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董氏奇穴配合火针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2020-01-10汤小敏陈南萍韦丽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耳穴病机原发性

汤小敏 陈南萍 韦丽丽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西 南昌 330000)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也被称之为功能性痛经,多发生在青年女性中。长期的疼痛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情况下会干扰女性的正常生活,长期处于痛经的状态会降低心情指数,会导致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情绪。本研究观察针刺董氏奇穴配合火针刺血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9 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三甲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和部分在校大学生且符合标准的96 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6 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 组:干预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为48 例。具体的分类情况见表1。

1.2 纳入标准(1)患者的情况符合该疾病的评估标准[1];(2)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5~35 岁;(3)有规律的月经周期;(4)本次疼痛未用过镇痛药及其他止痛方法;(5)VAS 评分≥40;(6)知情同意,自愿受试。

1.3 排除标准(1)西医诊断有器质性病变者,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症,子宫畸形等引起的痛经;(2)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凝血功能欠佳及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4)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或工作环境经常变动等易造成失访者;(5)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统计处理,依从性差的患者。

表1 2 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表1 2 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嘱患者在痛经发作时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广州华南药业集团公司,国药准字H44020701),每次用量为25 mg,一日3 次,用药持续时间至疼痛停止,治疗周期为3 个月经周期。

1.4.2 干预组(1)针刺董氏奇穴[2]:患者仰卧,选门金穴、水曲穴、火主和大叉穴,碘伏常规消毒针刺部位后,患者握拳,由针灸医师指切快速进针,进针角度及深度根据患者体型决定(五分~一寸)。进针及拔针顺序:右脚掌水曲穴→右手掌火主穴→右脚掌门金穴→右手掌大叉→左侧(顺序同右侧),经捻转得气后留针45~60 min。一次性无菌针选用环球牌0.12 mm×40 mm 规格。此次治疗方法开始于患者月经前的3~5 d 左右,每天治疗1 次,方法应该长期坚持,最短坚持3~4 个疗程,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为8 d 左右。

(2)火针刺血治疗:患者在经历上述治疗方式之后,应该采取俯卧的体位,针灸医师在患者八髎穴周围及手掌鱼际部位寻找瘀络,常规消毒后戴好无菌手套,在助手配合下取用一次性7 号注射针头,用止血钳夹起点燃的95% 酒精棉球灼烧针头后点刺出血,切不可刺之过深以免导致剧烈疼痛。骶尾部刺血后立即拔罐,留罐时间5~8 min,血量达到5~10 mL 为宜;鱼际部位轻轻挤压出血。治疗结束后再次消毒刺血区域,用创可贴包扎伤口。此次治疗方法开始于患者月经前的4 d 左右,2 d治疗1次,长期坚持,最短坚持3~4 个疗程,一般情况每一个疗程治疗3 次左右。

1.5 观察指标(1)VAS 评分比较。疼痛视觉模拟量表[3](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采用一条长10 cm 的线段,两端分别为0 分和100 分,0 分代表无疼痛,100 分代表无法忍受的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疼痛程度读数,调查人员记录,VAS 评分≥40 分为痛经。

(2)痛经症状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标准:根据《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确定,具体评分见表2。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 分(基础分)痛经轻重分级标准。轻度:痛经症状积分在8 分以下;中度:痛经症状积分在8~13.5 分;重度:痛经症状积分在14 分以上。

表2 痛经症状评分标准 (分)

(3)临床疗效比较。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采取治疗方法之后患者不再出现经期疼痛的现象,并且三个月之内不再发作;(2)显效:服用药物之后患者的疼痛情况轻微地缓解,疼痛指数略有下降;(3)有效:服用药物之后患者的疼痛情况有效地缓解,疼痛指数明显的下降,除此之外,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4)无效:服用药物之后患者的情况没有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使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2 组原发性痛经患者VAS 得分比较 干预组的治疗效果远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2 组原发性痛经患者VAS 得分比较(,分)

表3 干预前后2 组原发性痛经患者VAS 得分比较(,分)

注:与各组干预前相比,※P<0.05

2.2 干预前后2 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症状积分比较 通过对有关的实验数据进行调查,可以知道干预之后,干预组的痛经现象明显减轻。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2 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4 干预前后2 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各组干预前相比,※P<0.05

2.3 2 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后,对照组总有效率远远低于干预组,并且在3 个月之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见表5。

表5 干预前后2 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方式的变化,痛经患者(特别是年青女性)越来越多,它的危害也随之增加,给当今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困扰。目前,国内外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案很多,但都没有公认的治疗方案。我们期待通过本项临床研究,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疗效更显著的治疗方案。

最早对痛经这一概念有记录的是汉代,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有“行经腹痛”的记录,以“寒凝血瘀”作为主要病机[5]。历代医家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已有了相当的了解,书中认为引起痛经的原因有很多,或是体质虚弱,或风寒之气外袭,伤及冲任等所致。隋《诸病源候论》认为:女性月经疼痛会导致气力虚弱,会伤害根本。病机分虚、实两证,又以实证者居多,两者皆因冲任气血失调所致,补充了痛经的病因病机,并且治疗多以调和气血、化瘀止痛、益肝健脾为主。宋《妇人大全良方》补充了痛经的气滞血瘀病机,并补充良方温经汤、四物汤、逍遥散等痛经常用方。金元时期,医家多以痛经时间判断痛经虚实,大多数学者认为痛经的现象是因为气血虚弱导致的。到明清时期,痛经的辨证体系逐渐完善:《景岳全书》对痛经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书中对痛经的证候表现和虚实病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至今仍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西医将痛经的种类主要分为2 种,这2 种分别是原发性痛经以及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继发性痛经多有,我们常要进行鉴别诊断,并且治疗的侧重点不一样。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原发性痛经,常于月经初潮即出现的痛经,多见于身体虚弱、精神过于紧张及感觉异常过敏的女性。

现阶段,临床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西医与中医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西医对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主要以口服药物为主,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对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的方式较为多样[6-7],例如:针灸、刺血以及穴位等等,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不良反应小,标本兼治,疗效突出,远期疗效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采用中医对原发性痛经治疗的方式较为显著。

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女性气血虚弱或气滞血瘀所导致的,因此,对女性的气以及血进行调节成为董氏奇穴的治疗特色。有关的研究报告[8]对穴位治疗痛经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资料显示门金穴可以有效地缓解痛经的程度;水曲穴与肝脏、肾脏有一定的联系,在治疗子宫疾病等方面效果显著。穴位遍布全身,采用穴位治疗的方法可以联系经脉,有关的研究人员查询了医药资料,得出下列的结论:肾经经筋“结于阴器”,肝经“环阴器,抵小腹”。

邢青霞等[9]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了耳穴刺血治疗的方法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选择114 名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 组,耳穴组以及西药组,耳穴组有60 名患者,西药组54 名患者。2 组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时,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耳穴组采取刺血治疗的方法,对神门、子宫、内分泌、皮质下、交感、肾以及肝等进行刺血,西药组的患者通过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进行治疗,其余条件相同。治疗时间长达3 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之后,耳穴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0%左右,而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不到80%,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耳穴刺血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汤小敏等[10]采用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30 例,主要观察的穴位是三阴交、地机、关元以及合谷穴,对照组采取针刺组穴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常规的服药方式,对治疗之后的VAS 指数进行了观察。在对2 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VAS指数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结果显示2 种方式对痛经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采用针刺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毋雪梅等[11]采用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30 例,患者的年龄大多在16 岁左右,以青少年为主,对重度的痛经患者进行了穴位的针刺,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治疗的患者治愈成功的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只有一个患者没有疗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作用。

收集整理资料发现,该病多与现代年青女性爱吃生冷导致的体质变化密切相关。将调气、调血、调经筋的董氏奇穴[12]与火针刺血结合使用,实现了“微通”和“温通”的两层目的,既达调气通经、又使瘀去机转,从而达通则不痛的效果。

综上所述,董氏针刺组穴配合火针刺血疗法对患者的疗效更加明显,治疗后随访调查结果显示针刺配合火针刺血疗法对痛经患者的疗效更持久。

猜你喜欢

耳穴病机原发性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羌医学病因病机概述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