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分析

2020-01-10宗玉波

课外语文 2020年36期
关键词:状况课外阅读内容

宗玉波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江苏 淮安 223000)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语文课程教学而言,这也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最为黄金的一大阶段。高中学生大多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其阅读能力显得不是太强。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来讲,教师只有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发展的基本需要。在教学策略调整过程中,由课外阅读方式去扩充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能力,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引导,由此完成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展开意义

(一)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课外阅读内容会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外阅读活动组织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选择阅读内容。这会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洗礼,学生在阅读时自然会对这些书籍产生兴趣。

相较于课堂上的文本知识阅读而言,课堂内的一些内容大多是由教师指定的阅读,其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学内容的限制,很多学生也容易在课堂上丧失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由课外阅读方案进行指引,能够调整学生的学习过程,它会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更为明确。在拓展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与名家对话,分析不同著作所涵盖的思想。这会让学生突显自我个性,完成自身情操的体现。加之当前的题海战术也很容易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疲劳,运用课外阅读教学会让学生通过阅读缓解自身的压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二)完成学生的终身发展

课外阅读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了奠基,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学习成长最为黄金的阶段。高中学生的记忆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展示出了自身的学习本领。

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课外阅读教学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在阅读过程中知晓事件的发生规律。学生会由文本中人物所折射出的精神品质去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他们在潜意识中会将自己与英雄人物进行对比,进而提升自身的素养。教师可由课外阅读方案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人生目标,通过阅读学生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句子积累、阅读方法的掌握,它更能够帮助学生思考人生、感悟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一)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兴趣是学生阅读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他们才会将宝贵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过程中。由此教师在该阶段的教学方案组织过程中,也要按照学生的兴趣状况去对学生进行引导。经过之前的学习积累,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已完成一定的发展。

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大大增强,他们渴望了解国事、家事、天下事,探索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在面临学业压力的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来陶冶自身情操。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准备好的文学作品,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在满足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情况之下,通过阅读方式来为学生进行教学,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学习。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也要结合这些学生的兴趣去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引导。综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发展方向指引之下,保证学生真正能够完成课外阅读任务,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联系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高中阶段的语文课文内容涵盖丰富,既包括国内著作也包括国外著作。教师在教学时应按照课文教学内容的不同组织过程,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按照学生的学习方向,去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指引。在篇章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弄懂这些阅读知识的引入口。由拓展性阅读内容去让学生了解更多与阅读有关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阅读名著《水浒传》。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程时,则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按照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状况,合理安排适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容。同时近些年来《百家讲坛》内的很多名家课程也是适合学生进行阅读的,教师可以这些教学材料作为辅助工具,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在进行拓展阅读时,其会消耗很多的时间。所以教师也要尽量地将这些时间安排在暑假期间,当作本学期的课外阅读任务。对于阅读方式则安排较为自由,其可以包括学生的自主阅读,也可以由教师进行组织,让学生进行比拼阅读。制订详细的阅读教学计划,在联系课文教学内容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开展多样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更多的文学作品,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要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去对其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内容,例如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而言,教师这时可以给学生推荐故事性较强但是又具有一定哲理性的作品,如《简·爱》《茶花女》《基督山伯爵》等。到了高三,很多学生的心理已经趋于成熟,这时学生的思想也会变得更加深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引入《人间喜剧》《复活》《最后一片叶子》等教学内容。通过不同教学方案的组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积极思考。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成之后记录自己的阅读状况,做好阅读学习批注。将笔记当作学生的阅读作业进行认真审核,按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在要求学生阅读《茶馆》这一文章时,由于本篇文章是以北京大茶馆的兴盛作为背景,展示出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发展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时间轴,去对本篇文章做出解读,在其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开展阅读教学反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新课改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独立性阅读是由教师作为引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提升自身阅读能力的一类过程。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也要凸显出阅读课程发展的针对性。

按照学生的学习个性,对学生提出系统的阅读计划。在科学指导领域内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中,其中最需要教师重视的就是学生阅读过后的学习反馈。教师可以按照课外阅读指导课程开设,引领学生了解课外阅读开展目的、方法、内容。加强与学生的不断交流,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题。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按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将阅读方式进行扩展。尽量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同伴做好阅读后的共同反馈。摘录其中的重点知识,书写阅读读后感。教师此时需要去做的则是跟踪学生的阅读状况,精心挑选适合学生进行阅读的书籍。在反馈过程中,组织一定的交流活动、笔记分享活动、读书经验分享活动。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教学反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有效的课外阅读并不是教师的盲目追求,它是由一类系统工程做出引发,让教学方案变得更具规律性的一类过程。教师要按照课外阅读教学指标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体现。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态度,在调控教学模式的情况之下,进行统一总结以及归纳。

按照阅读课程开设状况,在教学共研过程中对不同书籍都进行统一。由此选择适合学生进行阅读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比较性阅读”这一知识点时,为让学生了解比较性阅读方法展开过程,教师可以选择同一题材或者同一类型的文章进行比对,按照这些文章的布局状况让学生通过比对了解文章的修辞手法、具体结构以及基本题材。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池田的《月亮》就是很好的比较阅读素材。教师可按照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推进状况,让学生比对《荷塘月色》与《月亮》这两篇文章的异同点。通过分析其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结构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必须强化课外阅读指导,指引学生将课外阅读内容进行不断总结。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发表阅读意见,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有助于教师推进后续的教学活动,它也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对于阅读课程教学组织过程而言,教师须在教学时进行阅读内容拓展,了解现阶段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加强课外阅读教学指导、开展阅读教学反馈、做好多样化阅读教学、联系课文内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等方案,给学生带来引导。充分利用现阶段的各类教学资源,在完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加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状况课外阅读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主要内容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