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

2020-01-11崔晶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伊春龙江绿色

崔晶

2019年6月,在第六届中俄博览会上,伊春旅游吉祥物——森林精灵松鼠“嘟嘟”、森林卫士啄木鸟“木木”,还有嘉荫“大恐龙”在伊春核心展区精彩亮相。这些憨态可掬、动感活泼的动物形象生动展现了“绿色伊春、生态伊春、活力新伊春”的新风貌,吸引着国内外参观者驻足留影。

“十三五”开局之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省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伊春。在这个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美誉的国有重点林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

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方向,“十三五”期间,我省深入贯彻落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走出了一条“颜值”与“产值”共赢的发展之路。

筑牢“绿色”之基,

蓄力建设生态强省

2018年10月初,伊春市朗乡林业局辖区内出现疑似老虎足印。经专家勘察,确定脚印“主人”是一只身长两三米的壮年雄性野生东北虎。时隔40年,野生东北虎又重游故地,不啻为伊春绿色转型发展之路的生动注脚。

“将绿色发展理念厚植在黑土地中”,近年来,我省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振兴发展的金字招牌,让保护环境、爱护生态成为每个龙江儿女的共识。

伊春乌马河林业局工人张英善已经记不清近40年来自己到底在小兴安岭栽了多少棵树。“少说也得有100多万棵了吧。”张英善爽朗地笑着,张开双臂,伸出那双带茧的大手比画起来——“最早栽下的那一批,得有这么粗了!”

“一棵大树,成材,要几十上百年;砍掉,却用不了一分钟。只砍不种,子孙们吃啥喝啥?!”自20世纪80年代初,张英善看着越来越秃的山、越来越少的树,便放下斧头锯,拿起小镐头,主动承包了4000多亩荒地的植树造林。这位“造林英雄”也不断影响着林区人守护这片绿色。

森林也以自己的方式回馈这片土地。近几年,伊春森林资源蓄积量年均净增长1000万立方米,2017年已达3.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也由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时的78.4%增长到如今的84.4%。

如今,伊春、牡丹江、大兴安岭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位列全省前三名,我省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在稳步提升。

在多年饱受风沙之苦的拜泉县,过去每年春播要反复三四次才能将种子种到土壤里。近五年来,通过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退化林修复工程,拜泉县几百万亩耕地得到了“绿色卫士”庇护,黑土地肥力不断提升,全县粮食总产连年达20亿斤以上。

“产量逐渐提高,现在一亩地玉米能产一千四五百斤,大豆能产三百斤左右。”提到如今的粮食产量,拜泉县兴华乡集体村农民高军喜不自禁。

如今,数不清的“绿色卫士”正在默默守护着这片黑土,我省正奋力向着建设生态强省的目标迈进,一幅承载着3700万龙江儿女热切期望的生态画卷正在壮阔展开。

攻坚污染防治,

交出亮眼成绩单

初秋的富锦市上街基镇,湛蓝的天空点缀着朵朵白云,几只水鸟在江面翩翩起舞,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明信片”,俨然一幅水清如碧鸟儿欢的生态美景。

如此美丽的風光,放在前几年,镇上的居民可不敢想。这里的水污染治理工作任务一直很重,主要难点来自农村垃圾。

转折发生在河长制实行之后,镇政府下发专项资金用于回收农药瓶——“渐渐地,农民的环保意识也有了提高,大家洒完农药,自觉地把瓶子收起来,基本杜绝了随手丢弃的行为。”河长田洪涛说。2019年上半年,镇里又开展“清四乱”活动,河道两侧8吨垃圾被清走。附近居民惊喜地发现,周围水环境改变了,江鱼没有异味了,江边的野鸭、白鹤又飞回来了。

我省水资源丰富,拥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和数以千计的大小湖泊。这些江河湖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也事关人民群众福祉。

通过党政负责人担任河长湖长,实现由省到村五级穿透,在不改变各部门职能、各地区权益的情况下,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和新秩序,达到河湖资源长期有效保护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明确问题、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五个清单”,为各级河长湖长组织河湖治理和管护理清思路。

五年来,我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从科学设计到扎实部署,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新路子正在龙江大地有序铺开。

为“擦亮”蓝天,2018年,我省出台“史上最严秸秆禁烧政策”,要求省内出现第一个火点的地方,省财政将直接扣拨相关地区和部门50万元;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燃煤小锅炉淘汰、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以及城市扬尘管控等措施也在同步推进。

为保卫碧水,我省以具体断面、问题城市、超标因子为突破口,抓好“四个盯紧”,全力完成水污染防治各项目标任务。2019年,我省三条河流全部退出劣V类,水环境质量创下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十三五”期间,我省围绕蓝天、碧水、净土、原生态、美丽乡村五大保卫战,全力攻坚13场标志性战役。

2020年7月1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一则令人欣喜的消息——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8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计划,我省已全部完成,交出了令龙江人民满意的生态环境成绩单。

发展生态经济,

同享“高颜值”与“高质量”

60多岁的绥棱林业局老股流林场职工郭祥想不到,自己能靠养鸡养猪鼓起腰包。问起经验,郭祥坦言,这是林场在职工中全面推进生态养殖,延伸了绿色产业链条,让养殖生产朝着绿色、高效、优质转变,也让他家的小笨鸡、森林猪卖出了好价钱。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多红利。五年来,全省瞄准“两山”理论“转换点”,从“拼颜值”到吃“生态饭”,“生态+”展现出更多可能性。

在绥化市庆安县建民乡,在“突出生态造林,加大红松坚果林建设力度”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乡里建起占地一万平方米的红松果食品加工厂,先期购买红松坚果林3000亩,并与栽植农户签订收购合同,通过公司带基地、基地加农户模式发展壮大坚果产业。经过三年的耕耘,开口松子、全裸松子、松子调合油、松子酒等产品销往全国,让乡里留住“青山”、守住“金山”。

经营农家乐、开办家庭旅馆、开展特色养殖种植,生态转型带来的不仅是多种经济的繁荣,还有美丽无污染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黑龙江发展基础”“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人民宝贵财富”,在生态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更强了——生态经济转型发展,也能打造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好了,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田园风光就能成为“聚宝盆”。

发展生态经济,让龙江逐步告别资源危机、经济危困,走上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如今,依托“高颜值”的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大冰雪、大界江等生态美景,“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的旅游品牌逐渐打响。仅2019年一年,我省就接待国内外游客2.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84亿元,绿色发展培植了建设大美龙江的根和魂。

回眸壮丽多彩的“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美丽龙江精彩的时代底色,为绘就“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壮美蓝图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伊春龙江绿色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图读龙江经济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
追踪绿色的秘密
多彩伊春
再造绿色
混入社交圈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