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县黄牛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1-13程育杰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冻精覆盖面黄牛

程育杰

(甘肃省静宁县畜牧兽医中心李店畜牧兽医站,743409)

静宁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处,是传统的半农半牧以农为主的县份,养牛业历史悠久,黄牛品种以秦川牛为主,饲草料资源丰富,肉牛产业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当前开展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活动的主导产业。

1 现状

我县黄牛改良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是我省首批开展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的县份,经历了由颗粒冻精改良技术向细管冻精改良技术的转变过程。目前,黄牛冻配改良工作已经成为全县肉牛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科技支撑,对于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深度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随着牛产业的快速兴起,养牛业的升温,各级政府开始鼓励加大牛改力度,投入了一定财力和人力,力求提高冻配数量,但由于我县起步晚、动作慢,对改良认识不是很到位,因而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2 存在的问题

2.1 遗传材料供应不规范

受市场影响,冻精价格和质量不一,种质水平差的劣质冻精低价流入各地。忽视种质水平,导致性能低下。全省各地仍然存在劣势育种公牛本地杂交现象,有部分地区仍然严重。

2.2 黄牛改良工作覆盖面窄

我县以西门塔尔为主导品种进行的杂交改良,多年来虽被部分农户所接受,但还是覆盖面太窄,目前,全县333 个行政村平均6 个村1 个黄牛改良冻配点。改良工作的覆盖面约为65%左右,还有35%约2.5 万头适配母牛没有进行黄牛冻配改良,严重影响全县黄牛改良工作的整体水平。由于受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县个别山村比较偏远黄牛改良覆盖不上,仍处于空白,这些偏远山村牛的繁育仍靠传统的本交方式。

2.3 缺乏科学的黄牛改良计划

牛改开始以来,虽然省上制定了全省黄牛改良方向,确定了一些优良的肉牛品种,但有些地方不按统一规划执行,而是盲目引进。全省已经有超过八个品种肉牛精液,随时不受限制地使用,缺乏统一的规划要求和长期的育种和改进目标。县上也在实施基础母牛保种,但是在实际操作改良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科学的牛改计划,加上授配母牛的品系档案不全、系谱不清,没有有效地推广实施肉牛二、三元杂交技术,影响了全县肉牛品质的提升,不能很好达到黄牛冻配改良技术效益的最大化。

2.4 黄牛改良工作经费不足

近年来,省市业务部门虽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只是保障了基础设施配置、器械物资投放和补贴液氮冻精费用等,缺少具体的工作运行经费,全县所有的黄牛冻配改良点经营效益不好,严重影响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致使工作连续性和冻配质量不能保证。

2.5 黄牛冻配改良队伍不健全

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一名技术较高的冻配从业人员都具备2年以上的技术经验。由于黄牛冻配改良点的效益两极分化,导致了牛改队伍不健全。条件好的区域,经济效益较好,从业人员比较积极,工作开展良好,黄牛改良数量逐年增加。自然条件较差,工作环境艰苦,区域内母牛存栏较少的牛改点,效益不好,不能有效吸引牛改从业人员,牛改工作时断时续,致使从业人员转行流失严重。

3 对策及建议

3.1 提高对牛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是实现肉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又是精准扶贫和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所以持续提升黄牛改良工作水平,促进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是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助推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所以我们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把黄牛冷配工作列入全年工作的硬性指标之中,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3.2 切实制定科学的黄牛改良计划

按照省市黄牛改良方向,结合全县肉牛类群的特点和黄牛改良现状,确定适合我县的肉牛改良品种和改良技术路线,做好基础母牛建档立卡和黄牛改良登记等基础工作。以红安格斯、南德温为主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在做好平凉红牛新类群培育的基础上,杂交二代推广用西门塔尔和夏洛来等品种进行三元杂交改良,区分不同的受配母牛和不同的区域进行科学的冻配改良。

3.3 努力扩大黄牛改良覆盖面

我县改良母牛数量占存栏基础母牛的65%左右,还有2.5 万头未参与冻配改良,这些是扩大黄牛改良覆盖面的重点。要采取以下四项措施,扩大黄牛改良覆盖面。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县电视台、网络和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改良牛的特点和经济效益,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落实扶持资金。建议省市业务部门每年下拔部分专项工作经费,用于解决增设牛改点和液氮冻精定期配送费用,同时,对部分效益不好和亏损的牛改点给予一定补贴。三是淘汰劣质种公牛。对偏远山区暂未设立牛改点的区域内种公牛进行定期鉴定,对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种公牛依法强制淘汰。四是加强监督考核。将黄牛改良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范畴,采取目标责任管理办法,奖优罚劣。

3.4 持续加强黄牛冻配改良技术培训

根据当前黄牛改良工作的发展新形势,持续推进牛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邀请市县肉牛繁育专家和技术精良的一线黄牛改良操作人员每年进行2 期以上培训,授课,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培训。重点要进行母牛生殖生理、发情临床鉴定、细管冻配技术、产科疾病防治、肉牛三元杂交等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努力建设适应现代肉牛产业发展的高素质的黄牛改良技术队伍。

3.5 牛改过程中加强牛的疫病防控及检疫工作

在黄牛改良过程中,牛的疫病防控及检疫工作不容忽视,要结合出入防疫制度,搞好牛改人员的消毒工作并定期做好免疫工作。必须对引牛进行严格全面的检疫,特别是对种牛要彻底全面的检疫,重视疫苗接种工作,要建立专业的疫苗接种登记管理体系,确保免疫接种可查可寻。除了对重大牛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牛出败、布氏杆菌病、结核病、流行热等要进行重点防控外,对牛的一些普通病,如消化系统疾病、繁殖障碍性疾病也应予以重视。而对这些疾病诊治,传统的中兽医药有它独特的优势,应注意在临床中传承应用,创新发扬。

猜你喜欢

冻精覆盖面黄牛
优异答卷载入奥运史册
制作泥巴黄牛
幼儿队前教育试点工作 扩大少先队组织覆盖面
黄牛冻精改良易地输精的技术应用
关于乌兰察布肉牛养殖的对策建议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文献研究综述
提高肉牛冷配受胎率的措施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
牛繁改现状和改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