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020-01-11刘赞恩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2期
关键词:搭建平台发展教师

刘赞恩

【摘要】教师能够对学校的发展和生存起到关键的作用,能够使学校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并且,能够带给学校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如何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发展进行提升,对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行打造,是目前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搭建平台  教师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015-02

一、搭建教师反思平台,完善教师自主发展的渠道

教师通过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自我的反思,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开展良好教学的本质就是为了进行反思,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能够获得不断的进步,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作为自身的责任。因此,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具备反思意识,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教师的职业素养之一就是反思,具有较强自我反思意识的教师,就越渴望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能够更快的成才。所以,学校需要将反思意识作为教师培养的重点,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够有效的对教学行为进行改善。

首先,需要对教师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反思和记录教育教学的过程,同时,还需要对这些教学反思进行记录,将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感想、感受、成功以及失败进行时刻的记录,自主的日常工作中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此来使教师能够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善于对教材进行发掘,不断的将全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课堂中,以此来使教师能够进行更加专业的教学,使教师能够更加积极地开展教学。

其次,教師还需要对案例进行仔细地研究和分析,课堂中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占据了教师工作的大部分时间,能够加强教师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形成,并将其应用到课堂中。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特殊事件,这些事件会给教师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不同教师面对此类事件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和不同的态度,因此,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如果对其进行随意的处理,很有可能会使教育双方造成利益损失;如果对其进行研究,并对有效的措施加以采用,将其作为特殊资源,以此来推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经常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教师通过此过程,能够感受到创造和成功所带来的乐趣,进而进行智慧教育。

二、搭建教育科研“四维”平台,激励教师学习

首先,书籍“激发”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校设立专门的教师阅览室,经典名著、教育理论等等书籍众多,随时向教师开放,并且每年给教师提供一定经费让教师自由购买相关图书。为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学校结合“读经典名著,做智慧教师”的活动,提倡教师坚持每天读书30分钟,每月读一本书。周末以办公室为单位进行读书小交流会,月末进行校内读书大交流会。教师在读书中汲取精华,提升教育理论,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身需求,并且有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交流,能够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对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发展需要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持。

其次,信息化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不断地将全新的教学观念提供给教师。学校为教师搭建了信息化平台,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对校园网以及各种教学技术进行应用,以此来对丰富的资源进行获取。对于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结合教师自身的发展,按照不同的层次、批次,对其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起到了满意的效果。教育领域对这些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的效率,给教师带来成功的喜悦,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在教学中应用这些先进的现代技术。而在疫情期间的网上教学,也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学校为教师提供了提升的平台,教师自己录制的优质微课,可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公众号上发布。

第三,教师通过对教研组的组建,能够对同行业的优秀经验加以借鉴。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对不同学科教研组的组建,能够作为核心组织,使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行更好的教学。因此组建教研组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教师在积极乐观,有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的教研组中,有利于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平时通过各种集备等活动,提升教研组的凝聚力,一人出课,大家献策,群策群力,形成良好的团结向上的氛围,让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让每一位教师在教研组内都有所奉献、有所学习。并且,每一个教师通过组内的劳动,能够使自身的个性以及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凸显,教师个性的不同能够带来不同的教学风格,如果能够在彼此之间进行相互的学习,做到取长补短,就能够使教学获得更高的教学水平。青年的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年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以,每一位教师需要在每个学期参与公开课或交流课, 并且需要对所有课程进行评价,通过对轮流、互评的方式的采用,可以使教师之间达成共识,实现对教学水平的提升。并且,学校还需要在不同年级不同部门之间开展各项竞赛活动,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在竞赛中需要对表现优异的教师进行奖励,使其能够将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使教师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经验,同时,能够使教师对专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突破,使自身的教学能够得到一个全新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各教师进行整合,使其能够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以此来获得更高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搭建“同伴互助一体”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改提出,需要不断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帮助,进一步组织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合作,使其能够对自身的想法进行畅谈,通过不同理念的碰撞,对优秀的理念进行学习,通过团队之间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对团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并且能够集结团体的智慧对其进行解决。

第一,学校层面:要搭建平台,建立健全的“同伴互助”、“师徒结对”制度。教师的成长是需要制度的保障的,学校内制定好制度,能够作为良好的基础,使所有教师获得成功的发展。通过学校对其进行搭配,自愿组成师徒的队伍,在履行义务时,师徒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落实相应的制度,对师徒协议进行签订,对师徒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对考核评价制度进行优化,并且需要以制度的形式对成果进行汇报,使师徒教研能够在制度的保障下得到顺利的开展。师徒在对自身义务进行履行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对其制度进行完善和丰富,使其能够对师徒结对模式进行完善。学校在长期师徒结队期间,可以对“人才资源库”进行建立,对具有较强责任心、较高能力的人才,添加到人才库中,并且可以对其进行奖励,以此来充分地发挥出优秀教师的作用。

第二,教师层面:注重过程体验,同伴共同进步、师徒共同成长。学校健全的制度是教师成长的基础保障,同伴之间、师徒之间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研过程。学校应该以学科教研组为载体,举办各类教研活动,指引教师平等对话,精诚协作,相互促进,在团队中共同成长。通过学习交流、同伴观察、同伴对话、公开课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教学沙龙、专题讨论、经验交流会、师徒协作的各类教研、协作活动等形式促进教师实现专业提升。特别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通过搭建“青蓝工程”平台,师徒一体,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每周师徒相互听课不少于3节课,每学期组织一次“师徒结对”课,聚焦课堂,理论学习,师徒相互听课,师傅进行有效指导,徒弟虚心学习,能够使师徒共同获得成长,师徒通过活动中的共同面对,捆绑式活动能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不仅可以使师徒之间获得更深的情感,还能够使其通过共同学习,取得良好的进步,徒弟在师傅的帮助下,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且,师傅在此過程中,能够得到全新的教学观点,技术以及知识等,能够通过相互的学习,取得共同的进步。此外,在教研的过程中,每位青年教师都会总结整个活动过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反思,学校将每一次的活动每一位老师的反思整理成册,作为宝贵的资源颁发给青年教师,这不仅见证他们成长的足迹,更是想让青年教师相互取长补短,更懂得反思的意义。

四、搭建继续教育平台,激励教师成才

坚持校本培训,搭建交流平台。它贴近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制定培训计划,开展系列培训活动。校本培训应当立足于一所学校,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引导和促进教师不断发展。在校本培训中,既注重教学技能、教学模式,又对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进行引导,激活教师的教育情感。爱岗敬业、追求自我发展,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理论转化为方法,使之真正具有专业本领。

第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首先需要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青年教师入职初就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学校有义务指导他们学会制定自身发展规划,学校管理者一开始要了解教师的职业理想、成长需求,有效指导教师制定合理的专业目标和发展规划,并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所以学期初学校教师制定自身发展的三年规划,并且有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学校阶段性地开展规划的交流会,第一次自我剖析,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及努力的方向。第二次交流,阶段性总结;第三次进行最终总结。

第二,学校除了通过各种途径聘请专家到校进行专家引领,同时更注重开展校本讲座,让教师充当主角,为教师展示才华搭建交流平台。每学期在教研计划中安排一些教学内容,由相关教师在教师大会上进行讲座,由于教师参与面广,切合学校实际,有理论,有实践,因而深受教师欢迎。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教师交流的渠道畅通了,学习氛围浓厚了。

第三,重视继续教育,创造机会进行校际交流,走出去拿回来,学以致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仅有校本培训是不够的,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课程培训,选派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通过相互学习,教师的业务有了提高,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外加网络培训的兴起,教师也可以在家“心动神移”。教师“走出去”还不够,要能结合学情,学以致用,学校提供平台,外出或网络学习的教师可以进行二次培训,教师联系本校实际,加上自己的思考,以自己的方式,观摩课、讲座、反思交流等等形式进行校本培训。

第四,加大表彰奖励,激励教师成才。为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务,造就一批名师,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制定各种表彰奖励制度,设立了各种奖励,如教学奖、教研奖(包括论文、论著发表奖、课题获奖等)、校本培训奖。定期召开教研表彰大会,使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激情也在不断提高。通过不断培训、定期学习、有效激励、适度表彰,使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不断享受着个人专业发展所带来的乐趣。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的速度,只有搭建多种平台,不断促进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才能为学校持续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搭建平台发展教师
最美教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