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对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0-01-15王立松王坤正

陕西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截骨术固定架患肢

王立松,杨 佩,王坤正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西安 710004)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临床中常表现为膝关节功能障碍、疼痛等症状,研究显示,KOA发生与年龄、体重、激素改变等多种因素相关[1]。由于机体膝关节负重多在膝关节内侧,因此KOA常首发于膝关节内侧间室,进而引起该处股胫距离缩短,导致膝内翻的发生,而膝内翻进一步使膝关节内侧间室负重增加,导致KOA加重,患者膝关节功能受到限制,甚至丧失[2]。本院对49例KOA合并膝内翻患者使用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KOA合并膝内翻患者49例(60膝),患者术前均进行X线片拍摄,拍摄部位为下肢负重位。患者均符合KOA的诊断标准,同时合并发生膝内翻,并行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术进行治疗。其中男17例,女32例,单膝38例,双膝11例,年龄21~65岁,平均(45.68±5.74)岁,平均病程(8.62±3.31)年。病例纳入标准:符合Ilizarov术和微创截骨手术适应证;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者;膝关节可进行屈伸,主要为膝关节内侧间隙疼痛,且胫骨关节间隙低于3 mm;随访时间≥2年;年龄≤65岁;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差;感染性疾病;中途退出或失访者;合并囊肿等其他膝关节病变;非KOA引起的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手术治疗史;临床资料缺失。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

2 治疗方法 所有KOA合并膝内翻患者均行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术。对患者行全麻后,使其仰卧。组装Ilizarov所需外固定架,包括内环和全环各1组,二者距离在20 cm左右,其中在膝关节近端设置为3/4C环,各环之间的连接使用可调丝杆,并使用关节器进行固定。Ilizarov手术中,将预先组装好的外固定架应用于患肢,调整后使其与患肢相符,并使环与患肢间隙在2 cm以上。此外在膝关节近端,应使2个半环开口方向和屈侧方向相符。随后在X线机下进行穿针操作,在胫骨平台处置入全针1根(直径2.0 mm),并将其进行固定,随后对胫腓关节进行固定操作后,于患者踝处上方全环处,置入全针1根,同时对外固定架进行适当调整,以匹配患肢。随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将其余全针与半针置入,以使外固定架保持稳定。微创截骨术中,在患者下肢与胫骨结节距离2 cm的位置,作一切口,逐层分开至骨膜,将截骨器置入,进行截骨操作,将膝内翻矫正,随后将可调丝杆拉紧,X线下确定截骨操作,并进行引流。最后将去除骨针多余部分,包扎。术后第2天,使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功能锻炼、下肢肌肉锻炼、被动功能锻炼等,术后1周左右进行拄拐负重练习,并逐步增加负重。术后1周左右通过对外固定架中丝杆的调整,对患肢进行矫形,每天调整1 mm,分次完成。矫形持续约2周后,进行X线拍摄,若发现患者力线正常,则将外固定架锁定。术后8~16周,根据患者骨愈合情况,进行减针以及外固定架拆除操作。

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对患者进行至少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股胫角、胫骨关节间隙以及机械轴偏移距离。②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SS(Hospital for special knee score)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HSS量表从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稳定性、屈膝畸形进行评价,HSS量表满分均为100分,随着分值增加,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增强。比较不同随访时间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

结 果

1 疗效分析 49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无失访或中途退出患者,随访时间24~67个月,平均(41.32±7.89)个月。49例患者拆除外固定架时间为11~16周,平均(13.79±2.81)周。经手术治疗后,患者下肢力量、步行距离、疼痛等均有明显改善,患肢处膝内翻得到有效矫正,能够进行下蹲等动作。有2例患者(4.08%)发生针道感染,经对症治疗后愈合,未发生神经损伤、钢针断裂等其他术后并发症。不同手术时间,患者股胫角、胫骨关节间隙和机械轴偏移距离明显不同(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中患者股胫角、机械轴偏移距离均明显降低(P<0.05),胫骨关节间隙明显增加(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中患者股胫角、胫骨关节间隙和机械轴偏移距离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术的疗效评价

注:与术前相比,*P<0.05

2 膝关节功能评价 不同手术时间,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不同(P<0.05),其中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中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发生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中,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中,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价

注:与术前相比,*P<0.05

讨 论

KOA是常见的膝关节退行性疾病,其中膝内翻是KOA常见畸形,患者常见内侧间室软骨增厚,软骨下骨厚度和硬度降低。KOA合并膝内翻患者由于伴有骨内瘀血、关节退变、骨内压增加等特征,常常发生一定程度的膝关节疼痛、骨质增生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3]。KOA合并膝内翻患者,下肢力线发生一定程度的异常排列,进而导致胫骨关节处异常负重,软骨发生磨损,使患者膝内翻更为严重,疼痛加剧[4]。通过微创截骨术能够有效的对下肢力线异常进行纠正,通过将膝关节内侧间室异常负重进行反转,进而促使患者软骨的修复,增强膝关节稳定性,降低患者疼痛,是目前治疗KOA合并膝内翻的常用方法[5-6]。此外,有研究发现,通过截骨能够有助于减轻骨内压,改善血流,消除瘀滞,进而有助于减轻患者炎症,缓解临床症状[7]。Ilizarov的作用原理是“张力-应力”法则,通过利用骨骼本身强大的再生功能,并对张力和应力进行控制调整,进而促进骨骼生长,目前Ilizarov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在Ilizarov术中,能够有效的对软组织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过多的损伤,同时不需要进行内置物的置入,既能够有效的起到稳定效果,且能够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骨愈合[8-9]。进行Ilizarov术,能够对患肢畸形进行有效矫正,促进骨形成,使肢体延长,有助于其功能的恢复。然而由于外固定架较为笨重,往往对行动产生一定的限制,同时Ilizarov术需要较久的治疗时间,可能会导致针道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10]。

本研究中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使用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治疗KOA合并膝内翻,其中微创截骨术在胫骨结节下方进行,同时应用Ilizarov术的“张力-应力法则”,对膝内翻畸形进行有效矫正,并能够对截骨端进行有效的调整,促使新骨形成。Ilizarov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对冠状面的调整以及矢状面控制,降低微创截骨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减轻手术中对患者软组织的损伤,进而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患者恢复时间[11]。同时该手术中无需使用石膏,且在截骨端处固定较为稳固,进而促进腓骨愈合。在治疗中,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应注意对外固定架的调整,同时应注意对外侧和内侧丝杆的准确调整和调整速度。本研究发现,经过治疗,随访中患者股胫角明显降低,胫骨关节间隙明显增加,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升高,而膝关节活动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在治疗KOA联合膝内翻患者时,疗效可靠且较为稳定。

然而Ilizarov术时间较长,患者往往需要4~6个月时间才能拆除外固定架,因此可能对患者心理及日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对该手术进行充分了解,进而配合长时间的治疗[12-13]。此外,在行胫骨截断术中,一般需要对腓骨同时截断,而本研究中,联合使用Ilizarov术,无需进行腓骨截断,即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腓骨的完整性能够提高患肢的稳定性,并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发现,使用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治疗KOA合并膝内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经及时有效处理后均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Ilizarov术联合微创截骨治疗KOA合并膝内翻,疗效稳定,费用较低,安全性好,能够有效对膝内翻进行矫正,同时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进而减少关节置换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猜你喜欢

截骨术固定架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关节镜联合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对比股骨开窗技术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股骨侧翻修术中的疗效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墙壁开关插座固定架刚度研究
无天于上2035(一)
关节镜探察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