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商资本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2020-01-16沂南县农业农村局范志光郑树功王玉春

农业知识 2019年24期
关键词:沂南县工商产权

文/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 范志光 郑树功 王玉春

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位于沂南县铜井镇马泉山,占地面积667 公顷,涉及马泉村、南泉村等8 个村庄,昔日山岩裸露、杂草丛生、植被破坏严重,周边村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 元。随着沂南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2012 年山东金盛源集团抓住改革机遇,依托沂南县盛大庆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万亩马泉山投资创办了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几年来,园区通过不断注入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大力实施荒山综合整治,持续发展有机林果种植加工和生态旅游,成为一处集生产研发、科技示范、旅游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往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如今林果飘香的花果山和山水相映的旅游乐园,生态环境改善,产业融合发展,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工商资本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现代农业良性可持续循环发展,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一、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吸引工商资本下乡,破解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瓶颈。

1.确权颁证,明晰产权关系。2012 年,沂南县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先后完成了农村集体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产权和农村房屋产权等“四项主体改革”的确权颁证工作,明晰了产权,理顺了体制,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全县林地和土地分别确权2.53 万公顷、6.82 万公顷。顺应全县的改革节奏,园区周边8 个村同步开展了林权改革,经过农户申请、村镇审查、部门复审、公开公示、登记颁证等一系列确权程序,共完成林地确权360 户273.3 公顷,2012 年下半年又完成了1437 户464.6 公顷承包土地的确权任务,为农村产权要素有效流动、释放农村生产力、吸引工商资本注入奠定了基础。

2.搭建平台,推进规模经营。农村产权的确权颁证,让产权流动和交易成为趋势和必然。沂南县政府顺应形势发展需要,设立了县乡产权交易和仲裁服务中心,出台了《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工作的实施意见》《沂南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规则》和《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等12 个配套文件,明确了交易范围和原则,规范了交易流程和步骤,为农村产权交易提供政策依据和便利条件。随着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权益得到保障,产权出让积极性逐步提高,分散土地逐渐向规模土地集中,土地产出效益日益显现,为工商资本注入农业业,发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强大吸引力。2012 年马泉园区把握机遇、顺势而行,通过村集体与村民达成产权交易意向,经县产权交易中心鉴证后,与村民签订流转合同,根据立地条件以每亩每年30~800 元的不同价格,从270户村民手中分期分批转让林地182公顷,又经县乡村三级审核同意后,与村集体重新签订承包合同并确权颁证。通过租赁、转包等方式,以每亩每年800~1200 元的不同价格与335 户农民签订了承包土地流转合同,申请颁发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依法获得72.5 公顷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产权的有效流动,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沉睡多年的“死资源”变成“活资产”。

3.以权融资,注入发展动力。为切实解决工商资本进入后期资金压力大、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变现难,信贷部门放贷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沂南县出台了《关于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的意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和《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设立了1000 万元的风险补偿金,制订了奖励办法,引入了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和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降低了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提高了放贷积极性。金盛源集团投资2 亿元创办的占地333 公顷(5000亩)的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一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看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有意进一步扩大投资、膨胀规模,但资金不足成为扩张难题。为此,园区充分利用县里的金融支持政策,先后以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分别从农村信用社、日照银行等金融机构累计贷款2.14 亿元,其中利用160 公顷林权分13 次融资1.25 亿元,利用72.5 公顷土地承包经营权分5 次融资8900 万元,及时破解了园区发展的资金难题,实现了工商资本的再投入,为园区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4.23 亿元。

二、整合涉农资源,撬动工商资本扩张,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1.涉农资金捆绑投入,发展规模化经营。沂南县充分发挥涉农资金撬动作用,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对林业、农业、水利、扶贫、综合开发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梳理、捆绑使用、集中投放。近年来,先后向园区投放涉农资金4000 万元,带动园区投入5亿元,建设小二型水库1 座、塘坝28 处、蓄水池18 个,垒砌地堰2 万米,硬化道路13000 米,建成高标准梯田200 公顷,种植大樱桃、甜柿、冰枣等果树15 万棵,安装太阳能路灯和杀虫灯3600 盏,园区规模由原来的333 公顷扩张到660 多公顷。

2.引进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动标准化生产。沂南县引进生物防控、物理杀虫、生态覆草、微滴灌等22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为园区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效益,减少了面源污染,推动了标准化生产。新技术的运用,极大改变了园区发展理念,聘请了职业经理人专门负责经营和管理,县农业专家定期为园区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邀请专家授课指导,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成立了盛大庆果树种植研究所,制定了生产标准,做到产前标准明确,产中严格把控,产后检验检测,实现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管理。

3.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实施品牌化营销。沂南县建立了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与管理,坚持走安全、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品牌化路子。园区顺应市场需求,坚持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的“天华源”牌大樱桃、柿饼、柿干等林果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走进全国各大超市,并打入韩国和日本等国际市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在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高价销售,其中柿饼每斤65 元,实现了高质高价。

三、三产融合发展,厚植农业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多方共赢。

园区坚持以林果为依托,拉长产业发展链条,推动“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促进价值链提升,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群众增收致富、农村生态文明。

1.实施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改变初级农产品销售模式,拉长产业链条,走农产品深加工的路子,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园区投资2000 多万元,新上果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800 吨恒温储存库,逐步打造农副产品物流园区。2015 年,园区加工柿饼、柿干等林果产品200 吨,实现销售收入2600 万元,价值增长近20 倍。

2.拓展农业休闲功能,放大资源效益。园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拓展新功能,将现代农业与休闲养生、乡村旅游、养老度假、观光采摘等有机结合,推动园区多极发展。投资1.2 亿元,建设了民俗文化馆、沂蒙书画院、旅游接待中心、度假木屋、观光采摘园,增加了旅游元素,促进了旅游发展。2015 年,园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0 万元,目前在3A 级的基础上,正积极争创4A 级旅游景区。

3.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多方共赢。近几年,园区通过与二三产业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农业所蕴藏的丰富能量。资产规模由2012 年的1500 万元发展到现在的5.8 亿元,增长近40 倍;提供就业岗位1000 余个,周边群众通过土地出让、入股分红、园区务工和入园经营等形式,年人均增收4000 元;栽植黑松、白皮松等绿化苗木7 万余株,增加生态林100 公顷,栽植大樱桃、柿子等林果15 万棵,增加经济林267 公顷,园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完成了荒山到花果山的美丽嬗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协同发挥,实现了现代农业的良性可持续循环发展。

猜你喜欢

沂南县工商产权
近57年沂南县气候变化对烤烟移栽期的影响
The improvement of camp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沂南县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和谐人社梦飞扬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产权
沂南县土壤酸化状况分析及改良措施
情欲缠身
发挥工商优势 推进民营经济关心下一代工作
“小产权”为什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