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氏絮刺火罐疗法在临床上的运用现状*

2020-01-10樊文朝王文礼沈卫东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徐氏拔火罐火罐

樊文朝,王文礼,马 文,沈卫东**

(1.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 康复科,上海 200051;2.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 针灸科,上海 200023;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针灸科,上海 200021)

絮刺火罐疗法是海派中医杨氏针灸的主要特色之一,杨老认为多针浅刺,通过七星针轻刺重叩,微微出血后拔以火罐,吸出汁沫稠液或瘀血凝块,能够达到祛瘀生新、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目的。杨老当时主要治疗脊椎肥大症,在此基础上,后人将其不断发展,拓宽了临床应用的范围。本文将其相关临床文献进行整理如下。

1 骨关节疾病

1.1 颈椎病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常用疗法为牵引、推拿、理疗、针灸或手术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20世纪80年代叶氏等[1]治疗颈椎病,用七星针叩打颈椎5、6、7棘突和大椎、风门(双)、肺俞等穴位至微出血,然后拔火罐5 min ~ 10 min,吸出瘀血1 mL~3 mL,并辨证针刺(泻法为主),多数病患经治疗20次~30次后,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显著减轻。该方法针对神经根型疗效最好,交感型次之,椎动脉型疗效最差,已通过临床肌电图得到了客观验证,因为絮刺火罐可增加局部组织气体交换,同时能增强局部营养和代谢,促进病变脊神经修复。金氏等[2]治疗颈型颈椎病,取杨氏敏感点(将病变部位及经络循行路线相结合,在颈部的督脉和双侧夹脊穴所在经脉上,施以循摸扪切按压手法,凡视之皮肤有血络,或扪之有硬结条索状物,或压之酸痛等现象出现,即为敏感点),用七星针以100次/min重刺出血,再予火罐5 min吸出瘀血凝块,每周1次。5次后总有效率、VAS及NPQ评分上均优于单纯针刺疗法。陈氏等[3]取大椎、风池(双)、肩井(双)、颈夹脊及阿是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每次选2穴~3穴),梅花针叩至皮肤发红,局部轻微渗血后拔罐,出血1 mL~2 mL,留罐5 min~10 min。对照组同穴20 Hz/40 Hz电针治疗后拔罐5 min,每周3次,治疗10次。结果:在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但VAS和斜方肌张力上,絮刺火罐优于对照组。张氏[4]则用七星针从颈项沿督脉、夹脊之脉、足三阳经三线叩打,到达大椎穴和风门穴为止,明显压痛部位重点叩打,然后加拔火罐多只,留罐10 min。每周治疗2次,10次为1疗程,临床上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2 胸椎病

在颈胸腰段中,胸椎肥大相对少见,徐氏等[5]采用杨氏絮刺火罐法,用皮肤针叩打胸椎,微使出血,再拔上火罐,留罐7 min~8 min,拔出较多瘀血,每周2次,同时结合针刺后溪、太溪,留针20 min治疗胸椎肥大,5次治愈。

1.3 腰椎病

杨氏[6]治疗腰突病引起的顽固性腰腿痛1例,先行腰部常规叩刺,再重点叩刺腰骶关节痛点、患侧腰眼及秩边、跳跃、环跳穴(均有压痛)各120次,之后拔火罐15 min,吸出瘀血,每周2次。结果:治疗1次疼痛减轻,3次能起床大小便,晚上不服药也能入睡,5次后能独自步行500 m,10次告愈,经随访疗效巩固。王氏等[7~8]治疗腰椎管狭窄,取腰椎管狭窄节段用七星针以100次/min叩刺,以皮肤见血珠为度,之后4号玻璃罐闪火拔罐,留罐10 min,吸出瘀血凝块,结合环跳、陵后穴2Hz电针治疗。结果:在步行能力和SC-SSS评分上,此方法优于TENS结合腰牵疗法。

1.4 膝关节病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主因之一。随着21世纪我国步入老龄化,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张氏等[9]治疗膝骨关节炎,用梅花针轻叩患侧内膝眼、犊鼻穴至皮肤发红,且渗出瘀血凝块,用竹罐闪火拔罐,留罐3 min,出血2 mL~3 mL。每隔3 d 1次,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3次后,总有效率及VAS评分上均优于常规针刺。之后王氏等[10]增加患侧阿是穴,且叩刺范围定位以穴位为中心约1角硬币大小,如果阿是穴与内膝眼或犊鼻穴相邻,则叩刺部位可以重合,轻叩50次~80次,以皮肤发红并有小血珠渗出(不可使出血连成片状),然后闪火拔罐,留10 min~15 min,出血1 mL~2 mL(小号火罐勉强铺满内底部)。结果相比单纯针刺治疗(取穴相同),疗效上更具有优势。

1.5 肩周炎

杨氏[11]治疗粘连性肩周炎19例,在压痛点或条索状肿块处絮刺火罐,总有效率94.70 %。

1.6 落 枕

张氏[4]治疗落枕以七星针叩刺颈项强痛部位,使局部皮肤微红,然后叩刺肩背部压痛点,加拔火罐。疼痛甚者,可在压痛处重刺出血。叩刺时嘱患者头向患侧转动2次~3次,或做背屈仰天及前屈低头动作数次。部分患者可1次治愈。

1.7 其 他

杨氏等[12~13]治疗颈胸腰椎病84例,先做七星针常规治疗(由颈项发际向下,分督脉、夹脊之脉、背俞之脉分线分段叩打。颈椎病自发际向下打到风门水平,胸椎病自大椎向下打到胃俞水平,腰椎病自悬枢向下打到腰俞水平),叩刺间距0.5 cm~1 cm。然后在压痛点或反应点辨证施治,虚证60次~80次/min轻叩,之后拔罐吸出汁沫稠液;实证100次~120次/min重叩,之后拔罐吸出瘀血凝块。每周1次~2次,10次为1疗程,休息2周,症状未消失者,继续第2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任何药物。结果:总有效率96.40 %。经随访1 a~3 a(最长6 a)疗效稳定,个别病例偶有复发,再续治1次~2次,即可缓解,远期疗效也较为满意,尤其对活动功能障碍及肢体疼痛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临床发现,絮刺火罐疗法对网球肘、急性腰扭伤、落枕[11]等因气滞血瘀形成的疾患亦有较好的疗效。

2 皮外科疾病

2.1 荨麻疹

杨氏[11]治疗复发性荨麻疹10例,有效率100 %。方法为针刺后在大椎、风门、心俞、膈俞、肝俞、脾俞用七星针叩打至微微出血,拔以火罐,每周1次,20次后完全治愈。张氏[4]则用七星针自上而下叩打督脉、夹脊之脉、太阳经脉,重点叩打后颈部、阳性物、风池、大椎、曲池穴,叩打至微微出血后加拔火罐,慢性者重刺肝俞、膈俞。杨老认为,此乃病久有瘀之故,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络脉为风邪阻遏所致,絮刺火罐能去瘀生新熄风,暗合“血行风自灭”之义。

2.2 带状疱疹

徐氏等[5]治疗带状疱疹1例,患处以粗短针点刺疱疹,之后拔罐1 min~2 min,见罐内有瘀血及疱液时去罐,同时结合板蓝根片及饮食调控,1周而愈。此法具有活血祛瘀、清除毒液之功效,临床发现病程1周内患者,一般1次~2次即能见效。

2.3 神经性皮炎

杨氏[11]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11例,有效率81.80 %。先用七星针沿麻木区周围呈螺旋形叩刺,由外及内一圈一圈向中心区缩小,最后仿“齐刺法”在麻木中心及上下共3点,重点叩刺至微微出血,拔罐吸出瘀血凝块,隔天1次,5次痊愈,若病久日深或麻木范围较大者,可取扬刺法作重点叩打。徐氏等[5]治疗皮神经炎1例,以皮肤针叩打患处至微出血,拔上火罐,7 min~8 min 起罐,每周2次,1次治疗后皮肤瘙痒减轻,3次治疗后皮肤苔藓样变减轻,4次治愈,并认为颈项及肘膝部的神经性皮炎疗效较差(火罐不宜吸附)。

2.4 肋间神经痛

张氏[4]治疗肋间神经痛用七星针叩打胸部、腰部的督脉,华佗夹脊、太阳经脉,自上而下至微微出血,阳性物、患部肋间隙、支沟重刺出血,然后加拔火罐,验案中2次治愈。张氏认为本病多因肝气不舒、血瘀痰饮所致气滞血瘀,脉络失养,治疗当祛瘀通络止痛。

2.5 痤 疮

徐氏[5]治疗顽固性痤疮4例,采用皮肤针(粗短针或刺血针)轻刺痤疮较大的几颗,拔火罐或抽气罐,时约半分至1 min,见出较多瘀血时去罐,根据情况每次拔5~9罐瘀血及脓血,每罐约3 mL~5 mL,结合针刺治疗,均3次~6次治愈。徐氏认为面部皮肤娇嫩,用刺血针可以针对性点刺,减少疼痛,用抽气罐安全可靠,见效快。

2.6 毛囊炎

徐氏[5]治疗面部顽固性毛囊炎1例,用刺血针点刺患处,吸上塑料罐,见吸出不少瘀血时去罐,共刺血6次,吸罐6只,每罐约3 mL~5 mL瘀血,同时结合针刺及饮食调节,1次治愈。

2.7 流 火

徐氏[5]用皮肤针叩击患处,加拔罐治疗顽固性流火1例,3次后两小腿红肿热痛明显好转,8次后拔罐未见瘀血及黄水,仅出少量鲜血,10次后每天能走8 h~9 h,12次后红肿热痛消失,皮色正常,随访2月未复发。

2.8 脓疱疮

徐氏[5]治疗脓疱疮1例,先用粗短针刺破疮肿皮肤,然后拔罐1 min~3 min,见罐内脓血较多时起罐,约有3 mL~5 mL,开始流出的血呈瘀黑,逐渐变成暗红,到见鲜红时为止,每颗疮要拔3次~4次,1次治愈。

2.9 蜂蜇伤

徐氏[5]治疗蜂蜇伤1例,取被蜂螫之黑点处,用梅花针叩刺,气罐吸附6只,拔出颜色很深的毒血,又在整个前臂手背红肿处依次叩刺、吸罐,拔出毒血,每次3 mL~5 mL,计20余罐,结合刺血针循经点刺放血,即刻患处疼痛大减,次日手臂肿痛明显消退,治后红肿痒痛均消失。

3 内科疾病(面瘫)

杨氏[11]治疗顽固性面瘫17例,有效率76.50 %。治疗外伤后面瘫,在常规针刺后,阳白、颊车、颧髎、地仓絮刺火罐,每周1次,3个月症状基本消失。

4 现状与展望

综上所述,在病种上,絮刺火罐由最初的脊椎肥大,扩展到颈椎病、胸椎病、腰椎病(腰突及椎管狭窄)、膝骨关节炎、顽固性面瘫、复发性荨麻疹、粘连性肩周炎、股外侧皮神经炎、网球肘、急性腰扭伤、落枕、肋间神经痛、顽固性流火、顽固性痤疮、脓疱疮、顽固性毛囊炎、蜂蜇伤共17种疾病。其中,在颈腰椎病方面应用最多,并且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最佳,交感型次之,椎动脉型疗效最差。

在治疗措施上,由最初杨老的七星针加闪火拔罐组成的絮刺拔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创新改良。①罐体多选用闪火玻璃罐,偶用抽气罐、竹罐、塑料罐;②针具多采用梅花针、七星针,偶用粗短针、刺血针,特殊情况下,也可用多枚三棱针或5枚~7枚28号针灸针聚合作丛针点刺;③叩刺频率基本仍按照杨老所设的虚证60次~80次/min轻叩,实证100次~120次/min重叩,1篇文献[12]中出现50次~80次/min的频率;④在叩刺范围上,除1篇[13]中提到以穴位或阿是穴为中心、1角硬币大小范围外,均无提及;⑤在叩刺位置上,多数根据反应点局部叩刺,尤其在脊椎病的治疗中,基本舍弃了杨老最初的先分线分段叩打,之后反应点重点叩打拔罐的方法;⑥留罐时间为0.5 min~3 min,多数留罐5 min~15 min;⑦出血量多为1 mL~ 5 mL,特殊情况可在同一部位多次拔罐放血,如脓疱疮;⑧治疗频率为1次~3次/周,多为1次~2次/周。

絮刺火罐虽然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和发展运用,但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①对叩刺频率、叩刺范围、留罐时间、出血量、治疗频率等未进行相关量效标准的规范化研究;②临床研究多为验案、个案,样本量较小,多数病种未进行大样本、科学化的临床研究。

总之,杨氏絮刺火罐通过后人的继承发展,在病种上拓宽了治疗范围,在后期的临床使用中,可以继续进行其他病种的临床研究应用,进一步探讨此疗法的适应病种。同时,可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标准进行治疗频率、留罐时间等方面的研究,使絮刺火罐疗法更加规范。

猜你喜欢

徐氏拔火罐火罐
并非人人适合拔火罐
难逃的凶手
难逃的凶手
拔火罐店泛滥,阿联酋出招整治
我帮妈妈拔火罐
针灸结合火罐对30名女大学生腹部减肥的疗效观察
火罐拔不对等于白拔
会跳的骷髅
会跳的骷髅
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