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阅读循环圈”理论的儿童小说的阅读指导策略

2020-01-10申晓林

课外语文 2020年19期
关键词:皮皮袜子学会

申晓林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小学,江苏 太仓 215425)

儿童小说的主人公性格鲜明,大多以少年儿童为主,语言行为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但他们身上又往往具有许多孩子不具备的特质,对孩子极具吸引力。儿童小说的题材广泛,贴近孩子的生活,又远远高于孩子的生活,阅读儿童小说既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又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但儿童小说分类较多,数量众多,篇幅相对较长。阅读过程中,孩子会遭遇不会选书、读得囫囵吞枣、无法坚持阅读等难题。因此,儿童小说的阅读就需要一些有策略的指导。

一、关注细节,学会“以书找书”

我在《长袜子皮皮》交流课上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林格伦,抓住封面上的“选集”,激发学生产生好奇“还有哪些作品”,了解到“林格伦全集”就在后环衬上,学生浏览了书名后便对某一部作品产生阅读期待。通过本书的作者找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书方法。此外,我还引导学生关注了封面上的一个特殊图标——“安徒生金质奖章”,了解了安徒生国际奖相关知识后,进而可以通过这一图标去更大范围地选书。其实,还可以通过书中人物阅读的书来找书。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译者、出版社等信息进行选书。

关注儿童小说封面、封底、前后勒口等处的细节,学会以书找书,这是引导学生自主选书的有效策略。

二、设计任务,学会“持续阅读”

正如上文所说,儿童小说大多篇幅较长,喜欢阅读的孩子往往“吃得太快”,不爱阅读的孩子则“吃得太少”。作为“阅读循环圈”中那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教师可以选择经典书目和学生进行共读,为了让学生能够持续阅读,可以设计一些阅读任务。

《长袜子皮皮》一书共有15万字,分为25个故事。我读完后,便布置学生每天读一个故事,并完成一定的阅读小任务。读《皮皮住进维拉·维洛古拉》这个故事时,我让学生从书中找到写皮皮样子的语句,并和封面上的图片进行对比,找找不匹配的地方。读《皮皮玩海上航海》这个故事时,让学生去想象一下如果船真的丢了,皮皮他们会怎么做……这样读得快的学生就会适当放慢节奏,读得更深入一点。阅读相对困难的学生大多能坚持下来,一些孩子因为这份坚持会不知不觉喜欢上阅读。

给学生设计了一定的学习任务,教师也应抽出时间和孩子进行聊书。通过聊书,他们会对故事更感兴趣,更关注书中的人物,更乐于去读。儿童小说的阅读大多是课外进行的,因此学生的主动性和持久性就显得很关键了,正如一位校长所言:“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上不可能花太多时间,但持续性地关注才能让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

当然,给学生设计阅读任务的目的要单纯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持续阅读。如果阅读太功利化,以太多的书面形式呈现反而会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产生阅读的畏惧心理。

三、创意作业,学会“聚焦阅读”

学生要阅读的课外书很多,教师如果要选择一本书上阅读交流课,就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定位——让学生会读这一类的书。同样,我上《长袜子皮皮》阅读交流课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儿童小说。儿童小说该怎么读?朱志强教授在《小说的鉴赏与阅读教学》这个讲座中建议进行儿童小说的阅读教学时,应该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情节构成的作品结构;二是作品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此外,我觉得课外阅读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与自我的联结。我把学生围绕一定的阅读目标进行的阅读行为称之为“聚焦阅读”。鉴于以上思考,在学生把《长袜子皮皮》读了一遍后,在阅读交流课之前,我给学生设计了一张阅读单,主要有三大板块:一是关注主人公;二是关注有趣的故事;三是关注“我”的读后感受。每个板块,我设计了相应的创意作业。学生可以“摘录凸显皮皮特别的片段”,也可以“给皮皮设计人物名片”;学生可以“围绕题目,概述自己喜欢的故事”,也可以“给喜欢的故事配插图”;学生可以“说说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此书的理由”,也可以表达“想对皮皮说的话”。

为了完成这张阅读单,大部分孩子选择了再读《长袜子皮皮》,这次阅读的目的性很强,将目光聚焦到了皮皮这个人物身上,聚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上,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多地联结自我,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创意作业的辅助下,学生的阅读目标更为明确。教师也可以根据阅读书目的特点设计创意作业,实现聚焦阅读。

四、辅助工具,学会“有效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此阅读交流课上首先要展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果。但阅读交流课也是孩子体验同一本书后的聊书过程,如果引导得当,让他们获得良好的体验,能更好地进入到新的“阅读循环圈”。

在《长袜子皮皮》阅读交流课上,学生先交流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皮皮的特别之处。正如艾登·钱伯斯在《说来听听》一书中所说:“儿童就是评论家。”孩子从他们独特的视角有了许多精彩的发现:皮皮的睡姿很特别,她的枕头是用来放脚的;皮皮吹牛不用打草稿,什么埃及人倒着走,蛇吃印度的大人和小孩……张口就来;皮皮把鸡蛋抛向空中用锅去接,再捡掉蛋壳的做法与众不同……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按照行为、语言、本领、身世等方面给自己的发现归类。小组讨论交流后,在班级中展示时板贴绘制人物气泡图。这样,孩子看到了自己的阅读成果,也看到同伴的阅读收获,对皮皮的认识就更全面,还掌握了一种解读人物的方法。

在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时,我发现学生把几页的文字内容概括成几句话时有困难。我就以《皮皮接待小偷拜访》这个故事为例,利用提问法帮助他们找到故事中的前因后果。并相机介绍了一种辅助工具——情节格。学生借助情节格复述故事,既降低了难度,也更有利于发现故事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儿童小说的教学,我们通常会借助一些工具辅助学生阅读,辅助教学,究其原因是一本书很厚,我们需要利用这些工具帮助学生把书读薄。利用这些辅助工具,也能更好地实现小说阅读的目标:感悟作品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梳理情节构成的作品结构……这样的阅读更有效。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立足眼下,着眼的必须是未来。我愿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能成为“阅读循环圈”中那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用他们的智慧帮助孩子学会选书,学会持续阅读,学会聚焦阅读,学会有效阅读。

猜你喜欢

皮皮袜子学会
袜子少年
不一样的袜子
袜子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