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20-01-13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民盟昂山博览会

各方盛赞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11月27~30 日,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召开。老挝出任主题国,巴基斯坦首次担任特邀合作伙伴。本届盛会适逢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十周年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主题,得到中国和东盟各国以及特邀合作伙伴政要的高度评价。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平台,希望双方通过本届盛会,创造更多商机,收获更多成果,携手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老挝总理通伦: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成为东盟与中国经贸合作的重要机制。17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展示了东盟与中国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成果,也深化了双方民众之间的友谊纽带。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然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进行贸易投资促进活动的重要平台,并成为中国与东盟成员国良好合作的典范。我相信,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促进疫情后的区域经济复苏,并深化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旅游、投资等关键领域的合作。

缅甸总统温敏: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一如既往地提供重要的平台,探索加强东盟与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通过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这一重要年度盛会对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多边关系至关重要,在我们共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当下尤其如此。

泰国总理巴育:今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具有特殊意义。各国政府及公共部门携手推动商界适应新常态,积极为私营企业拓展商机,促进贸易、投资、服务及旅游业的发展,扩大先进技术运用,使各行各業共克时艰、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向中国—东盟博览会主办方表示祝贺,虽然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你们成功组织了这次盛会,安排了云上东博会等丰富内容。这项努力增强了东盟国家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贸易往来。

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时期,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性更为凸显。首先,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提醒我们密切合作的重要性,这正是多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不断迈向成功、双方建立商业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石。其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表明,在急需摆脱疫情影响、恢复经济活动的当前,我们可以如何进一步加强这样的合作与伙伴关系。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CEP带来的贸易自由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破除等,都将对中国—东盟博览会大有裨益。

RCEP签署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

2020年11月15日,RCEP第四次领导人会议期间,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式签署协定。这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RCEP缔约国领导人皆给予了高度评价,各国媒体也充分肯定了RCEP的国际影响和重大意义。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这不仅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更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必将为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贡献新力量。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这是本地区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在多边主义衰落、全球增长放缓的当下,协定表明亚洲国家支持开放的供应链、更自由的贸易和更紧密的相互依存。它让所有参与国在彼此的成果和繁荣中有更大的相关利益,同时有助于强化区域和平及安全。

韩国总统文在寅:协定将有利于韩国进一步提高其对外货运量,助力各国加强经济合作,共同解决疫情危机。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由于1/5的澳大利亚就业机会依赖于贸易,因此RCEP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增加澳大利亚的就业机会和出口机会。

RCEP对东亚和亚洲经济一体化有重要意义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RCEP签署的最直接意义,就是有效促使成员国尽快形成命运共同体,协同抗疫,加速抗疫物资和技术的流动与共享,推动地区内的全面复工复产。疫情中受创极为严重的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将从该协议中获益良多。

英国路透社:单边贸易保护壁垒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干扰,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备遭冲击,如何抱团合作达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内涵所在。刚刚尘埃落定的RCEP,为同样谈判多年的中日韩FTA(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做好前期铺垫。

中国《第一财经》:RCEP对中国稳外贸、稳外资,发展健康、可持续、平稳的对外贸易和投资关系,意义重大。在RCEP签署之后,中国下一个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欧盟投资协定”也有望实现。RCEP的签署,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信心,对于东亚和亚洲经济一体化也有重要意义。

昂山素季和民盟仍将面临不少挑战

11月14日,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联邦议会选举结果,缅甸2020年大选尘埃落定,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获得压倒性胜利,将继续执政。这也引起各国媒体的关注和热议。

美国《纽约时报》:尽管民盟政府在其第一任期内的主要承诺(宪法改革,民族和解与和平,社会经济改善)表现不佳,以及现在还有少数族裔政党和新挑战者的崛起,但民盟仍取得了胜利。这表明,昂山素季仍然能够以民主发展的名义召集选民反对军方及其政治代理人。

《中国新闻周刊》:民盟的又一次“完胜”,看似意外,却在情理之中,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昂山素季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不出预料,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再度胜选蝉联执政。不过,昂山素季和民盟仍将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如何继续推动政治经济改革、平衡政府与军方的关系、解决罗兴亚问题、推进全国和解、昂山素季接班人等。这些挑战环环相扣,相互影响,难以单独解决。

中国《澎湃新闻》:在“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下,某个选区中获得简单多数的候选人即可赢得胜利。这可能让未支持胜者的选民无法在国会中体现自己的意志。因缅甸民族混居,“赢者通吃”导致少数民族政党和他们背后的社群在选举政治中被边缘化。除了“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被取消的选举使得部分少数民族更难通过选举表达诉求。而这可能会使民族和解、国家和平进程更加步履蹒跚。

猜你喜欢

民盟昂山博览会
缅甸补选:民盟执政一周年的风向标?
民盟第七届民生论坛昆明举行 聚焦精准扶贫
昂山素季胃病休假引担忧
昂山素季出门探望党内大佬
东京眼镜博览会憧憬“2010”
莫斯科举行百万富翁博览会
缅甸首次报道昂山素季受审
第44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