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对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2020-01-10梁家尧

广西植保 2019年4期
关键词:浦北县呋虫胺吡蚜

梁家尧

(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植保植检站 浦北县 535300)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属同翅目飞虱科,是为害水稻的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也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主要传毒介体。2008—2017年10a 间,白背飞虱在浦北县年均发生面积15040 公顷次,占稻飞虱发生面积的53.79%,实际粮食损失924.97 t,约占粮食总产量的0.4%;由其带毒传播而引起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年均发生面积653.33 公顷次,实际粮食损失87.51 t,约占粮食总产量的0.0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范围最广、损失最重的是2017年,发生面积达2473.33公顷次,占10 a发生面积总和的37.97%,实际粮食损失662.18 t,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0.28%,其中绝收面积82.33 ha,为有记录以来的历史之最。

呋虫胺是日本三井公司研发的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根部内吸性强、速效、持效期长、杀虫谱广等特点。为进一步明确25%呋虫胺WP 对田间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2017年,笔者选用了该药和对照药25%吡蚜酮WP、40%毒死蜱EC进行田间白背飞虱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浦北县江城街道六桥村胡山垌常年种植水稻的双季稻田,土质为壤土,pH 值5.7,肥力中上,排灌方便,旱涝保收。晚稻,供试品种为Y两优900,7月25日播种,8月9日移栽(抛秧)。

1.2 供试药剂

25%呋虫胺WP(江苏东南植保有限公司),25%吡蚜酮WP(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40%毒死蜱EC(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所用药剂及剂量不同共设6 个处理,分别是25%呋虫胺WP 20 g/667m2、30 g/667 m2、40 g/667m2、25%吡蚜酮WP 20 g/667m2、40%毒死蜱EC 120 mL/667m2和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设3 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8 个小区,小区面积为66.7 m2,小区之间筑小田埂隔离,防止小区之间串灌。

1.4 施药时间与方法

施药时间为9月7日,施药时田间水层3~5 cm,按设计剂量用WS-18D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兑水后均匀喷雾1次,用水量为50 kg/667m2,CK喷等量清水,药后保持浅水层5 d以上。施药时水稻处于分蘖末期,禾苗长势良好,有少量稗草,田间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褐飞虱∶白背飞虱约为1∶20),以低龄若虫为主。施药前14 d 至试验结束没有施过其他农药。

1.5 调查与统计

9月7日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2 d、5 d、11 d 和21 d 各调查1 次,分别调查和记录残虫数,计算防效。

调查方法采用平行跳跃法,每小区10点取样,每点查2丛水稻,共查20丛,用手拍打稻丛一面2次、再拍打对向一面2次,共拍打4次,单独统计稻丛间漂浮于水面的白背飞虱数量。同时观察各个处理对水稻及其他非标靶生物的影响。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基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口基数]×100

校正防效(%)=[1-(空白对照区药前虫口基数×处理区药后虫数/空白对照区药后虫数×处理区药前虫口基数)]×100

试验数据采用SAS 软件Duncan′s 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各个处理施药后白背飞虱的虫量及防治效果见表1。药后2 d,5 个处理的平均防效最高的只有45.33%,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者。药后5 d,25%呋虫胺WP 20 g/667m2、30 g/667m2、40 g/667m2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6.14%、84.33%和86.47%,均优于对照药剂25%吡蚜酮WP 20 g/667m2的平均防效(70.67%)和40%毒死蜱EC 120 mL/667m2的平均防效(61.81%);25%呋虫胺WP30 g/667m2、40 g/667m2的处理与25%吡蚜酮WP 20 g/667m2、40%毒死蜱EC 120 mL/667m2之间差异显著。药后11 d,25%呋虫胺WP 3 个处理的平均防效在97%以上,与25%吡蚜酮WP 20 g/667m2、40%毒死蜱EC 120 mL/667m2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药后21 d,25%呋虫胺WP 40 g/667m2与25%吡蚜酮WP 20 g/667m2差异显著,与40%毒死蜱EC 120 mL/667m2差异极显著;25%呋虫胺WP 20 g/667m2、30 g/667m2的平均防效与25%吡蚜酮WP 20 g/667m2差异不显著,但与40%毒死蜱EC 120 mL/667m2差异显著。

表1 25%呋虫胺WP对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效

3 结论与讨论

用25%呋虫胺WP在推荐用量及稀释倍数对白背飞虱低龄若虫均匀喷雾,药后11 d 防效均达97%以上,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显著,药后21 d对白背飞虱的防效仍保持在96%以上,是防治白背飞虱较好的药剂。

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看,25%呋虫胺WP对白背飞虱的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与吡蚜酮相当或优于吡蚜酮,对蛛蛛等天敌无明显影响,对水稻无药害,是防治白背飞虱较理想的药剂,在生产上可大力推广使用。建议在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年份使用制剂用量20~30 g/667m2进行防治,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年份使用制剂用量30~40 g/667m2进行防治,施药时保持田间水层3~5 cm,以利于药液在植株根部吸收传导。

猜你喜欢

浦北县呋虫胺吡蚜
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的研究进展
Helping kids“heal”
呋虫胺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及行为影响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浅谈浦北县马尾松毛虫综合治理
关于浦北县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探讨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育苗箱用呋虫胺防治水稻褐飞虱防效测定
浦北县长期定点监测土壤肥力2008—2013年结果初报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