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力残疾大学生筑梦追梦

2020-01-11丘洁宜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2期
关键词:自卑案例心理

【摘要】文中对一名残疾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原因进行梳理分析,并通过学校、教师、朋辈的帮助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最终使学生正视自己、摆脱自卑。

【关键词】心理  案例  自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091-02

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对自己及家人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也容易形成系列社会问题。实际上,残疾大学生不过是生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而其他方向和正常人无异。因此全体社会应该一起努力,让这类大学生敢直视自己的缺陷,却不失去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充分发挥对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之路。在这之前,人们更多的倾向于关注残疾大学生的物质需求,未能重视他们内心的渴望,并没有过多的情感交流或是心理治疗等,造成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却无法得到及时的疏导而影响发展。因此在重视对残疾大学生物质帮助的同时,还需要多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

一、当前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

1.消极方面

第一,过于孤独和自卑。残疾大学生因为身体上的不足,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以及就业方面所面临的困难要比一般大学生大得多。部分学生认为是“命运”的不公才造成他们生理上的缺陷,从小到大受到很多不公的待遇,也有来自身边人的嘲笑。因此他们总是害怕别人的目光与看法,不会主动和正常人进行交流。经常是实在有需要了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时,不得不放下所谓的面子求助他人。所以他们无法及时得到适当的支持与帮助,可能也会由此而失去了很多机会。他们是自卑的,是不安的,久而久之就越来越孤独而不与他人交流。

第二,敏感且多疑。由于处于残疾的状态下,他们会过多关注自己的不同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了多疑且敏感的性格。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称呼,如果称呼中含有贬义的,或是无意的恶意称呼,都可能对残疾大学生造成伤害,有的学生甚至无法接受,会通过愤怒和自卫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多疑敏感的性格,会让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特别暴躁,有时又特别低落,反复无常,不断的在自我肯定及自我否定中徘徊。

第三,过度依赖与不敢前进。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残疾大学生在面对一些事的时候,本来是可以做到的,却也习惯性依赖于他人。而面对自己可能做不好甚至是无法做的事时,更是过度依赖他人。很多残疾大学生不仅没有自信,也不想通过训练达到自我保健且身心坚强的目的。常常以“我是残疾人”作为借口不愿前进,就算是一些可以完成的事,也会退缩不前。

2.积极方面

第一,善良单纯。残疾大学生在为人做事方面是比較单纯且善良的,他们在做事的时候想法也比较简单,和人交往时也不会“耍小心机”,常常是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非常简单。

第二,更有同情、同理之心。因为本身自己的身体不方便,在他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残疾大学生常常会换位思考,想到自己遇到困难后的那种无助感,就会在自己能做得到的情况下帮助他人。特别是和自己一样身有残疾的人,同理心更加明显。

二、残疾大学生心理需求

需求是一个人或是群体,由于某种方面的缺失,而需要可以获取心理的满足倾向。心理需求是一个人特别有的需求,如果未能得到有效的满足,极容易导致内心的平衡并且伴发而生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逐渐上移的,只有满足了一层的需求后才能顺利进入另一个需求层。第一层是生理需求,即要满足吃喝住行等一系列的生理要求。而最高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所有需求都满足后,人的需求就上升至实现自我,很多成功人士热爱于公益事业就是这个道理。这于普通人或是残疾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先满足了各项基本的生理需求后,才能有满足的安全感,并得到他人的尊重,慢慢才是实现自我。当前残疾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已得到满足,而精神需求体现在如下几点需要有社会各界帮助:

1.学校及社会的关注

由于身体的残疾,这些学生形成了特殊的心理特点。在心理方面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更渴望交流并得到尊重,最后可以实现自我。所以残疾大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极度渴望的,他们比一般的大学生更知道未来的生活是关键。他们非常担心在自己未来找工作的时候,残疾的身体会遇到很多问题。怕被人看不起,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有90%左右的残疾大学生希望高校以及社会,可以为他们建立专项的服务机构,为他们未来的出路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在校学习提供更多的专业、特殊的指导,为未来毕业后的出路能创造更多条件。

2.心理安慰

残疾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等等方面,常常遇到各种挫折与困难,自己无法克服这些挫折以及困难的情况下,其内心是十分痛苦和不快乐的,因此他们的内心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冲突与矛盾,并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这时的他们,十分需要有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上所给予的精神鼓励和心理安慰,希望身边的人能听一听自己的,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矛盾及冲突,让他们更有勇气和信心去战胜困难,适应外界环境,从而能让其人格更加健全、心理更加健康。因此长期且持续性的心理安排,可以说是增进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三、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案例分析

1.案例介绍

A某,四岁时因为贪玩,双手触摸到高压电闸的螺丝触电,导致双手残疾。因为手的原因,人变得很内向,不愿意别人看到和讨论他的手,总是将手藏于长袖之中,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是穿长袖。看着其他同龄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他很多事情都做不了,每天生活在自卑之中。家里因为他的治疗费用,已经负债累累,但依然坚持培养他学习,希望知识能改变他的命运,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高考发挥失常,未能如愿考上本科院校。

进入高职院校读书以来,A某除了上课,其余时间都不愿意走出宿舍,也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对于路上行人投来的异样目光感到非常痛苦,无法接受别人对他的指指点点,也不能面对别人给予他的帮助,总觉得别人是在怜悯自己,人越来越自卑,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带给周边同学很多负面情绪。

2.案例分析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该生已经有非常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更是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经过分析,他的自卑心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形成:

首先,外表上的自卑。该生因为双手的残疾使得外表有所缺陷,这必然导致其他同学会对他另眼相看,甚至不停地询问和议论他的事情,某些同学想要对他表示关心,也会被他误认为是八卦和嘲笑,久而久之,他就会越来越孤立自己,越来越不合群。

其次,经济上的自卑。该生来自农村,家庭贫困,为了治疗更是负债累累,学费也是通过生源地贷款才凑齐的,他也深知父母的不容易,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改变家庭的经济情况,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他却因为身体原因被兼职单位拒之门外,无法为父母分担使他非常沮丧。

第三,对未来的自卑。该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有什么单位愿意录用他,他觉得本科生找工作都很难了,更何况他是一个残疾的高职生,这样的想法使他产生了厌学情绪。

3.处理过程

经过交流,已经了解了该生的基本情况,我决定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帮助A某克服自卑心理。

(1)正视自己的缺陷,挖掘自身的优点。

A某双手的残疾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事实,要让他克服自卑心理,首先必须想办法让他坦然面对自身的缺陷。为此,我特地查找了一些残疾人的纪录片或者电影,同A某一起观看,看完这些影片后,A某大为触动,表示许多人的残疾情况比他更为严重,甚至连生活的自理能力都没有,但是都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相对而言,他已经幸运很多,不应该对未来失去希望。而我在同A某的谈话中也发现,尽管A某的讲话声音很小,但是普通话却非常标准,这对于一个闽南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当时正逢学院即将举办主题为“我的青春梦”的演讲比赛,我便鼓励A某把自己的故事写成演讲稿,经过多次的反复修改和排练,A某在演讲比赛中发挥出色,他将自己残疾后的心路历程和对未来的展望动情地说给在场的每一位评委和观众,打动了所有人,最终获得了第一名。A某在这次比赛中第一次把自己最不愿意谈论的话题说了出来,长期以来积压在内心的石块终于被取了出来,整個人轻松了许多,脸上也第一次浮现出了笑容。

(2)纳入资助名单,减轻经济负担。

在通过各种方法了解A某的家庭实际情况后,我积极同他的班主任沟通,在充分比对班级其他同学的家庭经济情况后,经班级贫困生民主评议小组讨论决定,认定A某为特困生,享受大一一学年4000元的贫困补助,同时向A某介绍学校其他的资助和奖学金制度,让A某明白,努力学习也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途径之一。

(3)寻求专业教师帮助,寻找合适的职业方向。

A某最为关注的还是自己将来的就业问题,为此我邀请了专业教师一起为他出谋划策,我和专业老师发现尽管A某双手残疾,但是操作电脑键盘和手机的速度却一点也不输给其他同学,完全可以胜任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的相关工作,因此专业教师建议他一定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特别要精通编程、网站设计、图像处理等前沿技术和软件,让A某明白残疾并不是就业的绊脚石,有许多工作是他完全可以胜任的。在和专业教师沟通后,A某也初步明确了未来的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并将大学三年的计划详细地写了下来,开始朝着梦想前进。

(4)加强朋辈沟通,促进共同成长。

大学是学习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平台,A某将来想要融入社会,必须先融入大学这个大集体。为此我也私下多次同A某的同班同学和舍友沟通,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把A某当成一个普通同学来对待,不要把他看成“另类”或者对他特殊照顾。同时,我也鼓励A某加入学生社团,并搜集了学校所有的社团信息供他参考和选择,最终A某选择加入了学习部。在班级同学、舍友、社团成员的帮助下,A某在学校的朋友越来越多,参加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开朗。

4.案例效果

某一天A某在自己的个性签名中写下了“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样一句话,现在的A某同刚入学时已经是判若两人,在班级和社团的活动中经常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言谈举止中都能感觉到他的自信。在专业学习上已经成为班级的佼佼者,图像处理技术更是拔尖,同学们都喜欢向他请教,俨然成为了班级的“小老师”。现在的他不再害怕别人的眼光,不再感到自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5.案例反思

大学辅导员在工作中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烟火,我们在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因人而异、量身定做。首先要正确归因,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客观原因,从源头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勇于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寻求外界的帮助;最后要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

丘洁宜(1984-),女,汉族,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自卑案例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心理感受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