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2020-01-12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椎间盘

朱 勇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恩良医院骨科,辽宁 鞍山 114100)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由于人体椎间盘周围各种神经密布,发生变异的部分会压迫到神经,产生疼痛感,从而引起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与日常生活、工作习惯、运动频率、肌肉好坏有直接的关联,并且人身体的各种神经系统错综复杂,交叉在一起,相互之间都有影响,而串联人身体各个部位的神经如坐骨、腿部、脚掌等的交通枢纽要道正是腰椎周围的神经,所以当腰椎周围的神经系统受到压迫时就会引起腰椎间盘疼痛。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开窗术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但前者实施效果经研究证实更为理想,且安全性更高,缩短了患者手术及治疗时间,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来说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7.5±26.5)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9.5±25.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间接性跛行等;②本研究已获我院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加研究;③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均不纳入本次研究。④严重心脑血管病或者肝肾功能障碍者不纳入本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椎板间开窗术治疗,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并进行硬膜外麻醉,经C臂机透视下于腰椎突出节段行正中切口,切开筋膜和皮肤并剥离椎旁肌,然后切除黄韧带并定位髓核位置,将神经根移动,切除后纵韧带并摘除髓核组织。观察组:给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并进行局部麻醉,经C臂机透视下于椎体上关节突行穿刺,沿穿刺针植入导丝后于皮肤行切口,套入工作套管并置入椎间孔镜,摘除髓核组织,最后进行减压修复。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治愈:腰腿疼痛感完全消失、肌肉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能达到70°以上;显效:患者腰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能达到接近70°;有效:腰腿疼痛症状得到改善,腰部活动轻度受限;无效:未达上述标准[1]。②手术基本情况: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③预后情况:指标包括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2],VAS满分10分,ODI满分45分,分值越低疼痛感越低、障碍程度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本课题106例患者基线资料、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的34例,显效的12例,有效的6例,无效的1例,总有效率占比98.11%,对照组患者治愈的21例,显效的8例,有效的17例,无效的7例,总有效率占比86.79%,组间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结果χ2=9.179,P=0.002,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2 手术基本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1.4±9.8)min,对照组为(73.6±10.5)min,组间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t=11.253,P=0.000;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为(0.4±0.2)cm,对照组为(4.1±0.9)cm,组间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比较t=29.217,P=0.000;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2.8±3.9)ml,对照组为(37.6±6.4)ml,组间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t=24.090,P=0.000;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为(4.1±1.5)d,对照组为(8.3±1.7)d,组间两组患者卧床时间比较t=13.487,P=0.000;P<0.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预后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0.9±0.1)分,对照组为(3.7±0.4)分,组间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t=49.439,P=0.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为(10.9±2.6)分,对照组为(18.4±2.1)分,组间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t=16.337,P=0.000;P<0.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当人体身体本身性质发生改变时,会导致椎间盘发生形变,例如,椎间盘无法给自身供血、纤维环和髓核的水分丢失等。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乃至系统都会发生退化情况,椎间盘周围生理结构复杂,包括周围的受力面等因素均会导致椎间盘的形状发生改变,从而引发腰椎间盘突出。Choi[3]等学者研究曾报道,由于现在生活工作中人们本身长期的坐立工作或者过度劳力导致了腰椎间盘突出积累伤的形成,积累伤又间接加重了椎间盘突出的病症。因此临床认为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重点在于减少初发的概率和减少积累伤。以下几点方法可供参考:平时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应用硬板床;办公室长期坐立办公的工作者不可长时间坐立,需要注意桌椅的高度,坐姿要经常改变;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经常伸腰或做挺胸活动;注重腰部以及膝盖等下半身的保暖工作,避免导致并发症;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防止肌肉萎缩带来严重的后果[4-5]。

结合目前接诊情况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的多发人群是青壮年人群,且男性比例多余女性,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群更容易发病。在生活中可通过以下简单的方法,来避免或者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概率,例如,勾足抬腿,每天做3组,10个为一组;五点支撑,每天做3组,10个为一组;燕飞,每天做3组,10个为一组。这些都是较为简单和方便的方法,且用时较短,能够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概率,值得加以推广和利用[6]。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治疗关键就在于减轻或消除突出物体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感,临床上常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但椎板间开窗术需要切除部分锥板,会对患者脊柱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后期患者可能出现慢性疼痛、腰椎滑落等并发症,对生活可造成一定的影响[7]。

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微创性,由于手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患者神志保持清醒,若手术中对神经根造成损伤,患者可发出疼痛信号,手术人员可及时进行应急处理和治疗。而且该术不会对患者脊柱造成损伤,也无需将椎旁肌进行剥离,因此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此外,陈日高[8]等学者研究中曾提出,椎间孔镜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对于患者腰椎后方结构的破坏,可直接切除椎管内突出、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这一结果与之基本符合。临床认为,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治疗效果理想、术后康复较快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最佳手术方式之一[9]。本研究中,观察组经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符合陈利军[10]等学者研究结果,充分证实了椎间孔镜技术的安全有效性。并且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以及OD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与杨团营[11]等学者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椎间孔镜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理想选择。

综上所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确切,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疼痛感,促进腰椎功能快速康复,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椎间盘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腰间盘突出运用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腰椎间孔扩大成形在椎间孔镜技术中的意义
半躺姿势最伤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