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联合培菲康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2020-01-10王志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泻心汤结肠炎半夏

王志良

(江西省抚州市中医院肛肠科,江西 抚州 344000)

慢性结肠炎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又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脓血便、腹痛、黏液便、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病程迁延,可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严重不良影响。本病在中医学属于“泄泻”“腹痛”等范畴,是因外邪内侵、七情内伤、饮食不当等所致,应采取中药治疗,其中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培菲康方案在本病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为彰显其优越性,笔者特开展本次分组对照试验,对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的慢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炎症因子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监督下进行:纳入慢性结肠炎60 例,纳入时间:2016 年1 月——2019 年1 月。将上述病例样本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均30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7 例;年龄为33~62 岁,平均年龄为46.38 岁;病程是1~17 年,平均病程是(9.64±1.15)年;研究组男12 例,女18 例;年龄为34~62 岁,平均年龄为46.87 岁;病程是2~17年,平均病程是(9.98±1.05)年;2 组患者病程、年龄以及性别分布等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

1.2 纳入标准(1)本组患者均存在腹泻、腹痛、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颁布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2)入组前未接受相关治疗;(3)临床数据、资料等均完整无缺。

1.3 排除标准(1)合并血吸虫病、细菌性痢疾、肠结核等特异性感染性肠炎;(2)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3)合并焦虑症等精神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取西药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 020840;厂家: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12 s)治疗,口服,每次1 g,每日4 次,1 个月为1 个疗程,坚持治疗2 个疗程后复查纤维结肠镜;研究组: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培菲康治疗,基本处方为:党参10 g,姜半夏12 g,黄芩10 g,黄连5 g,干姜10 g,大枣4 枚,炙甘草6 g;随症加减:腹痛严重者,加入乌药10 g,木香10 g,白芍10 g,当归10 g;泄泻严重者加入炒薏苡仁15 g,马齿苋15 g;食滞严重者,加入焦山楂15 g,焦神曲15 g,炒麦芽15 g;脾肾阳虚者,加入巴戟天10 g,补骨脂15 g,煨肉豆蔻10 g。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0 950032;厂家: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规格:210 mg×24 粒),口服,每次3 粒,每日2 次。30 d为一个疗程,坚持治疗2 个疗程,随后进行纤维结肠镜复查。

1.5 观察指标(1)观察2 组患者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变化,结合其大便性状以及镜检结果,评估其整体疗效;(2)统计2 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个月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即在2 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后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介素-8 为主;(3)观察2 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1.6 疗效评价标准 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每日大便不超过2 次,结肠镜检提示肠黏膜病变消失,且血管纹理比较清晰,色泽等恢复正常,视为显效;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肠镜检提示黏膜病变明显好转,视为有效;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以及结肠镜检结果提示均无改变,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无序分类资料的样本容量n>40,理论频数T>5,实施χ2检验。数值变量资料以()表示,实施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 组慢性结肠炎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比较 (例)

2.2 2 组慢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白细胞介素-8 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8 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2 组慢性结肠炎患者白细胞介素-8 水平比较(,ng/mL)

表2 2 组慢性结肠炎患者白细胞介素-8 水平比较(,ng/mL)

2.3 2 组慢性结肠炎患者不良反应2 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慢性结肠炎在中医学中可归为“腹痛”“泄泻”等范畴中,其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往往与长期劳累、遗传因素、感染、七情失调等因素相关,因病程迁延,疾病反复发作,其病机为正虚邪恋[2-3]。其中,正虚为脾虚,脾虚可导致运化失司,出现胃肠功能失调现象,表现为泄泻、便血等。脾虚还可导致湿浊内生,同外邪胶结后,致使病程迁延,病邪留恋难去[4]。同时,泄泻还可伤及机体正气,湿邪长期困于体内,伤及阳气,出现“正虚”情况。针对这一点,中医学者主张扶正祛邪、调理脾胃为主要治疗原则,以促使其肠道黏膜修复,增强机体免疫能力[5]。

对于“泄泻”的中医疗法,以口服汤剂为主,其中半夏泻心汤为经典方剂,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芩、炙甘草、干姜、人参、黄连和大枣七味药材构成,有活血化瘀、清热除湿、涩肠止泻之功效,在配伍方面有补益脾胃、辛开苦降作用,适宜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等“痞证”。其中,姜半夏性辛燥,有除痞散结、和胃降逆作用;干姜有温中散寒除痞功效,黄连、黄芩等为苦寒清降之药,可实现除痞泻热之功效。人参、大枣是温中补脾、生津液、和胃良药,配伍黄芩、黄连等可预防苦寒之药,伤及阳气,与干姜、半夏配伍,可预防辛热伤津;炙甘草可调和诸药,共奏补益脾胃、清热生津之功效。同时,笔者还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方上进行随症加减药物治疗,符合中医学中“辨证施治”原则,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

现代医学多项肠道菌群或粪便菌群研究发现,慢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菌群构成及代谢较正常人群发生了明显变化:双歧杆菌、嗜乳杆菌、粪肠球菌减少,放线菌、变形菌、拟杆菌等增加,菌群多样性减少,稳定性降低,尤以CD 患者表现更明显;但个体间菌群差异较大,未发现特异性致病菌。IBD 患者和健康人群相比,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受到破坏,某些特定菌群通过释放炎性因子和直接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及免疫细胞而调节黏膜免疫。

培菲康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致病菌,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促进机体对营养物的消化,合成机体所需的维生素,激发机体免疫力。本品服用后,所含三种有益菌可迅速地到达肠道,能在其中定植。第二天,可从服用者粪便中检查出目的菌。第三、四天菌量达到高峰,第八天维持正常。

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即在实行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培菲康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印证了上述分析。同时,炎症是结肠炎发作的主要病因之一,因而笔者还从患者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出发分析不同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2.2 提示,研究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指标白介素-8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研究组的抗炎效果更佳,这是因为黄连、黄芩有消炎抑菌作用,而人参可调节免疫功能,促使炎性细胞因子平衡,恢复肠黏膜血液循环状态,实现消炎目标。此外,2 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见中西医结合方案在本病治疗中的安全性较高,推荐应用。

猜你喜欢

泻心汤结肠炎半夏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半夏入药多炮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半夏入药多炮制
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