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虞秋成:让农民富裕村庄脱贫是我最幸福的事

2020-01-16张永胜通讯员丁奎敏

银潮 2020年1期
关键词:香米有机

文>>>本刊记者 张永胜 通讯员 丁奎敏

“全国软米看江苏,江苏软米看金坛”。2019 年11 月12 日,江苏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第五届理事“服务乡村振兴,助推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常州市金坛区召开。会议代表参观“全国文明示范村”黄金村时,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严清华在介绍该村发展时,动情地说:“没有虞秋成,就没有‘黄金村’牌有机软米,他是黄金村的‘贵人’。”

虞秋成是谁?缘何被褒奖为黄金村的“贵人”?

“我铆足了劲改良软米”

虞秋成对记者说:“我刚到黄金村的时候,村民不搭理我,没人相信现代水稻种植栽培方法。现在村民都知道我,每次去,老远都和我打招呼,很有收获感,我吃的苦,值。”

今年67 岁的虞秋成是江苏金坛人,1978 年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退休前担任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粮食作物研究所督导员。工作35 年多,他一直致力于水稻研究,成果斐然。

虞秋成和黄金村结缘是在2009 年,这年农科院新规划试验田,原子能所原来的试验地没了。时任金坛市粮食局局长奚云龙对他说:“我给你找块地。”此地就是黄金村。

“太偏远,村落破旧脏乱,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关键是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种的水稻品种各异,导致软米种子混杂,如果不改变种植模式,很难产出优质软米。”这是黄金村留给虞秋成的第一印象。

时任村党支部书记严清华找到他:“虞所长,这里是省级贫困村,黑粘土、望天收。我们提出了‘宁可苦干,不可苦熬’‘只有懒班子,没有烂摊子’的口号,决定发展种植软米特色农业,你得帮我们。”为种植出独一无二的优质软米,也感动于严清华书记誓言改变贫困村面貌的激情,虞秋成答应了,带着简单的行李住进了黄金村,一干十年。

留在村里的都是些老人,种稻观点传统守旧,思想固化。虞秋成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挨家挨户做工作,并许下承诺:“一定让你们的稻米产量提高、品质提优,如果亏本,我来弥补。”最终村民们相信了他。

当时,黄金村软米由于长期大面积种植无隔离,加上农户私自留种,导致异花授粉和昆虫传粉,品种纯度、品质和产量逐年下降,种植效益逐年降低。

虞秋成先在试验田里采取了三个改良办法:选出品质、产量、香味兼顾,食口性佳的单株进行繁殖,解决品种混杂问题;选育优良变异种,提高品质和产量;改进水稻种植栽培模式,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出米率。

夏日高温,虞秋成戴上草帽,穿上高筒雨靴,弯腰在田间一株一株地选择,剥开剑叶叶鞘,用纸袋对优良品种一穗一穗地套袋,同时取幼穗花粉在实验室进行离体人工培养成苗。他每次都要在田间劳作六七个小时。“浑身酸疼,到了晚上,屁股疼,都不敢坐,但我对农户承诺过,我一定要做出来,让他们富起来。”虞秋成说。

虞秋成在田间

套袋、离体培养成苗后代近千个株系,为了不让株系混杂,他请来农民在稻田两边拉起绳子,一个人站在烂湿泥泞的地里一边吹哨子让农户拉绳子,一边弯腰插秧,稍不留神,一个趔趄就摔成了泥人。虞秋成解释说:“农户不知一个株系一个株系如何分开栽,只有我知道。如何准备秧绳,制尺、设计栽种的间隔距离等,必须由我来完成。”

今年80 岁的老队长徐继尧回忆起当年育种的情景,感慨地说:“当时村里穷,住不好睡不好,很多人又不信任他,他是用命拼啊!现在‘黄金村’牌有机软米如此畅销,他是头功;我们村从贫困村到富裕村,他是功臣。”

虞秋成逐渐建立了原种生产种—原种繁种—生产用种的标准化供种体系,制定了“黄金村”有机软米栽培标准和绿色软米栽培标准,从而为已经定名为“黄金村”牌有机软米的食口性佳提供了技术保证。

黄金村金土地有机稻米合作社副社长李航说:“‘黄金村’牌有机软米的种子至今已经十年,纯度、食口性始终优质,这在全国实属罕见。”

虞秋成和严清华(右)在稻田里

“黄金村”牌有机软米先后被评为“全国畅销品牌”“江苏省名牌”“江苏省名优”“消费者放心产品”。

“我的双腿只有踩在田里才踏实”

科技帮扶十年间,虞秋成在黄金村从未拿过一分钱工资,全凭着对“三农”的热爱和让村民富起来的热情。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生活极其简朴。他每年至少有5 个月时间吃住在黄金村,深入田间地头,与种粮大户交谈,为农技人员讲课。

虞秋成在黄金村有间房屋,里面全是各种稻、麦优质种。某种子公司的人曾私下里找他,求他悄悄带出来一些,被他断然拒绝。有朋友开玩笑地给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你每天带一些种子出来,那么年收入就是百万。”虞秋成说:“种子是我的心血,存放种子房间的钥匙在我手里,这是黄金村人民的信任,也是‘黄金村’牌系列软米品质的隘口,抵住诱惑是我的本分。”

黄金村现有有机食品基地1000 亩、绿色食品基地3000 多亩。在虞秋成的建议和帮扶下,黄金村对有机软米进行深加工,先后建立了有机软米熟米粉厂、有机软米胚芽米加工厂和网络销售等,从而实现了种植业、加工业、营销结合的发展模式。如今,黄金村已经有了17 个不同类型的稻、麦优质品种,“黄金村”牌有机软米的产值达到了1.2 亿元。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老年科技者工作协会常务副会长戴起伟说到虞秋成,赞赏地说:“他为了黄金村的发展,常年到全国各地引种,从湖南省种子库选引老品种糯米,从河南省选引高强筋小麦和黑皮小麦,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引长粒粳稻……为‘黄金大米’十年磨一剑,用行动诠释着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奉献情怀,是我们老科协的骄傲。”

“孙子不带,家务不管,满脑子都是黄金村水稻,只要一个电话,他背上行李就走。”老伴刘苏华说,“起初,我和孩子很不理解,研究了几十年水稻,退休就该歇歇了,带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多好。现在,了解了黄金村的脱贫之路,再看着他每次育种成功后的喜悦,我们也蛮开心,全力支持他。”

虞秋成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42 年党龄,能有今天,全靠党和国家的培养,退休后投身‘三农’事业且做出一点成绩,我心里挺开心的。我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两条腿只有踩在田里才踏实。”

“让农民富裕、村庄脱贫,是我最幸福的事”

“黄金村”牌系列有机软米的成功,让虞秋成声名鹊起,邀约不断。2018 年4 月,金坛区和陕西省宁陕县、石泉县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黄金村”牌有机软米是帮扶项目之一,但能否在陕北种植成功,许多人存疑。虞秋成作为专家团队首席代表,赶赴宁陕、石泉两县。

到当地的第一天,虞秋成就对田地进行详细考察,随行的严清华问:“这田能不能种?”虞秋成说:“种,应该没有问题,但必须按照我的要求种植。他们以前是种植杂交稻,现在改换品种之后,第一步要控制稻苗的茎叶数,对稻田必须断水晒田控苗;第二,这里是高原,海拔高、湿度大,防治稻瘟病很关键。”

在石泉县,种田大户郑书鹏愿意拿出自己的农田做试验。虞秋成前往查看,几十亩农田全是在山上,只有4 亩地属于平地。虞秋成仔细查看了稻田后,将带来的软香米种子交给郑书鹏,手把手教他育秧。他对郑书鹏说:“肥料、水的控制很重要,同时要防止稻瘟病。”

离开前,他和郑书鹏加了微信,隔几天就让郑书鹏拍视频给他看,随时指导、回答郑书鹏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当年9 月,软香米种植成功,郑书鹏兴奋地说:“我以前种植杂交稻,每斤卖2 元多一点,现在软香米能卖到6 元以上,虞所长是我致富的领路人。”

在虞秋成建议下,郑书鹏用金坛区政府帮扶资金新建了稻苗加工房和仓库,黄金村也为他购置了一台新烘干机。他喜滋滋地说:“我算了一笔账,按照虞所长的办法,我种软香米,每年可以获得10 万元的收入,脱贫不成问题。”

2019 年4 月,宁陕、石泉两县领导来到黄金村请求支援稻种,说当地种粮户种植软米的热情高涨。2019 年9 月,得知两县部分农户种植时遇到问题,虞秋成再次赴陕,现场指导农户。

黄金村党总支书记王娟说:“虞所长对我们村的最大贡献是对软米的改良、创新、保存。现在,在他全程技术指导下,宁陕县、石泉县软香米试种成功,这是我们村对口扶贫工作最大的亮点。”

虞秋成说:“让农民富裕、村庄脱贫,是我晚年最幸福的事。”

稻浪起伏,稻香飘送,虞秋成的奉献还在续写。

猜你喜欢

香米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严格地理标志使用管理 确保常德香米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有机白菜
喝有机
常德香米的质量特色与产业发展对策
水稻软米与香米的遗传基因与调控
你是个好女孩
泰国茉莉香米不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