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治中赏识的贴身秘书

2020-01-14

文史博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张治中耒阳

1939年5月20日,一直处于抗战大后方的湖南耒阳县城,打破了长久的宁静与寂寞——湖南省政府从沅陵迁徙耒阳。众多政府官员、社会各界名流带着家眷寓居耒阳,这当中就有诗人、书法家洪漱崖。

洪漱崖,本名洪存恕,字漱崖(岩),安徽含山县巨兴乡人,出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其父洪海榜系祖传中医,洪漱崖在少年时期随父学医,后考入安庆优级师范中文科读书,曾在黄埔军校六期学习,与爱国将领张治中是同乡同学。张治中很赏识洪漱崖,聘其为随从秘书长达十多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张治中命其赴湖南省衡山县就任县长,洪漱崖恳辞未就,留在省政府秘书科。1939年5月省政府迁徙耒阳,洪漱崖带了妻儿随迁,在这座小城一住5年。

洪漱崖在繁忙公务之余,经常到耒水河畔漫步。他最爱去杜甫墓地徜徉。他推崇杜甫,同情杜甫晚年的悲惨遭遇。想到时局和个人命运,同样有一种“国破山河在”的悲壮情怀。

洪漱崖平时手不释卷,酷爱写诗习字。他在耒阳期间,正处于创作黄金期,先后有两百多首格律诗词问世。他的作品,抒发个人遭遇,感叹家国之痛,陈述时政积弊。其中一首五言律诗《乱后复经耒阳》,诗曰:“斜日江城近,经年战垒留。蒿深欲迷径,苇白尚明洲。冷市鱼虾断,空堂蝙蝠稠。旧奴何处至,骨立不胜秋。”

1940年春,蒋介石亲临南岳召开军事会议,薛岳在衡山香炉峰征地30亩,种植日本黑松,欲送给蒋介石作为纪念。薛岳打算凿字于崖壁之上,亲授洪漱崖为黑松林题写碑名。薛岳本身就是书法家,却请洪漱崖题写,可见他很欣赏洪漱崖的书法艺术。洪漱崖自然很看重,在耒阳县城住处整整写了一个星期,挑选出最满意的一幅赶往梅桥薛公馆交给薛岳。薛岳看了洪漱崖的字,赞不绝口,召集工匠准备在松林边的崖壁凿字,但因工程过大,只好改用碑刻代替。

洪漱崖为人正直,多次竭力保护进步人士。已故中央民革主席朱蕴山与其系同学故交,朱蕴山思想进步,倾向共产党,国民政府密令逮捕他,洪漱崖获悉后立即转告朱蕴山,并连夜雇一小船将朱蕴山送到芜湖,使其得以逃脱险境。洪漱崖还受张治中之命,曾将蒋介石通缉的爱国人士陶行知安全护送到上海。

1941年,张治中调任重庆国民党中央任职,电召洪漱崖去渝。他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将之蜀留别耒阳诸友》,向耒阳的友人告别:“嘉禾不敢缓程期,已戒征车办短衣。乱世为儒犹此役,无家有弟尚谁依。功名附骥老何望,文字雕虫古已讥。枉辱赆诗壮行色,饥驱万里更难归。”不过,他未能成行,原因是“时弟同客耒阳,不得随行”。

抗战胜利后,洪漱崖看不惯国民党官场腐败,毅然辞职回乡任教。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省省长黄岩受张治中来信委托,邀请洪漱崖出外工作,但洪因年逾花甲,力不从心,选择在家乡医院为乡人健康奉献余热。黄岩寄给他的300元生活补助费,他亦如数退回。1956年和1964年,张治中先后两次回巢县均派车接其晤谈,每次馈赠500元,他均婉言谢绝。1976年,洪漱崖病逝。

洪漱崖是民国时期的重要诗人,有《漱崖诗集》存世。学者徐晋如在《略谈二十世纪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中说:“现代自由精神,从一开始就是与反极权、吁民主的政治诉求联系在一起,是二十世纪诗词的主旋律。这一主旋律,滥觞自清末诗界革命派,而经陈独秀、鲁迅、郁达夫、陈寅恪、洪漱崖等发扬光大,遂能成就近百年来的一代之文学。”徐晋如把洪漱崖与陈独秀、鲁迅、郁达夫、陈寅恪相提并论,可见他在民国诗坛的影响之大。

猜你喜欢

张治中耒阳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张治中:和平将军,为国捐躯
耒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耒阳市烤烟主要生育期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耒阳:4747人“赶考”
耒阳抓实教师队伍建设
和平将军张治中 心系中共的国府重臣
Achilles Heel
让思维的花朵更绚烂
张治中“婢”而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