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犬椎间盘疾病的临床中西医结合疗法

2020-01-10刘国明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甲强龙电针椎间盘

刘国明

(杭州市滨江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浙江 杭州 310051)

犬椎间盘突出症(Dislocat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s)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向背侧突出压迫脊髓而引起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脊髓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脊髓或脊神经根受压迫所引起的疼痛、运动失调、后躯麻痹,甚至瘫痪。可见于各种品种的犬,其中京巴犬发病率最高(45%~60%),腊肠犬、贵妇犬和吉娃娃犬发病率次之,德国牧羊犬和杂种犬也会患椎间盘疾病。已经证实发病率与性别无关。椎间盘突出的易发位置一般在胸腰区的T12-T13和T13-L1之间或颈区的C2-C3和C3-C4之间。下面就犬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叙述,以供大家参考。

1 临床调查

笔者对某动物医院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6例椎间盘突出病例做了初步统计分析。

1.1发病品种 主要是:北京犬、西施串、可卡犬、比雄犬,其中以北京犬居多。

1.2治疗效果 26例犬痊愈23例,疗程1周至2周之间;7 d内治愈者占78%,7~14 d内治愈者占12%,有效率90%以上。

2 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一

腊肠犬,雄性,6岁,11 kg,2012年12月30日,因四肢无法站立,两天没有大小便,来本院诊治。

主诉:最早发现后肢出现无力拖行是在半年前,时好时坏,直到最近半个月右前肢也开始无力,经常摔倒,本周开始四肢无力,站立不稳,昨天突然全身瘫痪,不能行动。

临床检查:该犬精神沉郁,触诊头颈部紧张,痛觉明显,呼吸,体温,心跳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生化检查CK升高。

神经学检查:从颈部到胸腰结合部均不反射,腰椎段开始稍有反射,四肢除左前肢稍有反应,其余均无反射,脊椎腹背位于右侧位X线检查,见T3-T4之间椎体骨刺性增生;L4-L6椎间盘纤维化,膀胱充盈,肠内积便。诊断为椎间盘疾病。

治疗过程:2012年12月30日,选穴针治:以天门、大椎、悬枢、百会为主穴。以颈中、身柱、肾俞、命门、阳关、膀胱俞、前六缝穿涌泉、后六缝穿滴水为配穴。每5~10 min行针1次,并配合电针治疗,结束后膀胱按摩5 min。让主人回家晚上配合一次热敷,按摩颈部和背部紧张的皮肤和肌肉。

水针治疗:分别在大椎、百会注射VB1和VB12混合液2 mL,头孢曲松500 mg+泼尼松龙10 mg打封闭;卓比林首次220 mg口服,每天1次,以后每天110 mg,连用7 d ,疗节舒3 g每天口服,并食用皇家关节处方量。

第2 d,精神有所好转,早上小便一次,按摩时发现稍微可以回头,在主人的辅助下,前肢触地可以稳定一小会,两后肢仍无力,治疗方案基本同昨天,

第3 d,能勉强站立排尿,稍微能走两步,但仍无力,不稳。治疗方案同昨天。到第7 d,明显好转,恢复良好,四肢站立有力,精神,食欲,大小便正常;第15 d回访,情况稳定,活动自如,基本痊愈。

病例二

2012年10月8日白色北京犬贝贝,雌性,5岁,体重8.50 kg。主诉患犬头歪向一侧已有一周。症见头颈歪向左侧,流涎,运动不稳,食欲下降,大小便未见异常,X线影像4、5、6颈椎之间出现增生,并有钙化。诊断为颈椎间盘病。

治疗:当天针刺大椎、三委穴,留针半小时。针后注射上述水针药物,每穴0.8 mL。又:皮下注射骨肽注射液2.5 mL。

10月9日:主诉患犬症状略有好转,流涎明显减少。治疗完全同上。

10月10日:头颈歪斜有明显好转,走路较以前,明显改善,食欲增加,治疗同上。

10月11日:头颈稍有一点歪斜,口角不流涎,基本痊愈。走路基本正常,为巩固疗效,再治疗一次。一周后追访,病犬完全痊愈。

病例三

2012年10月,北京犬铛铛,5岁、雌性,8.5 kg,3年前(2009年9月)开始出现弓背,走路不稳。X片显示T13‐L1钙化。诊断为椎间盘突出。

病史及发病经过:第一次发病(2009年9月12日):注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00 mg消炎;痛立定0.85 mL止痛, 足三里B1+B12穴位注射,当归穴位注射2.5 mL百会注射,甲强龙400 mg静脉滴注2次。病征好转;两周后出现弓背,站立不稳, 对证治疗:前后肢B1+B12穴位注射,当归穴位注射2 mL百会注射,甲强龙400 mg静脉滴注2次,9月13日再诊时可以站立,能够正常行走;9月14号,重复用药1次。

效果:第3 d能四肢站立,第4 d能后肢直立,2周后治愈。

第2次发病(2012年10月)患犬弓背,有时疼痛、共济失调、肢体麻木,不能站立,拍片诊断为椎间盘突出 ,用抗炎药物输液治疗2 d,无明显好转,于是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针灸治疗。

治疗过程:

用具:采用0.25 mm×25 mm针灸针,电针治疗仪。

穴位:取百会穴、肾俞、膀胱俞、后三里、后六缝。

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12 、复方当归注射液、神奇康肽。

治疗:根据中医取穴法,取穴,加电针,留针25 min,然后百会穴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2.5 mL,足三里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混合液各1.0 mL,神奇康肽皮下注射2.5 mL。每周治疗2次。

5 d后复诊,已经可以走动,但是走路不稳。本体感受器反应好转,尿失禁情况好转。腰背部触诊,疼痛减轻。同样治疗后,第3次针灸走路基本正常,大小便正常,疼痛消失,本体感受器反应基本正常。之后巩固治疗3次,痊愈。

3 分析

3.1疗效 这3个病例,都是临床上比较典型,而且严重的病例。治疗原则是按传统兽医针灸学定位方法刺针百会穴、肾俞、膀胱俞等穴位,具有疏通气血,主治腰脊强痛的作用。于此同时,在穴位上增加维生素B1、B12药液,具有改善脊椎中枢神经或外周神经的营养作用,以及药物对穴位持续刺激的作用,以利于神经组织的修复。甲强龙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向患部的积聚,稳定溶酶体膜,收缩血管,降低血管的通透性,组织溶酶体及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抑制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纤维细胞合成从而达到抗炎作用。同时甲强龙还可以稳定溶酶体膜,阻止溶酶体的释放,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阻滞。神奇康肽,维生素B1、B12药液合用,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传导的恢复,抗神经炎,增强机体对致病原的抵抗力并能起到镇疼作用。通过以上这些治疗,加上平时的细心护理,因此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国外对犬的椎间盘突出症,以手术疗法为主,治愈率较低(约30%左右),国内仅有少数病例应用手术治疗。近年来宠物医院经门诊病例统计,采用中西医电针配合药物治疗该病,即采用甲强龙等激素疗法结合针灸治疗,治愈率可达90%,值得同行参考。

3.2针灸疗法 针灸对犬的椎间盘病疗效确实,尤其是对保守疗法效果不佳的病例有良好的疗效。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针刺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电针通过对神经系统、体液循环、血液循环、免疫和内分泌的调节,使受损的神经根得到修复。同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脑干、丘脑和皮层将来自针刺穴位的传入信号进行整合,依赖于神经递质和神经纤维达到镇疼作用,降低了疼痛。由于电针刺激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起到减轻脊髓的炎症反应,消散脊髓神经根的水肿,调节血流,延缓疤痕组织形成,减轻脊髓的压迫性病变的作用。

3.3治疗和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大大减少因脊髓减压和开窗术对犬造成的麻醉风险和术后疼痛,并且疗效显著。对于处在发病早期有水肿情况的病例,一般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维生素类药物控制水肿和炎症的一个疗程后,待炎症得到控制、水肿消散后再应用电针配合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更好。治疗过程要限制犬动物活动,避免上下楼梯,高低跳跃。对痛觉麻痹的患部肌肉进行适当的按摩并进行恢复性训练活动。

猜你喜欢

甲强龙电针椎间盘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半躺姿势最伤腰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全身激素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