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城”理念视角下的闽南传统渔村保护

2020-01-15刘燕珍陈安丽丁国昌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村落传统文化

陈 琳 刘燕珍 陈安丽 何 侃 林 涛 丁国昌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 福州 350002

一个民族总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作为一个见证,它也背负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 《马可波罗游记》中曾写到 “刺桐 (即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2]”,泉州也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 “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 “海丝”)起点。因商舶云集,海上贸易活动使泉州民俗风情与 “海丝”文化息息相关。

鲟埔村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镇的东边,因其三面临海,大部分的商船都从这里起航,鲟埔也就充当了当时各国经济交往的桥梁,当地的民俗风情见证着鲟埔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的传承。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居民修建小洋楼,蚵壳厝空置无人维护,甚至遭到破坏,民俗文化更是无人再延续,民族瑰宝、文化遗产正面临新的挑战,单纯的以原生态方式进行保护,会因人口外迁、乡土元素缺乏有效维护,加剧需保护元素的消失。而由意大利兴起和发展的、以 “慢”哲学为核心理念的 “慢城”运动,将 “慢城”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有机结合,通过缓慢、低碳的生活方式,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回归传统的生活状态,拒绝环境污染,注重生活品质,共同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生活环境。因此,本文尝试运用 “慢城”的发展理念,探索鲟埔村建设的新思路和模式。

1 “慢城”理念

“慢城”是1999年欧洲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个起源于意大利的小城镇国际网络组织,它提倡节奏悠闲舒适,支持都市绿化和绿色能源,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支持本地传统手工工艺与传统美食,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地方感和经济可持续发展[3]。慢城运动根植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特色复兴,旨在营造慢节奏的生活氛围和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心理诉求,是一种兼顾地域传统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城镇发展模式。

关于 “慢城”理论的研究,Mayer,Knox,Radstrom,Miele等[4-6]国外学者曾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慢城发展的背景和起源、界定标准、发展方式及其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等。而国内学者对 “慢城”的研究起步较晚,侧重于城市发展的规划,将其理论运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还有待深化[7]。 “慢城”反对过度城市化,反对传统文化被现代文化所替代,反对快速的生活节奏,这也为保护文化遗产价值的传统村落[8]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保护传统村落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通过解析 “慢城”村落特征,分析鲟埔村保护发展特征现状,探索适合鲟埔‘慢’村的方式方法,并进一步提出鲟埔 ‘慢’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也为其他类似的村落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

2 案例分析

2.1 意大利奥巧维耶托小镇

意大利的奥尔维耶巧是世界上第一个 “慢城”,有着3000多年历史,人们被田园风光所包围,房屋由当地的石灰岩块砌成,沿用至今,是典型的中古世纪小石城。在小镇中倡导的慢餐运动和慢城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4项策略。

1)建立农业生态科技园,构建 “慢食”农业基础。农业生态科技园主要承担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改造和培养有知识的农民、保留过时的植物品种、检查食品质量和口味、采购当地小产量作物、组织花园慢食活动等6项功能。

2)关闭当地各类快餐店,每年举办慢餐节用于宣传慢餐文化、推销当地食品。

3)促进当地农业生产者、农业生态科技园、慢餐经营者、慢餐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形成 “生产—加工—销售—使用”一条龙产业链[9]。

4)对交通进行严格管制,城内不允许车辆进入,街道上只有行人。

2.2 中国江苏桠溪镇

桠溪镇位于南京市高淳县,是中国第一座“慢城”,是一个自然打造的"三分山、两分水、五分田"黄金比例生态小镇,具有吴越江南典型的生态特征。它地处吴头楚尾,深受吴风楚韵的影响,直至今日仍保留了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游客在一年四季还能领略不同的旅游主题,即春季赏古典民间舞蹈、夏季听风观荷花、秋季对酒品螃蟹、冬季辞旧迎新办年货。因此,桠溪镇以生态山水田园作为规划基底,主要以传统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相继建成了以休闲度假为主的一批慢行系统、休闲配套设施和旅游休闲景点,并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为一体的农家乐特色产业,打造集农业、文化、休闲、生态和健康于一体的 “慢城”五大主题景区。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这些村落通过 “慢”理念不仅改变了生活环境、保护了传统生活模式,还增加了经济来源,并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3 “慢城”特征解析

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经济、特色和生活方式中有着发展 “慢城”的共同特点。

1)“慢流”。过多人流会带来居住环境的拥挤问题,并间接促进经济交流的激增,导致生活节奏加快,因此人口必须控制在5万人以下。

2)“慢境”。充分利用当地石材等传统建筑元素;在村落各重要节点区域增加绿地休闲区及活动广场,营造适宜村民交流和活动的开敞空间;在村庄道路建设中,减少城市景观元素的植入,还原乡村道路原貌;在村庄滨水空间改造中,减少人为硬化驳岸,增设步行空间和亲水空间。

3)“慢食”。逐步减少大型超市和快餐店,引导当地利用农田建设大地景观,发展农田观光旅游和果木采摘体验游;加强传统集市建设,支持村民在集市中贩卖农副产品;增加农家乐和民宿体验设施,保护当地的传统美食,在重要村庄规划建设 “传统美食坊”,为村民及外来人员提供品尝当地美食的场所,并为其提供情感交流空间。

4)“慢游”。选取地历史悠久,注重保护当地民风习俗、传统手工艺,倡导将观光游转变成深度体验游,让游客细细品味村落的传统魅力,慢慢感受历史气息; “慢游”推动慢产业的发展,复苏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经济,在重要对外交通道路附近建设 “慢客休憩驿站”,结合驿站设置传统制品摊点和农副产品交易点等。

5)“慢行”。采用非机动车的出行方式,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设施,减少乡村地区的交通流量和噪音污染;在整个区域内,严格控制机动车道路建设,增设由各乡村通往山体、湖泊的步行道与自行车道,引导 “慢行”体验。

根据以上特点,本文选取具有传统民俗文化、闽南特色的沿海鲟埔渔村作为研究对象。

4 鲟埔村特色资源分析与发展现状

4.1 鲟埔村概况

鲟埔村原名前埔村,是一个少户少人的自然村。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是商船聚集之地。村民主要以男性出海捕鱼作为生计,航海前都会有船挂红巾灯笼的祭祀仪式文化,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收获,并平安归来;而妇女主要承担滩涂养蚵并把捕回来的鱼在市场出售。鲟埔海岸线曲折,且是咸淡水相汇,形成了鱼群必经栖息之地[10],因其丰富的渔业资源,鲟埔村男捕女售、靠海吃海的原始生活就形成了一个原生态的小渔村。

4.2 鲟埔村特色资源

4.2.1 物质资源

物质资源主要体现为承载海丝记忆的 “蚵壳厝”。鲟埔是无数商船远洋的出发地,商船沿着闽南沿海航行,返航时,为了不形成空船,造成重心不稳,船员们会将蚵壳装在船上压舱,载回来后就堆放在鲟埔海边,而这些蚵壳又被先民因地制宜地砌成中国少见的古民居——贝饰建筑“蚵壳厝”。“蚵壳厝”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建筑形式,其建筑材料体现着鲟埔村民的集体智慧与历史文化承转,而且建筑的隔音效果好,冬暖夏凉,不容易被自然环境所腐蚀,墙体本身比较硬还可以抵挡炮的攻击,因此也就流传了 “千年砖,万年蚵壳”的俗语,成为鲟埔村渔村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目前鲟埔村蚵壳厝建筑的现存数量越来越少。根据不完全统计,鲟埔村现存的蚵壳厝仅有63处,且没有一处完好,有的仅剩一堵蚵壳墙,蚵壳厝的居住者已不足50户[11]。岁月的冲刷使百年历史的蚵壳厝出现了墙壁倒塌的现象,而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不愿意再住老房子,年轻人更是往大城市走,房子无人修缮与居住,对于房子来源的历史也慢慢被人淡忘。

4.2.2 非物质资源

1)淳朴的 “鲟埔女”风情。鲟埔女和惠安女是泉州民俗里两大特色。鲟埔女从儿时梳辫子起,头上就像一个 “四季花坛”,待到及笄 (十五岁的女孩),亲人就要把头发梳成圆髻,这也是古代阿拉伯人的遗风[12],而逢年过节就是妇女们争芳斗艳的时刻。因为生活在海边,要做农活,古时 “三寸金莲”在这个村落就没有形成,所以她们从不缠足,这也算是闽南独特的民俗风情[13]。

2)原始小吃。鲟埔是特色的渔村,因此有许多海鲜, “海蛎煎”[14]是家喻户晓的特色小吃,香味扑街,此外,还有遍布鲟埔村各个小巷路口店里的炸紫菜等。同一种海鲜有多种做法,在浓郁的海风气息中渗透着诱人的海鲜之美,吸引着众多食客纷纷而来。

3)传统文化。“妈祖”是鲟埔人的信仰,每年的农历正月廿十九鲟埔社区都会有 “巡香”的大型活动,也是鲟埔人最隆重的节日,各地出去打工的人都会回乡聚一起吆喝参拜 “妈祖”,鲟埔女会穿上自己的服饰打腰鼓,村民拿着香枝跟随 “妈祖”。而每当 “王爷公”生日,鲟埔村都会举办免费 “吃菜”活动,回乡 “乡子”围着桌子边吃边聊自己的故事,场面热闹而温馨。此外,还包括像 “十姓村”来源、“簪花围”服饰来源地等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

随着现代化快速发展,村里鲟埔女特有的服饰只在中老年妇女中保持着,年轻人只有举行重大的节日庆典,如 “巡香”中才会穿着传统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不同,年轻人也逐渐习惯传统的流逝,特别是手工工艺者可能要面临更加严峻的境况,如客户群改变,需要多向外传播才能有收益;而老一辈的知识和方式又比较落后,更重要的是手工艺的传承需要 “寂寞”和时间磨练,快节奏的生活则打断其传承。虽然鲟埔女生活习俗已被列为国家级 “非遗”项目,但该习俗的传承还是面临困境。

此外,鲟埔村现在的经济来源还是传统男捕女售,但是所产生的废弃物不能及时处理,加上泉州夏季高温多雨,堆积如山的海蛎壳会散发出恶臭,这给村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5 鲟埔村 “慢城”方案探索

5.1 鲟埔村 “慢城”条件

1)“慢流”。鲟埔村人口规模小,总人口约6000。

2)“慢境”。作为传统的渔村,鲟埔保存了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工业污染少,古老的建筑、特色的鲟埔风情使大家对海丝情节怀有眷恋。

3)“慢食”。鲟埔村仍保留村落特有的小吃。

4)“慢游”。传统农业发达,民间手工技艺、传统民俗节日以及传统风味等依然流传在村落中。

5)“慢行”。街巷保持传统格局,以步行道为主。

5.2 鲟埔村 “慢城”建设策略

1)营造 “慢境”。挖掘古井等乡村景观元素,结合当地鲟埔女服饰特点设置 “慢城”驿站;利用蚵壳建立蚵壳厝民宿、村庄道路,把游客 “丢在”鲟埔文化中,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

2)发展 “慢经济”。引导村民转变乡村经济发展理念,鼓励村民发展以地方特色美食为主的“慢食”文化,成立专项资金扶持乡村地方美食和手工制品的发展,并建设美食坊、田园野味农家驿站、亲子体验厨房等,提倡当地农民将农副产品引进到 “慢城”驿站中,弘扬地方传统美食。把具有当地特色装饰品的首饰、打扮方式、鲟埔服装在街道分散形成观赏区,游客也可购买;汇集鲟埔村各式的耕具、渔船模型,请当地村民进行展示,跟游客介绍农具的使用、模型制作等知识,让其参与其中;在 “慢游”的过程中欣赏妈祖出巡、舞灯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序引导村民及游客参与地方传统文化活动,实现 “慢”体验。提倡 “慢行”交通工具自行车参与到 “慢城”旅游系统的交通服务中,在当地设置自行车租赁点和换乘中心,当地村民可免费使用自行车[15]。

6 讨论

“传统村落是一群生生不息血脉相连的生态文化种群的组合体;保护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种良性需求”[16]。冯骥才先生曾表示:古村落文化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国文化中的万里长城[17]。

鲟埔村的发展和建设不仅倾注了先民们的智慧与心血,同时也是人与地域环境、社会环境互动关系的物质载体,村里独特的居住生活空间与民俗文化记录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与海丝的动态变化过程[18]。本文对鲟埔村的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并对保护方法进行全新视角的探索,异于之前博物馆式的保护。通过对国内外 “慢”城成功经验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启示:政府、群众团体和村民应对自己的文化和村落进行分工保护,政府负责宣传和推广,而群众、村民进行文化创作;经济收益对于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企业可以在发展中解决不断涌现的传承难题[19];对传承人的选拔和培养应走出传统的师徒单线传授模式,以现代企业环境为基础实现全方位培训和梯队式培养;本地群众的生活性参与是影响生产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时代变迁,挖掘出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活效用和文化价值,使之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广地嵌入百姓日常生活。

本文提出的 “慢城”理念模式是在保护实践中探索的一条有益路径,但很多学术化、规范化问题仍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我们期待传统渔村能够在 “慢城”建设中踏踏实实展示村落历史,展现村落文化,讲好村落故事,演好村落话剧,恢复传统村落地域特色!

猜你喜欢

村落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谁远谁近?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