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国际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0-01-15杜京京魏明宝杨艳琴

河南化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国际化

杜京京,魏明宝,杨艳琴 ,王 兰

(郑州轻工业大学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随着近20年来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我国高校新的风向标。工程教育认证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与国际进行接轨的桥梁,通用标准(2020版)中第10项明确规定毕业生应达成沟通能力:“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如今放眼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是各知名院校的办学趋向,哈佛大学开办阿联酋分校,纽约大学开办上海分校以及欧盟实施的大学生流动计划等。因此,虽然我国已经进入工程教育稳定发展阶段,但也应该抓住新时代工程教育的重要机遇,不断拓展、加强和深化工科类高校的国际化教育[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属于边缘学科,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和环境监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它通过介绍环境中主要微生物的形态特征、营养生理、生长规律及代谢调控等,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2]。由于微生物学涉及学科较多,知识面较广,因此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具备国际通用性、实用性、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对于这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学科,双语教学是实现国际化教育的首选途径,国内先后诸多院校也在采用此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知识储备上与国际接轨[3-4]。然而,对于工程教育认证新要求来说,双语教学模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国际化视野”,但在“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在双语教学模式基础上使学生在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国际前沿知识外,还能够关注环境科学迅速发展所揭示的环境中新问题,同时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实战能力上能够通过跨文化有效沟通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是我们在进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国际化教学所应追求的目标。

1 国际化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际化教育理念的提出,国内诸多高校开始重视双语教育,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乃至其它微生物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面临的共性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探索。传统的双语教学是将语言学习与专业教学机械地整合在一起,教学模式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对外文文献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和灵活运用,其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明显提高。在这种情形下,大部分学生不仅学习枯燥乏味,而且难以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环境实际问题[5]。

郑州轻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存在两极分化问题,比如南部沿海城市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本科阶段即可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而来自于四川、宁夏等省份(自治区)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甚至有部分学生在毕业时仍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国际化教学首先要求一个授课班级学生的听说能力处于同等水平,授课教师无论在做课程设计、课程评价以及持续改进时能够有的放矢,然而自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以来均以一个行政班级为授课单位进行教学活动,这种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给国际化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 国际化教学模式分析

2.1 明确培养目标

双语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于国际化教学,传统教学中的“双语”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学习先进科技知识的桥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为《纲要》)对教育国际化的目标、任务做了前瞻性的部署和要求,其中特别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根据《纲要》要求,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国际化教学应以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国际前沿知识为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

2.2 转变教学理念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是由美国著名学者William Spady率先提出的,是指在一切教学活动(如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学评价)都以实现学生的预期成果和提高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开展[6-7]。随着OBE理念逐渐成为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相关标准也融入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高等工程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持续改进,提高我国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应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①掌握微生物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生态特征等基础知识,能够识别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中制约微生物生长、繁殖与功能的环境及生物因素;②掌握微生物技术在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中基本原理,能够在工程设计中合理利用微生物手段和技术,初步解决轻工行业复杂环境工程问题;③能够利用多种手段获取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相关资料与文献,具备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提出问题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国际化教学模式应打破以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都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达成。

2.3 教学单位小班化

根据我校生源现状,将原来的行政班级根据英语基础水平分成两个班级进行小班教学。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综合分析本专业生源的专业背景和英语基础水平,采用的是中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授课和中英文考核的教学模式,其中英文比例视学生的接受程度而进行调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涉及中英文在授课中的比例及教材的选用等问题。在分班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分别综合考虑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在英文程度、课件以及教学内容上进行相应调整,这样既可以在课程设计、课程活动、课程评价、持续改进以及教学管理方面都可以有的放矢,同时也使学生通过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三重收获。

2.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是一种非常适合国际化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另外,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专业词汇过多,为了减少专业词汇带来的学习困难,采用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课前了解学习目标和掌握大部分课程内容,课堂上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方式,把国际上学科前沿发展的精华与专业知识引入教学视野。通过自主提问、自由讨论、课堂活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快速的掌握专业知识和国际前沿,加强国际理解,扩展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环境中微生物的作用时,引导学生除了利用微生物降解转化污染物和修复环境外,应该更加重视环境中的微生物(如病毒、病原菌和抗药性细菌)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国际化教学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实际交际能力,能够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与交流。在翻转课堂上组织情景教学,利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促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与英语情境相碰撞中,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更加激发起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3 完善评价体系

3.1 考核方式多元化

专业课程的考核目的是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积累,夯实专业基础,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校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国际化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期末成绩占比不大于60%)。平时成绩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包括课后作业、单元测验、分组讨论、专业翻译、专题综述、课件制作、课堂活动等,在国际化教学过程中,完善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是考查和督促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措施。

3.2 加强过程性评价

我国工程教育认证2020版指导书中增加了“过程性评价”相关内容,过程性评价是授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我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从2017级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行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是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授课教授通过对课后作业、单元测验、分组讨论、专业翻译、专题综述、课件制作、课堂活动等一系列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和所达到的知识水平,根据评估收集的信息,评价和判断学生个体的学业情况,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程度,从而更加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针对存在薄弱环节的学生采取单独约谈、习题讲解、线上答疑等帮扶措施,帮助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

3.3 完善教学效果评价

依据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国际化教学应以“学生是否达成课程目标”为基准来进行效果评价。课堂由学生和教师两部分组成,因此,“学生是否达成课程目标”应由学生和教师的两重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包括课程目标的达成、英文水平、学习效果、成绩的满意度等;教师的课程评价包括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评教以及语言能力等内容,从而对以上评价效果进行审视和反思,及时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加强持续改进

为了客观判定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关的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工程教育认证的一大理念即是“持续改进”,要求授课教师聚焦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面向产出的课程质量评价。结合本专业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课程特点,目前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①国际化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功底和英语能力均有相当高的要求,但是学校在师资力量建设上投入较少,缺乏具有良好口语的教师队伍;②学生的英文水平也是制约国际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专业从2019年起全面实行一本招生,虽然生源质量有所提高,但对于环境工程微生物国际化教学的目标而言,还需要授课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达成课程目标。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