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保理念下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

2020-01-15范云翠于越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1期
关键词:绿色建材小镇特色

范云翠,于越

(吉林建筑大学)

1 引言

特色小镇,是指在我们所生活的周边存在的某一个生态环境和特色人居环境的综合性开发项目。在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的道路上,要注重“特”的发展,注重生态环保理念的加入,努力把特色小镇打造成“特而强”“小而精”的产业生态系统,力求于到2020年,在我国建成1000个左右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体系、传统历史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特色小镇。由于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断提高了对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要求。因此,在生态环保理念下研究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特色小镇发展地区分布现状分析

2014年10月,“特色小镇”的概念在杭州云栖小镇第一次被提到。2018年9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称,在现有的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要将住宅用地占比过高、利用小镇的名义发展房地产的,以及特色不鲜明的、产镇不融合、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小镇逐步淘汰。我国现存的403个特色小镇的试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小镇的地理位置分布、当地的优势资源基础、人文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各个小镇最初的规划形式和建设发展模式也大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地特色,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创新性的发展道路,防止“千镇一面”的现象出现,打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小镇。

2.1 南、北特色小镇差异明显,南方占比较大

我国南北各地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城镇化发展程度不一致, 经济实力存在差距,产业化发展阶段也快慢不同,这些都是使特色小镇的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所在。将特色小镇的分布放到全国各大地区来看(见图1),华东地区以120个小镇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地区,东北地区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少,仅有36个小镇入选。华东地区的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速度较内陆发展较快,且产业发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以浙江省特色小镇分布为例。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北部,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渔业、工业、国内外贸易等发展较好。已建成的特色小镇便以新兴产业类为主,使浙江省的经济发展程度成为全国差异最小的省份之一。余杭梦想小镇、江干丁兰智慧小镇、瓯海时尚制造小镇等发展迅速。与首批特色小镇对比发现,第二批特色小镇的建设便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类的投资,以高端制造型、传统块状经济转型提升型、健康产业型主导的特色小镇,形成创新生态群落,做到景区、园区、社区、校区协调统一发展,对于产业升级的期望和需求也有较好的帮助,自然也就配套规划了较多数量的特色小镇(见图2、图 3)。

2.2 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备打造生态环保型特色小镇的潜在性发展优势

虽然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但是由于这类小镇大多数分布在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如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茶卡镇、丹霞小镇、黄河风情小镇等,它们都具有自然环境优势和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因此创建出了小镇独有的品牌特色,是中西部地区目前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可持续性发展较强的建设模式。

2.3 人文型小镇发展迅速

图2 第一批特色37个小镇类型

图3 第二批42个特色小镇类型

人文型小镇主要是依靠当地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的自然景观植被等优势基础,典型的如南浔善琏湖笔小镇、永年太极小镇、湖州丝绸小镇等。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走出了小镇独有的发展道路。越城黄酒小镇、平遥古城、龙泉青瓷小镇等以传统历史产业为主导,附加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的小镇,基本分布在人文历史文化丰盛的地区,打造出适合当地特色的旅游景区型特色小镇。

2.4 特色小镇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

特色小镇在农业地区分布的最多,在大城市远郊区分布的最少,而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小镇建成的规模相对较大些,在内陆地区的小镇建成规模普遍偏小。可见,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利用农业的发展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使城市功能和乡村功能紧密的结合起来,进而带动乡村振兴。

3 特色小镇存在的环境问题

3.1 对生态环保的规划设计重视不够

有些特色小镇在选址上会考虑建在城郊的位置,并且所选地区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却很难做到不去破坏大自然原始的生态平衡。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了农村的耕地,砍伐了一些绿色植被等,这都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一些影响因素。再比如,小镇内的垃圾分类放置得不到有效的规划,垃圾无害化处置情况不彻底,都将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使特色小镇内的环境变得优美,这些都是特色小镇在未来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去考虑和规划的问题。

3.2 环境指标达不到,导致小镇内的环境质量较差

特色小镇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将生态环保的理念作为发展的主要理念。但是,由于小镇内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其排出的废气、废液、废渣等,如果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小镇内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严重者还会对小镇内的土壤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地下水和矿物资源,日积月累,定会对小镇内的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使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3.3 小镇缺少“绿色”因素的加入

从小镇最初的规划设计,直到生产经营、运行使用,以及后期维护保养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的加入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往往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并不如人意。能源得不到较高的利用,浪费较多;绿色建材的投入比例较少,甚至是没有;绿色植被覆盖率较低,空气得不到较好的净化;全民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绿色低碳发展观,导致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不景气,从而生态健康没有得到可持续发展。

3.4 小镇内的生态环境缺少人员保护

近年来,特色小镇的发展如火如荼,利用其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也成为一个趋势。在旅游小镇发展的同时,生态环保问题显现出来。小镇内居民对生态环保的意识不是特别强烈,提高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不高。小镇的相关管理人员对生态环保政策的制定不全面,没有落实到每一处细节,一些隐藏的问题也在小镇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浮出来,这些都将成为未来小镇发展的绊脚石。

4 打造生态绿色环保型特色小镇的建议

4.1 政府要不断完善特色小镇建设机制

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政府制定实施的政策性指导意见。从最初的规划设计选址中,政府就应该认真仔细的考察筛选,并把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的因素加入到小镇的建设发展中去,例如,各级政府都要对小镇的发展理念进行一定的创新,要鼓励多元的协调与控制,省、市、县等各级政府都要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小镇建设发展的政策。在评定特色小镇是否具有生态环保时,严格要求审核的内容,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以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加强对小镇内垃圾的分类处置,做到垃圾不乱扔。对于废水、废液、废渣的排放方式,相关管理人员要严格管控。只有从最基本的做起,才能促进特色小镇健康蓬勃发展,迸发出小镇本身的内生动力,真正将特色小镇打造成绿色生态环保型小镇。

4.2 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注重保护小镇生态环境

要想使小镇内生态环境得以良好发展,要从根本上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即从内心深处去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不论是小镇的规划设计人员,还是我们普通人民群众,我们都要把绿色生态环保理念作为首要的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管控生态空间的标准线,努力把特色小镇打造成生态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生态性质不改变的绿色化、生态化、有魅力的小镇生态圈。

4.3 大力推广绿色建材的应用

“十三五”时期,在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同时,把推进建筑节能减排与实现绿色建筑发展作为主要任务。我们在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的同时,要加强对使用绿色建材的宣传力度,使绿色建材与生态保护更好的融合到一起。从小镇的最初建设开始,就使用绿色建材,尽量减少使用污染有害性的建材,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首先国家要尽快制定并出台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使用的具体实施方案,使绿色建材的评定标准得到专业化和统一化。其次,企业方面要加大对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从根源上做到真正的把绿色投放到我们的建设发展当中。最后,我们要提高对绿色建材产品的认知和辨别能力,提升绿色建筑品质,最终实现生态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4.4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中,要时刻把握能源的供给比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尽可能的保证能源的配置和利用率做到最大化。在国家建设有关部门颁布的审批指标上,将特色小镇新能源利用率设定为总体能耗的20%以上。因此,要加强能源的低碳化发展,加强使用绿色智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使新能源的使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创新,逐渐使生态变得更加友好和谐,最终使可再生能源规划开发统筹发展,使小镇建设真正做到宜人宜居。

猜你喜欢

绿色建材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关于开展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通知
“CK小镇”的美好
绿色建材评价与认证标准比较分析
特色种植促增收
绿色建材评价与管理研究
熊的小镇
建筑应用为导向创新绿色建材发展
小镇(外一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