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蜂产业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0-01-13高芸刘剑赵芝俊

中国蜂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蜂业蜜源蜂产品

高芸 刘剑 赵芝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一、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在春节前夕,正值华北地区蜂群越冬、华南地区蜂群繁蜂扩群,为下一步生产准备之时。疫情从2020年1月份显现苗头到形成蔓延之势,发展时间短,波及面广。由于农业产业多数为固定区域生产活动,疫情初期对农业影响略小,随着疫情的持续,社区(农村)普遍实行网格化管理,部分地区物流和道路受阻,影响了农业生产物资和产品流通集散。对蜂产品和生产资料集散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对需要随季节和蜜源流动的转地放蜂生产方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及时就疫情对蜂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加以研判,以便立足当前条件开展生产自救,确保养蜂业平稳健康运行。

二、对蜂业生产的影响

当前,我国养蜂模式主要有三种:大转地养蜂,年转地运输距离约0.6~1.5万km;小转地养蜂,转地距离约0.1~0.3万km;定地饲养西蜂和中蜂。由于疫情发生在冬末春初,对小转地和定地养蜂模式基本没有影响。大转地蜂农主要受到跨区域交通受阻和农村道路封锁影响,无法根据蜜源时节转地,有可能错过2~3月份云南、广东、福建、四川、湖北、湖南的油菜蜜源,并面临蜂群缺乏饲料的风险。根据我国蜂群的分布和转地蜂群的比例,粗略估计,此次疫情将影响我国200~250万蜂群早春油菜蜜转地1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2018年统计数据和作者对各省意蜂和中蜂数量比例的估计,四川约有转地蜂群83.7 万群,河南约27 万群,山东约19 万群,山西约1 万群,浙江约80 万群。据此推算,全国在2月份转地蜂群数量约200~250 万群。。

“大转地”蜂农是蜂产品生产的主力军,年采集蜜源点数量为6~10个,早春油菜蜜是他们一年中重要的蜜源。根据蜂产业技术体系经济岗位课题组固定观察点数据,早春油菜蜜产量约占全年总产量的10%~15%。早春放蜂收益主要来自油菜蜜(粉、浆)及繁蜂扩群(影响后期蜂群群势和蜂场规模)。因此,此次疫情对转地放蜂蜂农直接收入可能会造成8%~20%的影响。同时,此次疫情主要疫区湖北省既是养蜂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油菜蜜源地,油菜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5%。目前,湖北省内蜂农由于油菜还未进入花期,缺乏饲料,已经开始压缩产卵,减缓繁殖速度,等待3月初油菜开花。但就目前的防疫情况来看,湖北省村镇道路管控何时解封仍是未知。

其他地区农村出于防控疫情的考虑,多数乡村道路处于封闭状态,造成蜂农转地、购买饲料、巢础巢脾等生产物资困难。同时,人员和车辆流动限制,也将造成蜂业雇工和转地成本上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蜂农将普遍缩小养殖规模,群势减弱。综合以上因素,估计2020年蜂蜜产量将下降10%~15%,王浆产量将下降10%~20%。

三、对蜂产品及生产物资流通和贸易的影响

2020年2月10日,快递物流逐步进入全网恢复运营状态,受各地疫情管控影响,优先集中资源保障医疗防疫物资寄递,截至2020年2月15日,全国快递物流运力恢复不到5成。同时,省、地市、县、乡村均采取隔离措施,转地蜂农面临无法转场问题,而定地养蜂却因社区(乡村)道路封闭,无法对蜂群进行饲喂和管理。饲料的缺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早春虽然是非生产期,随着2月份由南至北油菜花开,应尽早解决油菜蜜生产的人员流动、蜂群乡村放置和转运问题。对于油菜蜜(粉、浆)生产季开始后,农产品的运输问题,还有待依据疫情的变化情况做出判断。

疫情影响下,农产品进出口方面也遇到了困难。中国是全球蜂蜜最大出口国,由于疫情影响,边检人员不足、物流限制和边检严格等因素,造成清关速度变缓。预计交易量将大幅下降,进出口双向受阻。

四、对蜂农收入和扶贫攻坚的影响

根据目前疫情发展与管控情况,2020年蜂农收入会因疫情下降,具体下降幅度还有待进一步调研。大转地蜂农采集蜜源数量将减少,若饲料无法及时补充,面临蜂群死亡、群势下降的风险。大转地蜂农生产成本高,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较大。黄河以南地区多为转地或小转地养蜂,由于目前实行的社区(农村)网格化管理,即便在同一乡镇的不同村之间的转地也受到限制。一年之计在于春,2020年初始,广大蜂农不得不面对疫情的“突袭”,蜂群扩繁和强群遭遇了始料未及的难题。此外,南方早春的蜂群形势也将影响二季度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蜂群供给,造成蜂群难买价高的情况出现,进而影响二、三季度洋槐、枣花、椴树等蜜源蜂蜜生产。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未进入蜂业生产的高峰期,大转地蜂农受疫情影响较大,定地蜂农所受影响还未显现。蜂业是贫困山区、林区典型的扶贫产业,由于贫困人口受到技能、知识等人力资本限制,大多数扶贫项目都以定地小规模养蜂模式为主。因此,这次疫情对扶贫攻坚的影响很小。

五、对蜂产品消费的影响

蜂产品是非刚性消费品,虽然蜂产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也有一定的抗病毒和抗炎症作用,但与主粮、肉、蛋、菜、油等刚需农产品相比,消费者对蜂产品消费需求更易受到疫情的消极影响。各地管控措施下,居民减少外出购物频率,家庭消费受到明显抑制;各地复工推迟,也显著影响了蜂产品团体消费。近年兴起的网店、蜂农直销、微信等销售方式由于缺乏中间商和物流支撑,供需无法有效衔接,在短期内蜂产品消费将呈下降趋势。

长期来看,蜂产品消费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化、经济增长率同向变动。待此次疫情结束,整体经济恢复平稳运行后,蜂产品消费也会随之恢复增长。疫情有助于提升民众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饮食的意识,蜂产品可开展保健功能溢价营销。

六、应对建议

2020年2月15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出“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要求确保物资和产品运输畅通,千方百计确保饲料不断供、产品不滞压、资金不断流。转场蜜蜂等纳入生活必需品应急运输保障范围,切实落实绿色通道政策,除必要的对司机快速体温检测外,确保“三优一先”,便捷快速通行。在政策已经出台的情况下,各地的执行情况仍有差异,一些在云南放蜂的蜂农仍然无法按往年路线转场。要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蜂业产业的影响,当务之急是解决转场和饲料运输问题,为3月份即将开始的生产季做好准备,建议开展以下应对措施:

1.发挥合作社信息网络和组织协作功能,及时获得蜜源地区道路情况,帮助蜂农获得转地目标地乡镇、村的具体道路信息,实现“点对点”确认畅通后,再进行转地。鼓励蜂农尽量与以前熟悉或住址所在地的蜜源点联系,以便获得当地乡村支持。

2.各级政府畜牧部门、养蜂学会、蜂产品协会分会应积极承担为蜂农了解信息、排忧解难、服务保障工作,协助解决转场跨省调运“通行证”和蜂群、白糖、蜂药、蜂机具和储蜜桶等物资调运,协助蜂农完成通行证、健康证明的申请流程,要求蜂农按照新冠病毒防控要求填写承诺书。

3.为养蜂大户、贫困户提供疫情防控所需要的口罩、消毒剂等物资,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划定蜂场安全距离,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蜂场放置安全警戒线,蜂农尽量避免与周边人员近距离接触。

4.政府应积极与合作社、蜂业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信息沟通,通过这些机构将当地防控具体做法、要求传达给蜂农。鼓励蜂农开展现住地务工、互帮互助等生产自救活动。

5.政府、协会和合作社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积极心态,向蜂农宣传生产自救的好做法和好典范。对因疫情造成生产重大损失的蜂农给予适当资金和物资帮扶,帮助蜂农度过生产和心理难关。待春暖花开,抓紧生产弥补损失。

猜你喜欢

蜂业蜜源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