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复杂地形公路路线设计和质量控制

2020-01-12刘立军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纵坡驾驶人员路段

刘立军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1 路线设计

1.1 平面设计内容

(1)缓和曲线的长度

在相关公路设计规范标准之中,未明确规定着公路设计缓和曲线的具体长度,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路线设计工作的时候,要满足规范的具体要求。但山区公路路线的弯度一般比较大,切线长度会直接影响曲线的长度,因此,设计人员考虑到驾驶人员的行车需要,通常会把规范标准的下限值当作设计参数。但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容易把加宽缓和段长度忽略掉,因此,想要改变这一情况,工作人员在设计山区公路路线时应当计算出对应弯度的超高加宽过渡段的具体具体长度,采取上限值使最小缓和曲线长度得到控制。

(2)超高和超高加宽过渡

情况特殊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运行速度计算行车速度,在确定车速的基础上,决定超高取值的参数是横向力系数。横向力系数的因素因素包含地质地形、路面规格、以及具体车速等,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车速和横向力系数呈反相关。在最大超高率得到满足的时候,0.06~0.15是最佳的取值。但要是山区公路所在地区有着较大温差情况,夏天行车和冬天行车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当路段车流量较大时,超高值取值与实际车速更加相符。设计人员在设计山区路线时,经常遇到反向曲线、卵形曲线、C形曲线等情况,所以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置超高过渡段。满足相关规范标准、以及驾驶人员的出行需要,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1.2 纵面设计内容

(1)最大纵坡

相关路线设计规范标准中,对车辆超重行驶进行了一定的考虑,因此,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最大纵坡指标要高一些,并且明确规定告诉公路路线设计在遇到特殊地形时,使用原先的公路路基,经技术经济论证后,能够使最大坡度得到一定提高,最大可提高1%。而对于那些海拔高度超过两千米的积雪冰冻路段,规定要求最大坡度不可超过8%;对于车流量较少的地区时速较低公路,最大坡度能够达到百分之九;而在那些以小型客车为主的旅游通行路段,相关工作人员想要使公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大坡度也可以提高到9%。

(2)长陡纵坡设计内容

车辆长时间制动、以及空挡行驶的长坡的路段,就是长陡下坡路段,车辆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受到路段的坡度质量好坏的影响,在行驶过程中,车辆有时会发生水箱适量不足、刹车片过热、以及熄火追尾等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平均纵坡长度标准进行设定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天气气候、汽车最大制动距离、行驶车辆的车辆、以及驾驶人员的驾驶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当前相关设计规范中,尚未对不同长坡路线进行具体规定,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就实际施工情况做具体的研究。但在山区复杂地形开展路线设计时,应当尽量使用拐弯设计、绕行设计,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长坡路段,设计多种路线方案并反复比较,最后选择最好的一种开展施工;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进行隧道建设,降低公路坡度;或是使用盘山公路的绕路建设方式,以及多级缓坡,将长坡路线替换。相关工作人员在路线设计工作中做好纵坡路线的合理配置工作,通常来讲,直线纵坡步入台阶坡,而多级缓坡能够有效降低汽车性能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反复比较各种路线设计方案后,实际施工情况仍然不能避免长坡路线的话,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考虑使用下面这些方式:

(1)在坡顶建造车辆休息区;

(2)增加大坡路段提示牌,使驾驶人员提高警惕;

(3)加强公路两侧防护安全设施建设;

(4)配置强制减速带和相关的避险车道

(5)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做好驾驶人员安全行车教育工作。

2 控制要点

2.1 环境保护

在开展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工作的时候,相关工作人要做好公路沿线地质水土流失、地貌地形、植物种类、以及当地气候环境的调查工作,使用工程防护和生物防护措施,防止发生破坏当地水土环境的情况。在地质灾害地段,相关工作人员使用生物防护方法,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公路路线尽量配合原有地貌、地形,减少开挖量和开挖面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公路施工对当地环境造成的损害,使公路和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2.2 道路选线和立交设置

山区地形比较复杂,立交占地面积较大,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公路路线选择的时候,必须结合路网规划,对相交道路设置立交进行充分全面的考虑,如果相交道路有设置立交的必要,就要结合道路交通功能,分析研究交通流向定线和交通量,确定立交的规模与形式。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立交方案确定工作时,全面探讨施工地形特征以及其他因素,对线路进行适当调整,注意要给立交布设位置留出充足的空间,一旦立交布置受到了限制,施工团队过分开挖山体的话,就会大大增加绿化恢复工作和边坡防护工作,并增加周围建筑物拆迁数量,增大道路建设的难度和成本资金。

2.3 充分做好路基设计工作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路面和路基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结构,作为路面的基础,只有路基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均匀密实,强度较好,才可以确保公路建设工作的质量。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公路路基设计工作,尤其是在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相对复杂的山区,必须要结合实际地质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边坡坡度和路基横断面形式进行施工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在不良地质和那些地质陡峻的地段,施工团队在进行路线建设时最好不要破坏山体平衡和周围植被;在较为狭窄的河谷地段尽量避免侵占河床,施工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做好安全防护工程,妥善处理沿河路基,避免发生河流改道、河床堵塞,冲毁周围房屋、农田,引发不良后果。

猜你喜欢

纵坡驾驶人员路段
重载交通纵坡路面结构受力分析及病害预估模型
极端天气中的车辆安全驾驶技巧分析
如何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驾驶人员的服务意识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与驾驶技能的培养探讨
常虎高速公路路段拥堵治理对策探析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高速公路重要路段事件检测技术探讨
安全驾驶 远离“路怒”情绪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