥时要在畦间全面洒布,使其与土壤很好混和。

3.2.1.3 钾素肥料

钾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60种以上酶系统的活化以及光合作用、同化产物的运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缺钾时叶子边缘呈褐色,叶脉间产生枯斑,春伐桑多在7月上旬发生,夏伐桑多在7月下旬发生。老叶先表现缺钾症,逐渐波及到枝条中部叶片,砂质土、酸性土、容易洗失的土壤最易缺钾。

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

硫酸钾为白色晶体,分子式K2SO4,含氧化钾(K2O)48%~52%,易溶于水,吸湿性较小,贮存时不易结块,属于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应增施石灰以中和其酸性。由于钾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一般以基肥施用最为适宜,并应注意施肥深度。

氯化钾为白色晶体,分子式KCl,含K2O 50%~60%,易溶于水,吸湿性不大,但长期贮存后也会结块,属于化学中性、生理酸性的速效肥料,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应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和石灰以中和酸性。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对于“忌氯作物”以及盐碱地不宜施用。氯化钾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能作种肥。

钾肥在土壤中的分解与氮素大体相同,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易流失。多施钾肥时还易流失镁,较早出现缺镁症;相反多施镁肥时,易造成钾吸收的低下。

3.2.1.4 钙质肥料

缺钙时桑枝从梢部开始萎缩,枝条中上部叶片向内卷曲,叶基变枯,叶脉枯黑,最后梢部变黑枯死。土壤中碳酸盐与磷酸盐是钙的主要来源,一般酸性土、砂质土及多雨地区容易缺钙,碱性土中也易缺钙。

矫正酸碱度用的石灰质肥料有生石灰、消石灰、碳酸钙、硅酸钙等。除硅酸钙外,其他的原材料都是石灰岩。石灰岩烧后成生石灰(CaO),生石灰加水生成的氢氧化物就是消石灰Ca(OH)2。石灰石粉碎后其粒径大小与其溶解度大致成比例,粒径0.5 mm以下的为速效性,3 mm以上的为迟效性,1 mm~2 mm的为中效性。石灰施用效果与其溶解性和流失有关,并且还受其支配外因的影响。

3.2.1.5 微量元素肥料

植物微量营养元素包括铁、锰、铜、锌、硼、钼等。桑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微量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很少,而且所适宜的浓度范围很窄,土壤中任何一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多,都会影响桑树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桑叶产量和品质的严重下降,并且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影响到家蚕的营养和健康,直至影响茧质。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和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土壤中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间的不平衡日益突出。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农艺增产措施。

3.2.2 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是指在肥料养分标明量中至少含有氮、磷、钾三种养分中的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营养元素,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复合肥料有以下几种:将肥料三要素中的两种以上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肥料;用三种以上元素经化学反应使之结合的肥料叫做化合肥料;作物必需的元素配合起来,再加入有机质肥并使之成形(粒状化)的肥料叫配合肥料。

复合肥料的营养成分和含量用其所含的氮、磷、钾三要素来标志,三要素的代表符号和顺序为N-P2O5-K2O,养分标明量为其在复合肥料中所占百分比含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0”表示不含该元素。这种能够表明复合肥料养分成分和百分含量比例的表达式,一般称为肥料配合式或肥料分析式。如磷酸二铵包装袋上标出养分为18-46-0,即能够提供以下信息:每100 kg该肥料中含有效氮(N)18 kg,有效磷(P2O5)46 kg,有效成分总量为64 kg,不含钾素。

3.2.3 有机质肥料

以动植物尸体和其排泄物经加工处理后形成的肥料,叫做有机质肥料。这类肥料除含碳素外,还含有作物所需的氮、磷、钾、钙等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而且这些元素都成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状态,是作物所需肥料的一大来源。不仅如此,有机质肥料的有机质在腐败分解过程中还能产生腐殖质,对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有良好作用。此外,有机质还是土壤微生物所必需的食料,大量施用有机质肥料可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增强其活力。有机质肥料施用后在土壤中需要较长时间分解转化,能缓慢地释放各种元素,所以肥效持久。因此,通常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有机质肥料的范围很广,成分多样,与微生物作用的机理及其肥效的反应都很复杂,有机质肥料主要有如下种类。

(1)粪尿肥:是农民普遍施用于农田的有机肥料,包括人粪尿、家畜粪尿和厩肥等。

(2)堆肥及沤肥:是利用秸秆残渣、人畜粪尿、城乡生活废物、垃圾、山青湖草等为原料混合后按一定方式进行堆沤而成。

(3)绿肥: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绿色体,直接耕翻到土壤中作肥料,这类绿色植物体称之为绿肥。

(4)商品有机肥料:现代农业条件下,采用传统方法堆制的有机肥料,由于体积庞大、养分含量低和无害化程度差等缺点,限制了有机肥料的施用。为了适应大量而迅速地处理有机废弃物的需要,有机肥工厂化生产应运而生。物料预处理后可根据作物的营养生理特点添加部分化学肥料和其他添加剂,调节养分比例,制成系列有机复混肥。系列有机复混肥继承了有机肥料养分全、肥效长、富含有机质等特点,同时克服有机肥料养分释放慢、比例不平衡的缺点。

3.3 桑树施肥量及其配合比

3.3.1 元素成分的配合比例

根据许多实例分析,在桑树施肥上各成分元素的配合比例应该是,丝茧育的氮磷钾比例为10∶4∶6,种茧育的氮磷钾比例为10∶6∶8。根据用肥比例只计算出氮元素的用量,磷、钾元素按比例配合即可,可以省去一些计算手续。但也有些特殊土壤的桑园,上述的配合比例不一定是最佳的,应该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比例。

3.3.2 各期施肥的用量比

按照现在肥料的形态及桑树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状况,—般要将桑树全年用肥分3-4次施用,即春肥、夏肥和冬肥。有些地区还将夏肥分两次施用,有时还要施用秋肥。各季施肥的用量要根据不同剪伐采收方式及桑树生育状况来加以考虑。

春秋叶兼用的桑园应重施夏肥,以满足桑树夏秋旺盛生长的需要。而春伐采收、夏秋叶专用的桑园应重施春肥,以满足桑树春夏旺盛生长的需要。秋肥一般主张不施或少施。冬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为目的,所用有机质肥料体积虽大,但成分含量很低,可以不计入内(表1)。

表1 不同类型桑园各期用肥量比例

3.3.3 土壤有机质的消耗和补充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作用可以转化为腐殖质,对土壤结构的改善、土中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均有良好的作用。再者,土壤有机质对土壤中各种肥料元素及其它成分,都有良好的吸附、缓冲、平衡作用,可防止无机肥料连用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在作物种植上,无机肥料用量有越来越多的倾向,这就要求多用有机肥,才能更好发挥所施无机肥的作用。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以5%~10%为最好,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偏低,仅1%~2%,不少地方还在1%以下,可以说土壤有机质缺乏是普遍现象,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就成为提高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桑园施肥时,除计算元素成分用量外,补充土壤有机质是不可忽视的。

3.3.4 桑园测土配方施肥

努力培肥地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指导和帮助农民合理施用化肥,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村面临的污染问题。桑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内容。

3.4 桑树施肥的时期

桑树一年间随着其年生长周期要进行3~4次施肥,即春肥、夏肥、秋肥和冬肥。秋肥一般不主张施用或者少施,着重是施用春肥、夏肥和冬肥。

3.4.1 春肥

春肥通常在桑树脱苞前20 d~30 d施入,稚蚕用桑宜早施,壮蚕用桑可稍迟;长江流域一般在立春以后,惊蛰到春分施下;北方在清明前施下。桑树从春季发芽到五龄用叶约两个月时间,且前期气温较低,生长缓慢。故春肥宜施用速效、液态氮肥为主,如人畜粪尿、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如有春季收割的绿肥,也可在适当时期埋入施用,但注意加入石灰(鲜草量的3%~5%),以促进绿肥分解转化,调节土壤酸碱度,绿肥埋入深度要在15 cm以下。

3.4.2 夏肥

春蚕壮蚕期采叶后或夏伐后所施的一次肥料叫夏肥。夏肥是夏期桑树旺盛生长和秋期养分贮藏的物质基础,对秋蚕和晚秋蚕期桑叶产量有直接影响。在温暖多雨地区,夏肥施用过早将造成肥料的流失。所以应重视夏肥施用的时期,以夏伐后立即施用效果最好,温暖多雨地区为了减少夏肥的流失,可考虑将夏肥分两次施用,但施肥劳力耗用较多。夏肥除用无机肥料外还要施用有机肥、迟效肥,氮、磷、钾适当配合,使肥料成分全面,肥效持久,才能满足桑树夏秋生长以致来年生长的需要。

3.4.3 秋肥

秋肥一般应在8月底前施完,仍以速效氮肥为主,目的是延迟叶质硬化,提高秋叶利用率。要养晚秋蚕的地区,可以施用秋肥。但应注意秋肥施用时期不宜过迟,肥料用量也不宜太多,以免造成植株晚秋徒长,枝叶柔嫩,未作好入冬休眠准备,一旦低温降临将遭受霜冻为害。

3.4.4 冬肥

入冬以后桑树落叶休眠,根系吸收活动接近停止,不能利用肥料元素。所以冬季施肥不是给与桑树,而是给与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补充土中碳源,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冬肥施用时期可在桑树落叶休眠后的12月或次年1月进行。冬肥主要施用腐熟堆沤的有机肥和迟效、长效肥,不少地方利用大量河塘泥等土杂肥,不宜使用速效肥。因此,施用量要多,最好每亩施用4 t~5 t。施好冬肥对桑树全年生长都有良好影响。

四季的施肥是有关联的。例如夏肥施用量较多时,秋肥可以酌量少施;冬肥施用质优量多的,次年春肥可以适当少施。每季施肥都可以为下季打下基础,特别是施用有机肥料。施肥按四季规定并非固定不变的,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切实的施肥方案。例如北方或不养秋蚕的地区,可不施秋肥;又如广西多次养蚕和多次采叶,则主要按“造”施肥。

3.5 施肥方法

桑树施肥的方法可以分成两大类,即根际施肥和根外施肥。

3.5.1 根际施肥

即将所用肥料施于植株根际所在的土壤,通过土壤承载、吸附、土壤微生物分解转化,由根系吸收,供植株利用,这是主要的施肥方法,为施肥所广泛采用。根际施肥又有下列几种方式。

(1)沟施。 即在株间或行间开15 cm~20 cm深宽的施肥沟,将肥料施于沟内、盖土,以防肥料成分挥发。这种施肥方式多用于密植桑园。冬季施用有机肥时也常采用沟施。

(2)穴施。即在株行间或植株一侧挖20 cm深宽的穴,将肥料施于其中,盖土,供根系吸收,适用于分散栽植或株行间宽大的桑园。施用绿肥或人畜粪尿时也常用穴施。

(3)撒施。将所用肥料均匀撒布于株行间,翻耕入土供根系吸收,适用于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密植的桑园。体积较大的泥土肥、垃圾、堆肥、改良酸性土壤用的石灰以及液态化肥,均可采用此法。

3.5.2 根外施肥

即将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又易于为植物吸收利用的肥料,以溶液状态喷撒在植物叶子上,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产量和叶质的一种施肥方法叫做根外施肥。

但是根外施肥的肥效持续时间很短,所用成分单一,浓度极低,不能完全满足桑树生长发育对各种成分的要求,所以桑树不能单靠根外施肥维持正常生长,必须坚持做好根际施肥,根外施肥只能是一个辅助办法。

猜你喜欢

桑园桑树肥料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会东县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探索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