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灌注加权成像评估创伤性脑损伤血脑屏障改变研究进展

2020-01-13欧阳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血管评估模型

喻 黎,欧阳林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 漳州 363000]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事故增加和局部战争频繁发生,全球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其死亡率和长期致残率均较高[1]。TBI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不仅可导致神经炎症反应和脑水肿等继发性病理改变[2-3]的发生,还与阿尔茨海默病、外伤后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等疾病发生有关[4-5]。BBB破坏是引起继发性脑损伤的关键病理事件,BBB可作为治疗TBI的靶点[6],但临床评价TBI后BBB改变的方法有限。有学者利用伊文思蓝、辣根过氧化物酶、台盼蓝染料[7]和放射性核素[8]等光镜示踪剂对TBI引起的BBB损伤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但存在辐射危害或需要进行体外评价等,不适用于体内重复评估。CT可评估BBB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但其敏感性较低。MR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的快速发展为临床评价TBI后BBB改变提供了可能。本文围绕MR PWI评估TBI后BBB改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TBI后BBB病理生理改变

TBI由外力引起,可对大脑血管系统和邻近神经元造成毁灭性影响[9]。既往TBI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元,忽略了脑血管系统和神经胶质细胞。目前TBI后血管系统和神经血管单位的变化越来越引起重视[10]。BBB是多细胞血管结构界面,能选择性限制化合物和细胞的血脑交换,进而严格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11]。TBI造成原发性血管损伤,在超微结构层面可见内皮细胞破裂、内皮细胞空泡化、血源性蛋白质及红细胞外渗;创伤造成的脑微血管壁完整性破坏会迅速激活凝血级联反应[12],使周围脑组织广泛发生血管内凝血,产生的血管内血栓主要阻塞小静脉,也可少量阻塞小动脉,电子显微镜可显示小静脉血小板和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物形成。这种创伤后血管内凝血类似于脑缺血后发生的无复流现象,可致周围脑组织血流量显著减少。

2 MR PWI

MR PWI主要包括对比剂增强灌注成像和毋须注射对比剂的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前者又分为以T1权重为主的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与基于T2*权重的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enhanced MRI,DSC-MRI)。DCE-MRI现已成为检测BBB破坏的主要MR PWI技术。

2.1 DCE-MRI DCE-MRI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重复获取T1WI,测量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强度,从而半定量分析或定量分析有关微循环参数。利用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分析可进行半定量测量,得到相对增强强度、最大增强强度、最大相对增强强度及达峰时间等参数。两腔室模型是药代动力学的基础模型。BBB将组织分为血管腔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EES)。利用药代动力学模型,可获得容积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EES容积分数(volume fraction of 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Ve)及血管内容积分数等定量参数[13]。Ktrans是对比剂从血管内部进入EES的转移常数,Ktrans增大意味着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内皮细胞受损严重[14]。此后分别依据不同假设条件提出了许多其他药代动力学模型,如Toft-Kety双室线性模型、Extended Toft-Kety双室线性模型及Patlak单室模型[15]等。

2.2 DSC-MRI DSC-MRI技术快速测量团注顺磁性对比剂后MR信号变化,是首过法灌注成像。高浓度钆对比剂能产生明显的T2和T2*弛豫,使T2加权自旋回波和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图像信号下降;与T1信号增强具有较短的作用半径不同,T2敏感性效应可延伸至周围数毫米处,故对毛细血管床等低血管密度区域对比剂的存在极为敏感。BBB正常状态下类似单室模型,血管内对比剂不能进入EES而在局部产生磁敏感梯度,增加周围组织弛豫率,使信号强度降低。利用快速成像序列,在对比剂第一次通过之前、期间以及之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成像,可探测信号强度变化,得到TIC,再根据对比剂浓度、弛豫率与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生成时间-对比剂浓度曲线,利用去卷积公式计算得到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及平均通过时间等参数。BBB被破坏后,对比剂进入EES,可使rCBV值低于真实值[16]。BOXERMAN等[17]利用线性拟合消除对比剂渗漏导致的T1信号改变的干扰,并获得代表对比剂从血管内进入EES的渗透性系数K2。

2.3 ASL ASL技术以磁性标记进入大脑血液中的水质子作为内源性对比剂。ASL MRI中,动脉中的水质子在大脑供血血管中被磁标记,流经目标层面,与未标记的脑组织交换水质子,使局部脑组织磁化率发生改变;对标记前后的图像进行相减,重复此采集并进行平均,得到血流灌注图像。根据标记脉冲的不同,现有ASL技术可分为脉冲式ASL(pulsed ASL,PASL)、连续式ASL(continuous ASL,CASL)和基于流速的ASL。目前临床较多使用前两种与在其基础上发展来的伪连续式ASL(pseudo continuous ASL,pCASL)。利用CASL可测量多层灌注图像,具有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较高、成像范围较大等优点,但需长时间脉冲维持磁场方向和磁化方向夹角的稳定[18]。PASL操作简单方便,对硬件要求较低,但其SNR低,层面伪影处理及灌注均匀性均较差[19]。与PASL和CASL相比,pCASL汲取两者优势,具有灌注均匀、射频能量吸收率低、SNR高以及重复性好等优点[20]。BBB正常时,水分子只能通过扩散透过BBB,速度较慢,血管内水分子扩散速度快于血管外水分子[21]。结合DWI,ASL技术在两腔室模型下可量化毛细血管通透性,推导出作为区域BBB渗透率标志的渗透率-表面积乘积[22]。

3 MR PWI用于TBI

3.1 TBI后BBB损伤 YOO等[23]利用DCE-MRI定量分析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BI,mTBI)合并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BBB损伤,分析对比T2高信号脑白质(white matter,WM)、正常表观脑白质(normal-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和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Ktrans和Ve值,发现mTBI患者Ktrans和Ve值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支持BBB损伤是TBI后的重要继发性损伤机制。为调查脑震荡高危人群BBB完整性有无改变,O'KEEFFE等[24]分析职业综合格斗选手和青少年橄榄球运动员的DCE-MRI和BBB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职业综合格斗和青少年橄榄球运动的生物力学力量可致BBB破坏。PASCO等[25]利用DSC-MRI与DWI描述TBI实验模型中CBV、CBF以及脑水肿改变,发现损伤后1~5 h损伤区域内CBF减少70%~80%,表观弥散系数降低40%,在对侧非损伤半球也观察到短暂低灌注(40%~50%),提示DSC-MRI可评估早期TBI血流灌注的改变。马军朋等[26]联合ASL和DWI分析TBI患者脑挫伤区和对侧镜区的rCBF及ADC值,结果表明ASL联合DWI可有效显示3个不同时期TBI患者脑微循环状态及变化情况,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3.2 监测TBI后BBB变化 SHEN等[27]开发出利用表面线圈和基于梯度回波的脉冲序列测量BBB渗透率Ktrans值的MRI方法,获得的Ktrans图像具有良好的SNR、空间分辨率和空间覆盖能力;用于评估大鼠TBI后BBB渗漏的纵向进展,评价Ktrans值时空演化,发现Ktrans值在损伤1 h时增加,且随时间逐渐增加,第3天达到峰值,于第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许泽艳等[28]选用改良Tofts-Kermode两室血流动力学模型发现BBB损伤组大鼠相对Ktrans值在损伤后3 h轻度上升,24 h明显升高,第3天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第14天轻微上升;相比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DCE-MRI的Ktrans值可更精确评估TBI后BBB通透性变化。上述各项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可能与各实验中BBB损伤程度不同以及实验动物和方法差异有关。

3.3 预测TBI远期并发症 TOMKINS等[29]对37例TBI患者、包括19例PTE行脑电图和DCE-MRI检查,发现82.4% PTE患者BBB存在破坏,甚至在创伤后数年仍可观察到BBB破坏,而非PTE患者仅25%存在BBB损伤;70% PTE患者的慢波脑电图活动定位于脑BBB破坏相同区域,并与BBB破坏皮层体积有关,表明BBB破坏与PTE发生紧密相关。YU等[30]对TBI后第7天大鼠及对照组行DCE-MRI,测量双侧皮质、海马、丘脑和胼胝体MRI参数,发现与对照组相比,TBI组患侧大脑皮质Ktrans值更高,提示DCE-MRI可用于早期评估TBI后与长期认知相关的微观结构。

4 展望

MR PWI用于评估TBI患者BBB改变已显示出重要价值,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扫描时间长,用于检查血流动力不稳定的TBI患者较为困难;TBI患者多无意识,无法了解其是否存在MR检查禁忌证;对于定量监测TBI后BBB的变化存在许多不足和局限。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MR PWI将更加广泛地用于临床监测、治疗TBI后BBB的破坏及预后评估。

猜你喜欢

血管评估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血管里的河流
模型小览(二)
少糖多酸护血管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你的血管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