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8例利咽方的不良反应分析与防治*

2020-01-10吕巧儿刘兵兵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山豆根年龄用药

吕巧儿 宋 均 刘兵兵

长兴县中医院 浙江 长兴 313100

利咽方是长兴县中医院的协定方,年使用量有1000多例,对急性咽炎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使用方便、费用相对低廉等特点[1]。协定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部分,保障疗效、减控毒性是其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前期疗效观察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服用利咽方后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现分析其原因,以便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协定处方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利咽方治疗急性咽炎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38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37.82±8.03岁。

1.2 方法: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所有病人的资料,记录不良反应的出现部位及症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不良反应发生的器官及症状。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观察发现,38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1例,男女比例为1:1.235,男性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女性;19~30岁之间的患者有9人出现不良反应,男性4人,女性5人,发生率23.68%;31~40岁之间的患者有6人出现不良反应,男性3人,女性3人,发生率15.79%;41~50岁之间的患者有8人出现不良反应,男性3人,女性5人,发生率21.05%;51~65岁之间的患者有15人出现不良反应,男性7人,女性8人,发生率39.47%。可见51~65岁之间的患者更易出现不良反应。

2.2 不良反应症状:出现不良反应的38例患者中,不良反应症状主要出现在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器官和系统中。其中不良反应累及皮肤表现为多汗1例、皮肤湿冷1例,发生率5.26%;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晕2例、头痛1例,发生率7.89%;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3例、腹痛2例、腹泻3例、便溏6例、胃肠不适2例、腹部不适3例、脘腹胀满2例、食欲不振8例,发生率76.32%;其他包括头昏乏力2例、尿频1例、心悸1例,发生率10.53%。可见,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

3 讨论

分析利咽方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其中有药物原因、患者因素、用药方式与用药教育等。

3.1 药物原因:利咽方组成为金银花、玄参、麦冬各10g,山豆根、桔梗各6g,石膏30g,胖大海、甘草各3g。其中山豆根常见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及神经毒性反应为主,部分病例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痛、腹泻、便溏、食欲不振、头晕乏力、头痛、心悸等,上述不良反应多数不影响继续用药,而且停药后症状消失,未出现致死致残病例[2]。本研究显示,在临床应用时应控制山豆根用量,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组方加减。

3.2 患者因素:由于机体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病人属于高敏人群,并且尚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本次研究发现,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51~65周岁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这可能是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耐受性差、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耐受性差的原因。

3.3 用药方式与用药教育:本研究发现,不良反应的出现与患者用药方式有一定联系,如超量用药、增加用药次数、混合使用多种药物等。针对这些因素,加强患者用药教育对保障中药协定方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要加强患者宣教,加强药师的用药交代,加强对医生的中药知识培训,来保障合理用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药品应用的安全性,以此来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山豆根年龄用药
山豆根的妙用
山豆根的妙用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某院2017 年山豆根中药处方用药及配伍合理性分析*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算年龄
山豆根在痔疮术后创面水肿的应用