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的卡波济肉瘤在眼部的临床表现

2020-01-15何太雯卢洪洲杨娅玲张仁芳刘莉江睿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眼睑结膜眼部

何太雯 卢洪洲 杨娅玲 张仁芳 刘莉 江睿

(1.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眼科 上海 201508;2.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上海 200031)

卡波济肉瘤(Kaposis sarcoma,KS)是一种以梭形细胞增生和血管瘤样结构为特征的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临床上分为4型:经典型KS、流行型/艾滋病相关型KS(AIDS-associated KS, AIDS-KS)、地方/非洲型KS、免疫抑制/器官移植相关型KS[1]。在HIV/AIDS流行前,本病罕见,我国多发于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特异性[2]。近年由于HIV/AIDS流行,KS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在汉族等发病率极低的人群)。有文献[3]显示,HIV感染人群的KS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10万倍。本文将10例汉族AIDS-KS患者的眼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9年6月~2015年7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收治10例AIDS相关性眼部KS患者。10例患者均为汉族男性,年龄21~71岁,其中20~29岁4例,30~39岁1例,40~49岁4例,>70岁1例,平均(38.60±15.66)岁。HIV感染途径均为性接触,其中1例有非婚异性性行为,9例有男男性行为。

1.2 方法 诊断标准:均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试验检测,确诊为HIV感染。KS的诊断参照《临床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4],紫色斑片或结节,沿皮肤纹理分布,可伴皮肤溃烂出血、周围组织水肿,可累及黏膜、淋巴结、内脏器官等。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新生血管伴或不伴裂隙样病变,新生血管周围红细胞外渗,含铁血黄素沉积,椭圆或梭形细胞浸润,淋巴细胞炎性浸润。

资料收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

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临床上眼部皮损及肿块完全消失,不包括色素沉着;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眼部病变消退至少50%;无反应(non-response,NR):眼部病变消退不足50%或无消退[5]。

2 结果

10例AIDS-KS患者中,未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4例,6例HAART时间为1周~8个月,平均(2.38±2.84)个月;CD4+T淋巴细胞2~348个/μL,平均(62.30±105.86)个/μL; 2例患者合并梅毒感染,1例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急性胰腺炎、真菌性败血症,1例合并肺结核,1例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10例患者的病程为10 d~7个月,平均(2.68±2.41)个月。KS首发部位有面部眼睑皮肤、睑结膜、口腔、四肢躯干皮肤及淋巴结,而后累及全身皮肤、肺、肝、心包及淋巴结。

眼部情况:10例眼部KS中,眼睑KS 2例,表现为紫黑色局部结节,质韧,边界不清,无移动性,无压痛,其中1例表现为上睑大结节(图1),40 mm×30 mm×20 mm,另1例为散在小结节,直径<5 mm。结膜KS 4例,3例表现为斑片状(图2),隆起高度<3 mm,呈暗红色, 1例为结节状。眼睑合并结膜KS(图3)4例。仅1例为单纯眼部睑结膜KS,余9例均为多发性KS,累及全身皮肤、口腔、淋巴结、肺、肝脏和心包等。5例眼睑或结膜KS为首诊,5例为病程发展过程中累及眼部。10例眼部均无明显不适,主要以眼睑肿物或结膜红而就诊眼科。

病理:梭形细胞,偶可见分裂核,有一定的异型性,血管内红细胞外渗。HHV-8(+),CD34(+),CD31(+)。

图1 眼睑KS的眼部情况 上睑大结节,表面不平整,可见结痂,无压痛。

图2 结膜KS的眼部情况 球结膜可见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隆起度不高。

图3 眼睑合并结膜KS的眼部情况 睑结膜暗红色新生物,

治疗和随访:10例患者均行 HAART。仅1例单纯眼部睑结膜KS予手术切除,未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余9例多发性KS给予多柔比星脂质体,其中3例加用紫杉醇化疗。2例因全身衰竭死亡。8例患者随访8~19个月,平均(12.50±4.28)个月,CR 6例、PR 2例(图4~6)。

图4 图1患者治疗后的照片 肿块明显减小。

图5 图2患者治疗后的照片 红色新生物消失。

图6 图3患者治疗后的照片 眼睑及睑结膜肿块消失。

3 讨论

在HIV/AIDS流行前,KS非常罕见,主要分布于东欧、阿拉伯、地中海起源民族中,多发生于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在我国,经典型KS仅见于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自HIV/AIDS流行后,KS发病率上升,主要因为AIDS-KS的发病率大幅上升。

近年我国HIV感染人数逐年上升,AIDS在我国进入广泛流行阶段,流行趋势严峻[6]。KS是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肿瘤之一。有文献[7]显示,目前有40%的AIDS患者合并KS,12%的AIDS患者死于KS进展。曾经只在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发病的KS,在汉族人群中,因HIV感染患AIDS-KS的人数日益增多。本文10例AIDS-KS患者均为汉族。

Hermans[8]认为免疫系统缺陷是KS的发病机制,正常内皮细胞在某种血管生成因子的刺激下持续增生,导致KS发生。许多研究表明,AIDS-KS的发生和发展直接与CD4+T淋巴细胞相关联,CD4+T淋巴细胞越少,KS发病率越高。在患者开始HAART的初期,KS的发病率明显升高[9-10]。本文10例患者均是未行HAART或HAART初期,免疫力低下,CD4+T淋巴细胞2~348个 /μL,平均(62.30±105.86)个/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提示KS易发生在AIDS的晚期,与文献相符。

Chang等[11]指出,HHV-8感染在4种类型的几乎所有KS病例均可检测到,所以认为HHV-8感染是KS不可缺少的病因,这与本文病理结果相符。但HHV-8如何引起血管内皮持续增生从而导致KS,目前尚无定论。

本组眼部KS患者中,眼睑KS表现为紫黑色局部结节,质韧,边界不清,无移动性,无压痛;结膜KS表现为斑片状或结节状,呈暗红色。9例为多发性KS,累及全身皮肤、口腔、淋巴结、肺、肝、心包等,且合并各种感染。

AIDS-KS患者KS易多发,累及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常合并全身感染。眼科医师遇见眼部紫黑色结节或结膜下暗红色斑片状病变,可检查全身皮肤是否有散在的紫黑色结节。若同时合并其他感染可高度怀疑AIDS /HIV 感染,需做进一步检查。

AIDS-KS的治疗包括HAART、化疗、局部治疗等。本文10例患者确诊后均行HAART,1例单纯眼结膜KS行手术切除,余9例为多发病变,累及脏器,均行多柔比星脂质体和(或)紫杉醇化疗。

随着HAART的广泛开展,AIDS患者生存时间逐渐延长,KS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认识AIDS-KS有助于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从而避免误诊、漏诊。能否及时诊断是影响KS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2]。

猜你喜欢

眼睑结膜眼部
被“夸张”的眼病
窥见眼部瑜伽
眼睑病的一些常识
老泪纵横可能是结膜松驰症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会长结石!
皱眉视物或因上眼睑下垂
患上眼睑假性黄色瘤要紧吗?
美目莫忘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