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进展

2020-01-16魏雅琴

湖北体育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技击中国武术竞技

李 臣,魏雅琴

(长江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伴随着国家各领域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有序提升,中国武术也在其“砥砺前行”进程中取得了卓越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多重政策对中国文化发展给予的支持与肯定,使得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不仅已成为中国广大民众的身体文化信仰,而且还被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肩负着新时期进一步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的载体使命。然而,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随着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中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在助推中国武术文化深入“走出去”同时,更使其在异域民众的认知层面凸显出了相应的“随意性”。如“海外受众的武术认知出现体操、舞蹈甚至是杂耍的误读,武术功能和价值局限在‘打打杀杀’的技术层面”[1]尴尬现实,无疑将武术置于一种极其困窘的境地。这不仅警示人们需要高度重视国家文化的独特性,而且还应有效避免因文化同质化趋势所造成的中华文化特性被外来文化所同化的现象。所以说,进入新时代,“中国文化欲继续保持其特有的文化特征,最重要的就是对其内涵进行精准阐释”[2]。

但就目前而言,中国武术所形成的内涵甚广、层次鲜明的庞大理论系统,以及它的技击属性、身体表达、竞技价值、艺术创造、精神信仰等相关内容却并未形成相应的认同效应。因此,在“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动向”[3]成为时代强音的当下,对于汲取中华文化精髓而形成独特理论体系的中国武术来说,蕴藏于其自身理论系统中的多元文化内涵,也亟待被挖掘和发扬。尤应深思的是,或许,武术“既不应是一项格斗必杀技,也不是所谓的‘江湖杂耍’,更不是‘打’和‘战胜’的代名词,而是一种蕴含众多身体文化符号的中华文明”[4]。当然,它也更应以一个崭新的角色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彰显其独特的迷人魅力。

基于此,在新中国成立70 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对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进行更为深层的阐发和考量。中国武术不仅以多样的运动形式提升了人们的健康水平,而且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陶冶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它的种种效能,已全方位体现武术是集健身、提神、增智、延年等综合效益的一种身体文化符号。然而,就“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理论命题”的有序展开,我们尤其应该对中国武术蕴含的文化符号意义进行深入阐释与规整,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武术。鉴于此,本研究以“文化符号”“中国武术”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等资源,检索关于文化符号和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相关文献分别为4 503 篇和74 篇,最终确定36 篇文献,并以这些文献为理论基础,从5 个维度透彻分析、多方位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精髓,以期为新时期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

1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学界关于文化符号的相关研究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典型的象征符号,它自始至终都依存于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特定载体,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推陈出新,进而为自身体系的有序完善植入新的生命力。这一点,正如有学者对中国文化所做的“有些文化形式能约定俗成地让人联想起某种特质,其内在隐喻能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5]阐释那样,文化符号既能够标记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时代特色,又能使其在历史积淀中逐渐深入人心。所以说,唯有明晰文化符号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中国文化的符号意义,在器物、行为、精神等层面展现的形式,才能对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文化研究有整体把控。

1.1 文化符号概念的厘定

对于符号,它是一种用于交换信息而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交流方式。在符号学理论领域,有学者认为“文化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能指是由物质或表象载体所充当的对符号意义的指称,所指是通过符号载体来表达的意义”[6],以及它是“能代表民族或地域文化的代表性事物、人物或地方等,是经过时间洗涤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其本质是承载、表述、传达、储存某种文化信息和理念”[7]。这表明,文化符号是历经历史筛选后的文化载体,是能唤醒一个民族共同信仰的、凝聚人们思想、认知和情感的一种民族力量。

1.2 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文化研究现状

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从来都不是单一形式的存在,在华夏文明几千年的智慧滋养下,有许多饱含民族特点的文化符号在岁月长河中被积淀下来。如精妙绝伦的汉语文化、意蕴悠长的孔子文化、逸趣横生的剪纸文化、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以及著名的国画、中医、文房四宝等都是中国民族标识性文化的优秀代表。所以说,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在厚重的历史关照下,其蕴含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等核心要义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当然,这既是它能为当代中国复兴所提供的不竭智慧源泉,更是为世界渴望了解中国,而向世界展示自己引以为豪的丰富宝藏。

就器物层面而言,如“长城,作为在国外享有盛誉的中国文明标志,它是最具认知度的中国文化代表”[8]。这一点,不仅仅在于它绵延万里的气势磅礴外观,更在于它讲述着华夏人民为抵御外族入侵而被世人传唱的民族奋斗故事。就行为层面来说,中国文化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礼仪制度,多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在端午节,划龙舟、食粽、悬艾、点雄黄酒等习俗”[9],它即是缅怀爱国诗人屈原对民族国家无比热爱的礼赞。从精神层面来讲,如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文化基因;道家思想所强调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见素抱朴”等生态和谐理念;佛家所追求的“明心见性、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形而上的处世智慧,中国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肩负着新的文化符号使命。

综上可知,中国传统文化无论从器物层面、行为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在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的熏陶下,它们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态。而随着时代的更替与发展,中国文化也在有序实现着承传与创新。对于此,如我国的新四大发明,也即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很多人将其看作为中国制造的文化新名片,认为它们是引领世界潮流的“中国式创新”[10]。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中国文化被积极地探索、发掘乃至创新,一次又一次刷新人们新的认知,但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重视文化理解的偏差问题。鉴于不同研究领域学者对同一种文化的不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应着眼于其更为深层的内涵探索与挖掘。

2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历史回溯

对于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来说,虽说其在1936 年柏林奥运会上呈现出轰动世界的联动效应,但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它伴随国家性质的改变才逐步开启了新征程。这期间,虽然其在文革时期遭受了严重摧残,但它作为提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为广大民众身体素质的有序提高,夯实了不可或缺的文化自觉意识;及至改革开放,竞技武术被作为现代武术运动的一个标志性符号,遭遇着“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越武越寂寞”成为这个时期中国武术砥砺前行的真实写照。步入21 世纪,中国武术被作为一种榜样式的文化力象征,在积极践行“武以载道、以武化人、惠民利民、向上向善”等中华优秀文化核心理念同时,更以其人文交流合作领域的“无语言障碍”优势,贡献着前所未有的民心融通效能。鉴于此,在“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精髓”国家意志统领下,本研究从以下5 个维度对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实施学理考量。

2.1 作为技击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

作为技击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主要涵盖了传统武术所属的技击定位以及当前背景下,因多原因导致的技击弱化现状。关于“技击”的已有研究,最早见于《荀子·议兵》中“齐人隆技击”,以及《汉书·刑法志》中“齐愍以技击强”[11]。在这里,它作为一种搏击敌手的武技,与传统武术所表达的技击内涵互为表里。所以,在冷兵器时期,或许正是依托于武术内隐的技击功能,才实现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也因此,传统武术的技击定位一直是学界众说纷坛的重点话题。早期有学者提出“技击在武术多元价值中处于‘衡动’,传统武术技击核心价值本质论具有永恒性”[12]。因为,技击是武术的起点,武术的多元功能向度都是以技击为核心在嬗变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以及文化变迁的社会现实需求所指,使得作为与中华文化一路相伴走来的中国武术的技击属性不断被淡化。随后,又有学者提出“技击具有强烈的技击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武术已经告别了技击时代,开始由‘技击’走向‘文化’”[13]。这一点,尤其是大众武术、竞技武术、健身武术等多元化形式的“井喷”之势,足以凸显传统武术当下面临的“技击弱化”、“技击消亡”等现实窘境。

基于此,引发了学界对于技击窘境成因的诸多思考。有学者认为武术技击形象所遇窘境是由 “主体的技击功能弱化和客体的技击能力不足”[14]造成的;还有研究认为“技击仍是武术技术层面的核心内容,但人们对传统武术的技击一直存在理想化倾向,从而无法认识和承认自身”[15]。当然,就中国武术技击属性的弱化现象,一方面,有可能是源于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得中国武术日益凸显的健身、强体、修性、养生等价值功能更为当代人们所青睐;另一方面,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强力推动下,中国武术的体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得以更加彰显,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16]。所以,相较于武术其他多元文化价值,其技击效用或许不再处于优势。

综上,学界主要从武术技击属性定位、技击弱化现象以及技击弱化成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其中从武术起源或是技击实践经验中做了多数总结。但是,因不同时期人们的文化需求不同,或许时代的快速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实际需要也应是其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国武术功能兼顾多元发展已然成为客观现实的当下,理应明晰多元化发展并不意味着单向度的渐行渐远,相反其更应趋于融合。技击作为武术的价值符号之一,应广泛吸收其宏伟技术体系中有益于本体发展的多元价值向度,以当代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武术学习与演练,将其“刚柔相济、避实击虚”等技击思想重现大众视野,并以此重塑武术技击的受众认知。

2.2 作为身体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

基于 “中国武术恰好是利用其身体动作来传递攻防及其文化内涵的‘身体符号’”[17]的学理认知,审视作为身体符号的中国武术,可知,武术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来演绎攻防技法的一种身体文化,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经验积聚下,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心中身体符号的典型代表。有学者认为“武术习练是由追求形而下的现实功利目的,向形而上之理想精神层面的升华”[18]。武术将动作融摄于人体这个有形且灵活的有机整体,以身体外练精进其技击功法,从而达到形而下之强化体质、强健体魄;以身体体悟彰显哲学之道,从而探索形而上之内外兼修、以形取意。这正如象形武术,它通过人们潜意识的模仿与练习,将动物的肢体动作、形态神韵,融入拳术与套路的技势之中,从身体实践的技能提升到精、气、神、意的体认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动作、情感和思想都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法演练,还是习武者精神智慧的体现。研究认为“象形武术在模仿鸟兽等动物的身体形态时,表达了人类想与超自然的生命力融为一体的强烈欲望,并用身体符号承载着中国人的技击观、健身观”[19]。这表明,中国武术作为一种身体文化符号,不仅蕴含其集技击、健身、增质、强体、养生、修性等于一身的功能向度,而且透显了其内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更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人们对超自然生命的向往与敬畏之情。

然而,中国武术不仅高度反映了其深层的哲学文化内涵,而且还融合了不同套路、拳种的风格特点与动作结构。所以,武术还是一种摄取了中国传统哲学阴阳之理的身体技术,它将“刚柔相济、动静相生”融入到身体参与的体悟过程中,通过肢体的运动调节人的精神,锻炼人的形体,从而达到“壮内强外”的良好效果。正因此,不同种类的武术动作演绎时,有时呈现出身体阳刚、有力,和一气呵成之感,有时却表现运动时身体的阴柔之美。正如“雄壮、豪迈的长拳,沉劲、刚猛的南拳就是阳刚之美的典型代表,而舒缓、徐婉的八卦掌和太极拳则充分展现着身体的轻柔之感”[20],武术动作将刚与柔这一对立统一通过身体表征相互融合、刚柔并济,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当然,在武术套路演练过程中,其动作也时而静若高山、时而又汹涌澎湃。这正如有学者提出的“武术是身体表达的动态身体文化符号”[21]一样,武术通过动静态身体动作的变化,在有节奏的动静结合、交错变换之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象。

关于作为身体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可谓是不胜枚举。其中,无论是对其哲学层面高度的分析,还是不同拳种、动作套路的研究都可一窥端倪。正因武术是身体的实践技术,其套路也因截然不同的身体动作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与动作结构。所以,习武者在反复的演练过程中,从强身健体的身体体悟延伸至内外兼修的哲学高度,从身体技术实践转而向理想层面升华,最终达到壮内强外的良好效果。或许,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其与众不同的身体实践价值和其逸态横生的身体文化,才使得武术在漫长的演变进化过程中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身体文化信仰。

2.3 作为体育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

20 世纪30 年代以降,中国武术受到西方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作为体育符号的竞技武术,同世纪80 年代,有学者提出竞技武术是“依照竞赛规则,以争夺优异成绩为根本目标的中国现代竞技体育项目”[22]。当回顾其发展可知,竞技武术成形之初正处于国内战争较为频繁的历史时期,也正是由于该阶段并没有能给予竞技武术发展的足够养分,致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武术只有主动向竞技武术的方向发展与靠拢,才能在“多元文化入侵”的迷茫态势下紧跟竞技体育的时代步伐。“1958 年,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被正式起草”[23],这标志着武术开始完全沿着一条竞技化、体育化的道路发展。改革开放直至北京申奥成功,竞技武术从最初只为展现其艺术性到明确为一条“高、难、美、新”的发展路径,逐渐成为了一种标准化、规范式的现代竞技套路运动,同时这也意味着武术的竞技性和观赏性要求被提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但是,正是由于竞技武术不断沿着体育化道路发展,学界关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存在形态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研究认为“竞技武术被打上了西方的烙印,趋于操化,过于注重表演性和观赏性”[24],这种观点受到了很多批评之声。因为,与传统武术所透显的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神形兼备思想有所差异的是,竞技武术更加注重武术的体育竞技性,更强调武术套路的规范性,所以使其被认为过于操化。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竞技武术的出现是顺应了时代发展与变化的产物,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艺术审美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以竞技性为首要特征的竞技武术日渐备受人们喜爱,随后,“中国武术渐渐走出传统,大力发展竞技武术,同时它也促进着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与发展”[25]。所以,其争议根本还是在于传统与竞技侧重于两种不同的价值方向。

作为体育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学界对竞技武术所遇问题、当前特点、发展趋势研究较多。但是,纵观竞技武术历史发展脉络,亟需明确的是,竞技武术的出现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其操化争议无疑是对其存在形式的最大误解。竞技武术从最初的蹒跚探索到作为现代体育发展进程中一支龙头代表,虽更趋向于为一种表演性、规范性套路,但其不仅未受西方体育思想的摆布,反而还衍生出了作为体育符号所带来的竞技功能与娱乐观赏价值,这对当代的中国武术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所以,竞技武术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提升武术形象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4 作为艺术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

根据“将一种单纯的技术隐藏于艺术花法中,当技术达到‘无他,唯手熟耳’的熟练程度之后,便称之为‘艺’”[26]的客观理论认知,反观当前中国武术的艺术化研究可知,中国武术在其长期的身体体悟与发展演绎进程中,已然呈现出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表征。正如有学者提出的“武术作为一种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身体技艺,在起承转合、刚柔相济间将其艺术智慧表现得酣畅淋漓”[27]那样,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不仅仅只依赖它是一种身体的技击文化,更与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造诣密不可分。武术动作遵循姿势美、劲力美和节奏美,讲究动作转换灵活,协调顺畅,节奏鲜明和神形兼备,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各种姿势、节奏、力度等都无不展现其绚丽多姿的神韵之美。此外,武术套路所固有的“刚柔虚实、起承转合、惊若游龙、静若处女、动若脱兔”[28]等极具气势特性,也更好地凸显了其自成体系的艺术创造。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武术套路逐渐融合了服饰、音乐等现代艺术元素。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拳种因其独具代表的服饰而呈现出不同的认知审美,正如太极拳服饰,因其缓柔、飘逸的特点,此服饰质感柔和、色调素净,是具有区别于其他拳种的标志性服饰,能获得太极拳爱好者的集体认同,也正是因其舒缓柔美之感,不仅“能唤起习武者强烈的精神共鸣与无限联想”[29],也更直观的表达了人们的内在意识和艺术体验。

中国武术的艺术化始于“武舞”这一形式,它的出现改变了武术单一的历史格局,此后,各种武术套路、拳种、流派都争相发展,其形式便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诚然,在以文化视觉为主导的当今时代,“武术的艺术属性得到空前的释放与强化”[30],以“武侠”元素为代表的中国武术通过借助电影以及电视等多媒体形式纷纷呈现,武侠小说、武侠人物、武术影视剧也相继被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早期以武术题材为背景的《少林寺》《黄飞鸿》《卧虎藏龙》,还有自2000 年以来风靡一时的《少年足球》《功夫熊猫》等影视作品,皆是以中国武术、中国功夫为背景,并“摄取了中国武术所蕴含的与人们某种精神需要相契合的英雄主义,极大程度地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道德崇拜和精神认同”[31]。也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武术影视作品获得一致好评,或许正是因中国武术通过多媒体形式所能传递出的正能量,才使其于当下深受大众赞赏。

综上所述,以往关于武术艺术形式的研究,大致体现于武术动作美学特征、武术服饰元素、和武术影视化等3 个方面。其中,或许正是因武术影视较为符合多元化大众审美、贴合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以及其在国际传播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所以此类研究较多。然而,作为艺术符号的中国武术还有很多其他文化内涵亟待挖掘。所以认为,关于作为艺术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不仅要致力于武术影视艺术研究,还应着眼于动作美学、武术服饰等其他武术艺术元素的求索工作,才能使中国武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获得其应有的文化认同。

2.5 作为民族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

纵观当代中华民族复兴整体进程,基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全社会文化自信与自觉的强烈共识”[32],以及“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3]的客观理论所指,审视作为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中国武术,也唯有以“民族符号”4 个字才能高度概括其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然而,针对中国武术以“我是谁?”为代表的身份迷失问题,虽然已有学者提出重识中国武术,“并将武术看做一个中国特有的民族符号,倡导人们更加珍视我们原生民族具有显著印记的民族文化”[33]的学识认知,能在新时代国内外文化交融的当下找回其民族价值效用,但是,“武术只是一种舞刀弄枪”的偏面认识,仍是制约其发展的真正归因。所以说,对于作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路携手相伴走来的中国武术,源于“传统武德文化中体现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自强不息等精神内涵是朔造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源泉[34]的理论根据,其内隐的价值内涵理应肩负起新时代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

因此,对于带有历史烙印和精神文化的民族符号而言,或许正是因中国武术承载的武德文化所透显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等爱国情怀,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和谐思维,才能彰显其长久以来植根于民族沃土所反映出的精神创造。这正如有学者做出的“民族符号是一个宏富的整体,包括情感、信仰、习俗乃至道德,是民族情感和意识的积淀,也是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35]所阐释的那样,中国武术无论是在国家兴旺发达时期,还是处于困境、忍受欺凌之际,都能激起人们内心最强烈的民族意志、信念和集体认知,给予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一点,历史上有无数关于侠士、仁者的故事,正如一代宗师霍元甲挺身而出徒手对抗西洋枪,亦或是少林寺名扬天下的刻苦拼搏、勇敢诚毅、见义勇为、慷慨助人的优良品德皆能体现。对此,有学者指出“武德已成为民族精神的化身,武术已成为拯救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方式”[36],以至于今时今日回想起,都会令人肃然起敬,爆发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可知,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原生产物,它始终依附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传统武德思想作为武术文化的核心要素,理应是凸显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基于此,在世界文化同质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亟需充分发挥中国武术作为民族符号的文化向心力作用,加强重视武术文化精神的传播、推广、保存与创新,使中国武术在秉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的国家意志基础上,以其强大的凝聚功能助推本民族继续向前发展,铸就新时代最具中国气派的民族文化。

3 文化符号意义的中国武术研究述评与展望

3.1 文化符号视野的中国武术研究综合研判

综观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研究成果可谓是取得了卓著的成就。通过对既往研究的整体回顾与精心梳理,可知,中国武术是集技击、身体、体育、艺术与民族等为一体的多元文化复合体,具体表现在传统武术的技击效用、竞技武术的体育属性、武术的身体实践、艺术表现以及其所透显的民族精神等层面。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其所承载的这些多元文化核心要义既是它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为抵御文化趋同的有效利器,更是它为振兴中华文化所能提供的更持久的不竭动力。然而,在给予中国武术文化多重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尽管武术在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等国家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撑下,已经具备一定的涉外交流辐射作用和影响力,但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弱化、竞技武术的操化争议、武术理论的内涵缺失、武术文化的认同偏差等现实问题,使得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进程仍然较为缓慢,进而使其在助推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道路上面临着实际的困难与瓶颈。

再者,虽然以往研究从历史视域、传播视角等多角度对中国武术的发展脉络、所遇困境以及未来走向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与谋划,并从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等不同学科对中国武术的多元文化价值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考量,但因不同学科介入的角度不一或因多学科的交叉性,所以,已有研究往往以武术文化属性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而就其宏观整体的多维文化内涵还尚未有全面的学理设计。这对于作为凝中华民族之智慧、集儒释道之精华、经五千年岁月积淀而成的一种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而言,在当前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其所能为中国文化贡献的文化能量略显不足,或许这也正是武术文化遭遇认知偏差的真正归因。所以,对于当前中国武术发展所遇的诸多现实性难题,尤应依托其多元文化整合的全景效益,以消解其所面临的各种尴尬窘境,为中国文化深入走出去增添元气与底气。

3.2 文化符号场域的中国武术研究新型进路

进入新时代,对于十九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所作的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全局性部署,中国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支典型代表,也应对此作出积极回应,从整体塑造其文化形象出发,为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以及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贡献其独特的符号能量。诚然,伴随国家及社会的深层变革与发展,更应明晰新型文化的出现势必会造成传统文化的丢失,所以,唯有以契合时代审美的形式与方式,才有可能重塑传统。也因此,在传统武术技击弱化已经成为不争事实,而竞技武术成为当代武术发展主体的当下,理应发挥其作为文化创新的一种优势,紧跟时代潮流,加强竞技武术的发展,使其在促进武术国际传播同时,突出武术技击的效用价值。其次,在互联网已然成为21 世纪主流风尚的时代背景下,武术影视化无疑是促进中国武术“走出去”的绝佳途径,更是更正武术文化内涵受众认知的指路向标。所以,在武术影视制作方面应合理投入武术身体文化以及武术所透显的武德思想、爱国情怀、和谐思维、精神文化等元素,使其在促进其自身发展同时也能对其他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

因此,为助力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宏伟工程,首先要深化国内民众对武术的文化认同。对此,尤应借助武术作为广大民众的一种身体文化信仰优势,加强学校武术教育,将其设置为学校必修课,使全体学生在身体外练过程中充分体会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技击思想、健身功能以及哲学之道。再者,准确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 “一带一路” 日益成为国际共识的新形势,扩散互联网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国际化传播影响力,多维开发其艺术属性。因为,将武术技击元素,以及其所承载的崇德向善、武以化人、武以载道、体用两全的精神文化融入武术影视作品中,且借助全媒体如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形式,才是向海外受众传递出中国武术所透显的技击观、体悟观、哲学观及其多元文化价值的有效路径,才能冲刷中国武术一直以来被视为西方体育融合产物的错误观念,坚定不移地将其打造成中国品牌文化的新名片。

4 结语

作为长久以来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中国武术在助力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宏伟进程中,因世界文化同质化对其造成的文化认同偏差问题,致使中国武术的多元文化生存空间一再受到挤压与威胁。然而,就其所承载的刚柔相济、避实击虚的技击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身体之功;满载创新、极具观赏的竞技价值;风格多样、绚丽多姿的艺术创造;武以载道、厚德载物的精神信仰等都能成为新时代承传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助推力。也因此,在“文化强国”国家意志成为时代强音的当下,尤应借助武术作为广大民众的一种身体文化信仰优势,加强学校武术教育,进一步深化国民对中国武术的文化认同;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下武术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借助全媒体业态的联动作用,进一步强化中国武术文化价值感召力,使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保留一种强势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以及综合影响力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技击中国武术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竞技精神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